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多篇文章介紹了威利斯MB吉普的歷史與發展,今天通過俄羅斯博物館珍貴館藏來介紹通過《租借法案》來到蘇聯的威利斯MB吉普。
從美國方面的資料可以知道,通過《租借法案》交付蘇聯的0.25噸吉普車型號很多,從最初的班塔姆BRC-40,到威利斯MA,再到威利斯MB,還有不少福特GPW。在這座博物館中,收藏了兩輛威利斯MB吉普,都採用了美軍的標準塗裝,左側為美國陸軍,右側為美國空軍。
威利斯MB的設計相當簡單,車身採用開放式設計,底盤和座椅位置較高,內部有四個座椅,支撐部分是翼梁框架。每個車輪都有單獨的彈簧懸掛,配有差速器的連續式驅動橋連接到底盤上。為了讓這輛汽車具有良好的重量分佈情況,設計人員將發動機縱向安裝在前軸後方。這樣車身馳騁部分變得非常平坦,底盤平衡性非常好,在機動過程中,車體重量會均勻分佈到四個車輪上。
隨行的一位朋友體重達到90千克,他坐進威利斯MB的座椅時,並不感覺狹窄。以二戰時士兵普遍瘦弱的身材,即便70~80千克體重的士兵,穿上大衣後也能夠舒適地坐在車內。
威利斯MB車身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沒有車門,這樣設計是為了在極端條件下,車內人員可以輕鬆跳出汽車。不過,前排座椅比後排要低一些,兩側還有鐵管作為保護,駕駛員並沒有掉出去的危險。這輛美國空軍塗裝的吉普車還在駕駛員側面鈎掛上一條安全帶,作為輔助安全措施。
威利斯MB之所以稱之為理想的軍車,就是因為這輛車幾乎不需要電瓶。如果電瓶內沒有電,啓動只需要轉動幾下驅動杆即可發動。如果電瓶有電,則只需要按動啓動鈕,可以説非常輕鬆。要知道威利斯MB只配備了一個6V的電瓶,就能夠輕鬆達到這樣的效果。風擋上的塗鴉,“我親愛的寶貝”,充分表現出士兵對這輛吉普車的喜愛之情。
水箱散熱格柵有八個垂直欄,整體採用衝壓製造,這是1942年3月以後確定的威利斯MB吉普的重要特徵。大燈在散熱格柵上略微凹進去,這樣能夠更好保護車燈。如果需要可以將固定大燈的蝶形螺母擰開,這樣大燈就能夠朝向發動機照明,方便對發動機進行檢修。需要説明的是,據老兵回憶,這種車燈是標準部件,幾乎所有美國軍車都採用這個車燈,甚至可以安裝到哈雷-戴維森摩托車上。1942年8月,左前擋泥板上方增加一個帶反光檐和前部遮光罩的防空車燈。
車後固定了一個備用輪胎,車身左側還可以看到野外作業必備的工具——斧頭和鐵鍬,使用特殊的帆布帶固定。另外,車身兩側和尾部兩側都焊接了特殊手柄。這並不是為了乘客抓握,而是為了方便進行維修操作,士兵可以輕鬆將吉普車從維修站里拉出來。
威利斯MB並沒有採用通常意義的保險槓,而是在車頭焊接了一塊寬而厚的金屬板,突出車身300mm。這樣在克服灌木,樹枝和雜草時,不會損傷車身。當車輛淤陷時,士兵可以方便地將纜繩綁在保險槓上,將其輕鬆拉出。
前輪沒有當時流行的弧形擋泥板,而是採用折線形這樣更便於生產。車輪與引擎艙有較大間隔,防止大範圍轉向時發生剮蹭。風擋玻璃有相當寬且堅固的框架,必要時可以向前傾倒放到引擎蓋上。這種設計是為了方便車載武器向前瞄準和射擊。如果車載武器太大太重,在行駛時都要將風擋放倒。這樣的風擋玻璃還能夠在需要隱蔽時,儘量降低車輛的高度,同時防止玻璃反光暴露目標。
車身非常狹窄,駕駛員坐在車內似乎有點困難。坐在座椅內,與大尺寸三幅方向盤距離非常近,讓您可以牢固地握住方向盤,自信地保持越野駕駛狀態。即便是行駛在劇烈顛簸路段,也不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
