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台:變廢為寶促增收 小秸稈“鏈起”大產業
秸稈青貯
眼下,靈台縣24萬畝玉米進入集中收穫期,預計將產生玉米秸稈20萬噸。為切實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效率,靈台縣農業農村局通過新建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廠、飼料化利用中心和秸稈收儲體系建設及機械深耕精細化還田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實現秸稈由次生品、廢品向農產品商品的轉變。
今年以來,靈台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申報並實施了靈台縣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該項目共計投資1564.8萬元。其中秸稈燃料化利用工程建設,計劃在西屯鎮新建年產30000噸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線1條;秸稈飼料化利用工程建設,計劃在朝那鎮新建秸稈飼料化利用中心1處,完成青貯秸稈收購6000噸;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計劃在中台、什字、獨店、梁原、百里5個鄉鎮新建秸稈收儲站點5處,每處收儲秸稈2000噸,並按照30元/噸的標準開展收儲補助。
“不要小瞧了這秸稈,用處可大了。” 靈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董國承告訴記者,“用秸稈製成的飼料不僅能為我們的平涼紅牛提供充足的飼料保障、保護生態,還能解決農户秸稈無法處理的難題,同時還增加了收入,一舉多得。”
同時,該縣結合試點項目實施,大力推廣機械深耕精細化還田技術,指導羣眾採取秸稈機械化收割、秸稈粉碎、噴施秸稈腐熟劑、機械深翻精細還田的方式,通過各種農業機械的協同配合、一條龍作業,直接將秸稈深翻入地,不僅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配肥土壤,提升土壤蓄水、滲水能力,又可以杜絕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
截止目前,除燃料化生產線預計10中旬建成投產外,飼料化利用中心和5個收儲站點均已建成使用。該項目建成後,年可收儲秸稈飼料2萬噸,生物質顆粒燃料3萬噸,改良土壤500畝,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安置當地就業50餘人。
據瞭解,該項目的實施,將為該縣積極構建秸稈資源科學、合理、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秸稈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利用水平。同時,農村未利用秸稈得到有效清理,對保護全縣生態環境、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鞏固脱貧攻堅成果、推動現代農業綠色循環發展,創造新優勢、增添新動能,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通訊員 楊剛 張亞鋒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