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後 羣調查】賽那以一種所有人意料之中的方式紅了。
有關市場價位的喧囂仍未終止。説它是樹大招風也好,既當又立也罷,管它市場真實成交價多少,又要排多久提車,你買不買,它就放在那裏,接受媒體和消費者們的審視。
聽慣了媒體的聲音,習慣了尖鋭的批判,今天我們換個視角,看看有車以後車友羣的潛在車主們對這車子什麼看法。
60、70後客户居多做過這麼多次羣調查,賽那的潛在客户算是“最成熟”的了:超一半的受訪者都是1976年前生人。這比例妥妥超過了陸放和漢蘭達,要知道漢蘭達羣調查中,30來歲的新鋭精英和4、50歲的江湖老炮在比例上可是要平分秋色的。
(賽那客户年齡組成)
(漢蘭達客户年齡組成)
不過這個比例也完全在意料之中。畢竟賽那主力車型40餘萬的落地價對比嘉華奧德賽這類30萬元級別落地的產品貴了三分之一。若非手頭比較充裕,對不少潛在消費者還是有一定壓力的。
受訪者的用車現狀也充分反映了賽那潛在客户的經濟實力:超40%的羣友是在選購家庭第3、4、5輛車。對比漢蘭達,那台車的消費主力是置換和首次增購用户,這也是兩款車潛在消費者最大區別。
(賽那客户擁車狀況)
(漢蘭達客户擁車狀況)
這麼一看,也就能理解為啥這台車子能夠如此自信地賣這個價位了,畢竟目標客户對於預算的敏感度要比10萬元、20萬元級的客户低不少。到這個價位了,大家關心較多的還是產品力,只要東西能夠達到心裏預期,預算稍稍放鬆“億點”也不是不行。
指導價能接受,多數人在觀望針對廠家30.98-40.58萬元的指導價,我們羣友的接受度超過了我的預期:我本以為會是一邊倒喊貴的。實際調查下來,覺得貴的和覺得符合心理預期的朋友基本對半分。
不過當問及“您心目中合理的起售價是多少”,所有問卷綜合起來,我們得到一個特別規整的均值:26.98萬元。其中,超過60%的羣友的選票落在25-28萬元這個區間。不得不説,我們羣友的眼光還是相當公正的,更何況這個價位和上市前放出的風聲也比較接近。要我説,去掉豐田品牌溢價後,賽那產品力的淨值也差不多落在這個價位區間,更何況這車子在北美市場也差不多就這定位。
目前的價位體現在購買意向上,就是個十分標準的正態分佈:20%説一定會買,20%扭頭就走,剩下60%還在觀望。
(“瞭解價位後,您是否考慮購買?”)
調查結果中還有一點頗為出人意料:儘管賽那熱度持續高漲,展車也在上市前數週陸續到店,到處巡展,但參與調查的羣友中只有約3成看過賽那實車,剩下7成還沒有到店瞭解過,未見真身先聞其聲,賽那這紅人身份算是名副其實了。
(“您是否到店看過實車?”)
至於羣友關注的車型,正如上市當晚我們推送的購車手冊那樣,次低配的豪華版和中配的尊貴版最受大家歡迎。前者要比最入門的丐版車體面不少,而後者增加的電動加熱通風中排座椅也是備受家庭用户喜愛的裝備。
(“您考慮購買哪款配置?”)