這輛吉普車的風擋配備了壓縮空氣驅動的雨刷器,這對於當時的蘇聯駕駛員來説,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先進設備。
而另一輛吉普上還是原始的手動雨刷器,這也是當時蘇聯車輛上的標準配置。
注意駕駛員座椅下方有一個油箱,很明顯設計師沒有問過駕駛員對這樣的佈置有什麼意見。為了給汽車加油,每次都必須向後摺疊座椅。吉普後排有柔軟的座椅,沒有扶手,後排座椅兩側還有用於盛放工具和其他物品的雜物箱。
另一個重要配置是三檔手動變速箱,與發動機完全鎖定。同步器分別安裝在二檔和三檔,分動器固定在變速箱上。需要藉助一個變速箱分動器來將動力通過傳動軸,平均分配到前後驅動軸上。不僅有一個變速桿,還有兩個分動箱杆,一個用於連接前軸,另一個用於斷開和降檔。威利斯MB配備了液壓剎車系統,並可以同時對四個車輪制動,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優勢。
儘管所有車輪都可以作為驅動輪,但由於某種原因,設計師並沒有配備差速器,因此驅動力矩並不能在前後車軸之間進行分配。只能在同一個車軸的兩個車輪之間分配,驅動軸帶有常規的倒角差速器,並沒有鎖定裝置。該車是為最極端的條件設計的,因此需要克服半米以上的水障礙,因此車底還有一個排水孔,平時用塞子堵住。
威利斯MB配備了一台直列四缸發動機,氣缸容積2199cc,最大功率60馬力,使用A-66汽油。儘管這台發動機具有極高的製造質量和出色的耐用性,但它對劣質汽油非常敏感,很快就會造成故障。
大部分威利斯吉普車在試車之後,就立刻拆解成零部件狀態,裝進這種板條箱,通過商船運往世界各地。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商船的運載空間,提高運輸效率。
裝在板條箱中交付的吉普車,在伊朗布什爾港口、斯大林莫斯科汽車廠,以及科洛姆納和鄂木斯克的軍工廠內完成組裝之後,交付蘇軍部隊。
威利斯MB吉普技術參數:
生產年份:1941~1945年
車身:承重、開放、無門
尺寸(長/寬/高):3335/1586/1830mm
空重:1020千克
有效載荷:250千克(駕駛員和乘客363千克)
最高速度:104千克/小時
油耗:13.2升/100千米
進/出口角度:45°/35°
最大拖曳重量:453千克
轉彎半徑:5.3米
發動機:4缸、汽油、低氣門
缸徑:79.37mm
容積:2.2升。
功率(3600轉/分鐘):60馬力
變速箱:機械,三速
分動箱:機械式,二速,可調
二戰期間,威利斯和福特兩家公司共生產了659031輛吉普車,其中52000輛交付蘇聯。
當時的蘇聯已經無力為軍隊生產足夠的輕型越野車,因此美國製造的吉普車成為蘇軍的標準裝備。而這種輕型車輛幾乎滿足了士兵們所有的需要,甚至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不僅可以充當偵察車,還能夠攜帶武器直接參與戰鬥,將傷員運送到後方醫院。
曾經在之前文章中,發佈過這張照片,這輛威利斯MB上面坐了五個人,拖着45mm反坦克炮和火炮前車,裝滿炮彈的火炮前車上還坐了兩個士兵。
然而,這樣的嚴重超載並非個例,看看蘇軍指揮官檢閲自己的部隊,全部是這樣的超載威利斯MB吉普。
蘇軍各級指揮官都將這種美國吉普車當作自己的座車,這也讓他們最直接感受到美國汽車工業的強大。戰後,蘇聯發展的各種輕型軍車都可以找到威利斯MB吉普的影子,很多人將這些蘇聯軍車戲稱為“伊萬威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