【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覺珵 林小藝】50年前的1972年2月28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訪華期間於上海和周恩來總理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發表,這是中美之間第一個聯合公報,構成了中美關係正常化和兩國建交的政治基礎。“尼克松在公報發表後對我們這些隨行來華的工作人員説,你們這些‘中國男孩’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在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1972年美國代表團成員、資深外交官卜勵德如此回憶。卜勵德表示,半個世紀過去了,“新一代的‘中國男孩’依然存在,他們有能力修復當前遇到挫折的兩國關係。”
1972年2月21至28日被尼克松本人稱為“改變世界的一週”,他率領龐大代表團進行了美國總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次訪問,時年35歲的卜勵德是最年輕的隨行工作人員之一,他是時任國務卿羅傑斯的助理。提起這次意義非凡的中國之行,已逾耄耋之年的卜勵德依然記得這一週內他所目睹的一切:“我感覺自己好像獲得了一枚奧運獎牌。在中美關係的發展初期,我為自己能參與到這樣一次‘創造歷史’的旅行而感到自豪。”
卜勵德的外交生涯一直與中國有着密切聯繫。上世紀60年代,卜勵德開始學習中文,並於1964年至1968年在美國駐香港總領館工作。回到國內後,他又擔任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的中國事務官員。
在卜勵德的回憶中,1972年的這次歷史性訪問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卜勵德在行前準備了大量的文件資料,供尼克松和羅傑斯閲讀;除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外,卜勵德與大多數隨團記者乘坐的兩架波音飛機被命名為“你好一號”和“你好二號”;尼克松總統在機場主動與周恩來握手更是充滿深思熟慮。
卜勵德説,尼克松深知這一舉動的重要性,因為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傲慢地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當尼克松抵達北京時,他希望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都知道他要糾正這一錯誤。卜勵德當時清楚看到了這一載入史冊的握手,他回憶稱,尼克松當時要求除第一夫人帕特外的所有人在機艙內等待,因為他需要一個“戲劇性的開端”。
在中國的7天中,由於當時白宮與國務院在中美關係主導權上存在矛盾,國務卿羅傑斯以及包括卜勵德在內的其他國務院官員幾乎沒有參與到《上海公報》的談判之中,這反而讓卜勵德有機會更好地觀察中國,“我花了很多時間進行觀察。此前我認為關於(中美)制度差異的言論會很多,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有興趣瞭解我們,就像我們也渴望瞭解他們一樣。”卜勵德説。
卜勵德也跟隨尼克松在北京、杭州等地進行了參觀,美國總統登上中國長城的一幕是此訪的高光時刻。卜勵德提起了一個早已廣為人知的場面——站在長城上,已經閲讀過大量材料的尼克松在被問及感受時卻只回答道:“這真是一座‘長’城。”
此次長城之行也引發了卜勵德與周恩來的一段對話。在參觀結束後的晚宴上,周恩來向卜勵德詢問稱,是否適合在祝酒詞中引用毛澤東詩詞中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周恩來是一個偉大的推動者,他明顯做了充分的準備,甚至知道我會説中文,儘管我是美國代表團中資歷最淺的。” 卜勵德説。
當年2月28日,作為尼克松訪華的最重要成果,《上海公報》正式發表。在即將結束訪問前的一次會議上,一臉“疲憊但滿足”的尼克松對卜勵德等工作人員説,“你們這些‘中國男孩’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而卜勵德則告訴尼克松,他感謝這次訪問,因為從開始學習中文算起,他已經為中國之行準備了10年。
在尼克松訪華的14個月後,卜勵德於1973年再次回到中國,參與到美國駐北京聯絡處的籌建工作中。此後,卜勵德先後任美國駐贊比亞、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大使。1992 年起,卜勵德擔任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亞洲協會主席12年,並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美教育基金諮詢會、費城交響樂團中國項目等多個機構中繼續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回憶起50年前的情景,卜勵德認為,尼克松訪華“散發的光芒依然沒有褪去”:“50 年來發生了很多事情,世界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我們必須承認,美國人和中國人已經發展出了太多聯繫,這些聯繫仍然存在並且具有價值。美中關係的體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重要,美國決策層需要認識到這種重要性。”這名親身參與中美關係“破冰”的資深外交官説。
卜勵德此前在提及愈發複雜的中美關係時曾表示,“相互依存的關係是複雜的,並非總是令人愉快,每一步都可能藴含新問題。然而,這種關係具有生機和活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卜勵德説,正如美國前國務卿亞歷山大•黑格所言,拳擊場上最安全的時刻是雙方抱住、緊緊抓住敵手,糾纏在一起反而讓對方無法施加嚴重的傷害。“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努力保持這種狀態。”
卜勵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新一代的“中國男孩”依然存在,“隨着時間推移,他們有能力修復它(遇到挫折的中美關係),他們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