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利益分配不均,西方國家開始鬧分裂了,歐洲有三國跟美對着幹,不同於美國大搞遏制、對抗中國的手段,它們選擇擁抱中國,主張接近中國,這是讓拜登政府沒料到的。
在剛剛結束的七國集團(G7)峯會上,G7領導人、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以及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宣佈,將啓動一項名為“全球基礎設施夥伴關係”的基建計劃,旨在加強世界經濟以及供應鏈,以支持發展中國家。據悉,該計劃擬在未來5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基礎設施所需的資金。對此,外界普遍認為,這項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基建計劃”是針對中方“一帶一路”倡議而設的。
此外,由於該項計劃基金龐大,並且資金籌措很大程度仰仗於私營公司是否願意進行大規模投資,因此無法得到保證,不確定性很大,外界對此並不怎麼看好。不僅如此,在這項計劃中,美國準備掏2000億美元,剩餘的4000億美元需要盟友籌措。但是依照美國政府無利不起早的本性,整個基建計劃又是為美國的戰略意圖服務,美國總統拜登也已強調,這並非一項援助或慈善。
由此可見,美國盟友從中獲取的好處不會太多,反而還要承擔陷入與中國對抗的巨大風險之中,也正因如此,且不説發展中國家會不會接受G7許諾的恩惠,即便在西方國家內部,在對華立場問題上,一些歐洲國家也難以與美國達成一致意見,這其中就包括德國、荷蘭以及比利時三國。
近日,比利時首相德克羅就曾發表極具示警性的言論,聲稱西方不應該將中國與俄羅斯歸入同一個地緣政治籃子,而應對兩個國家進行不同的考量。在對華立場方面,德克羅主張延續歐盟的外交態度,將中國定義為合作伙伴和競爭者,更加全面地看待歐中關係。無論歐盟與中國存在多大的分歧,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歐中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無獨有偶,荷蘭首相呂特則表示,中國是與荷蘭生產鏈聯繫最為密切的國家之一,荷蘭反對以所謂的“涉港”“涉疆”問題,縮小或切斷與中國的經貿聯繫。歐洲有必要在地緣政治問題上表現的更加強勢,與美國保持密切溝通的同時,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對華政策。
事實上,最讓美國沒想到的是作為G7輪值主席國的德國竟然要跟自己對着幹,在G7峯會前夕,德國政府就主張接近中國,德方認為,必須要阻止形成以西方國家為一方,以中國和俄羅斯為另一方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因為這樣是十分危險的。另有德國高級官員直言,德國方面贊成多樣化,反對與中國脱鈎。針對美方大搞遏制、對抗手段以此打壓中國的行徑,必須強調的是,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絕非任何國家的挑戰。美國固守陳舊觀念,大搞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只會搞亂亞洲,搞亂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