羣友們對賽那的愛與恨,就算不做調查相信各位也能猜個七七八八。愛這台車,就是圖這副原汁原味的北美全尺寸身板,至少近八成羣友都是圖這個來的。
賽那超過5.2米的車長,2米的車寬和超過3米的軸距為車內空間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加上第二排座椅可前後移動範圍達到816mm,中高配車型還標配兩張帶電調通風加熱和腿託的船長椅,賽那的後排乘坐體驗絕對可以用奢侈來形容。此外,即便第三排處於展開狀態,後備廂容積同樣可觀。説白了,買這麼大一台奶爸車,就是想要大空間啊。
看看羣友們關注的競品車型,也很能説明問題。過半羣友都是將賽那與其他MPV車型進行對比的,其中最有趣的一個對手就是GL8。
主打“有家、有業”公私兼顧屬性,“商務氣息”更濃的GL8貌似和賽那純正的家用屬性不太匹配,但實際卻有大把消費者將兩車直接比較,我猜其中很大一個因素就是空間。
經常出差的朋友們也許會發現,機場接待用車絕大部分都是GL8,出於好奇我曾與專車師傅閒聊,為何大家都選擇GL8跑接待,得到的答覆挺出人意料。師傅給出的理由並非品牌認可度高或舒適性好,而單純只是“坐滿7人還能裝行李”。好巧不巧,賽那也是一台滿載狀態下後備廂特別能裝的車子,而且兩車價位也完全對標,它們也就名正言順成為了死對頭。
除了空間,賽那剩下的突出優勢就是城裏開也能保持6-7個油的動力總成、以及車頭那塊豐田金字招牌和它象徵的種種含義。也正因此,除了GL8,清單上另外兩個頻繁出現的名稱是奧德賽和艾力紳:同樣的混合動力經濟性,同樣的知名日系品牌號召力,只是尺寸全面小了一號,價格也低了一個級別。
估計也是因為缺了低油耗和品牌力,2.0T的起亞嘉華熱度明顯不如GL8、奧德賽和艾力紳,而在國際市場,GL8這類本土化車型缺席的情況下,它們本是最門當户對的對手。
屋裏的大象雖然廠家極其避諱,但加價是討論賽那時無法避開的話題。實話説,現在賽那加價的事兒人盡皆知了,不妨我們坦誠相待,不然藏着掖着終究不是個事兒啊。
(“您對賽那哪些方面最不滿意?”)
賽那究竟貴不貴?從我們的調查結果看,超7成受訪者認為加價是他們最不滿意的因素,哪怕內飾寒酸這另一項突出缺點引起的不滿也遠不及加價這麼集中。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三受訪者表示會因加價放棄購買。
且慢,大家都這麼不滿意,為何賽那還能持續熱銷,平價車甚至需要等到1年後才能提到手呢?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猜測:或許賽那的市場行情是比着平行進口車來的。
賽那之所以能夠在國內打響知名度,平行進口車市場功不可沒,相信各位真正認識這台車也是從平行進口的美版/加版第三代SIENNA開始的。平行進口賽那由於關税原因,售價始終處於50-70萬元區間,吸引到的也是另一個預算區間的消費者。
(帶運動套件的XSE版本是平行進口SIENNA的暢銷款)
現在賽那國產了,對比墨規車型45萬元的售價,即便國產車加到38萬,也足足便宜了7萬,加上初期購車的很多也是對預算不敏感、或是高度認同賽那這款產品的消費者,實際購車人羣和互聯網輿論人羣有較大幅度偏差,可謂“買的不罵,罵的不買”,就形成了現在這幅奇異的圖景。
講這些不是要“洗地”,只是單純對當下市場環境進行小小的猜測。雖説現在商品買賣自由,市場交易也是你情我願之事,新車加價更算不上違法行為,人們最多隻能從道德角度評判兩句,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廠家應該尊重“指導價”三個字的重量。在預售階段就被銷售暗示“可能會加”,實際上市後某些省份的經銷商甚至還曝出翻臉不認原價交車的定金合同,毀約的醜聞,這實在是有失全球第一大廠的體面。
根據已到店羣友反饋的市場行情,全國各地賽那的加價幅度在2-8萬元不等。根據我們先前的調查,原價訂車交車週期甚至會達到一年。不過此前銷售也坦言,隨着上市初期熱潮逐漸褪去,加之明年一汽姊妹車型也將入市,2022年賽那的市場供應應該會有所緩解。
(各地加價行情各不相同)
此外還有另一項證據間接證明了銷售説法的真實性。根據官方代理釋放的消息,賽那將於2022年下半年加入歸國留學人員免税購車清單,這也是車源供應放開的信號。而藉助國家鼓勵留學人士回國就業的政策購車,或許是近期唯一一種購買優惠賽那享受優惠的途徑(能省個購置税出來)。
總結賽那是台讓人又愛又恨的車子。
愛它,是因為它在國內諸多MPV車型中點出來一顆獨一無二的技能樹:大空間+低油耗+高安全性+強品牌力的組合是同級別唯一的,相信這也是購車者們對賽那趨之若鶩的原因。
奈何經銷商對指導價的漠視終究是賽那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構成了消費者對它最大的意見來源。做買賣講究你情我願,這話沒錯,但當“指導價”失去了“指導”意義,消費者的利益又如何保證呢?
短期看,新車加價消費者還趨之若鶩是品牌力強勢的表現,但時間拉長,後面指不定會有什麼這會兒看不出的隱患呢,還望利益相關方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