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基洛薩縣的農業官員Elina Dastan按照慣例來到佩亞佩亞村查看工作,這次她欣喜地發現,田裏的大豆開始成熟了,不少豆莢都變黃了。
幾天以後,省政府原副秘書長Ernest Mkongo用中國農業大學老師提供的方法將成熟的豆子打碎、煮熟、過濾、再次煮沸,做出了白色的豆漿。他給家裏人品嚐,她們認為這種飲料味道非常“恩蘇麗”(Nsuri,斯瓦西里語很好的意思)。Mkongo説,他還要研究怎麼做大豆咖啡、大豆素肉。
農業增長、糧食安全、減貧等問題一直是坦桑尼亞面臨的重要發展挑戰,而應對這些挑戰,首先需要提升坦桑尼亞大量小農户的生產水平。因此,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中國農業大學開始開展中坦玉米增產增收“小技術大豐收”項目,將中國勞動密集型的技術在坦桑尼亞進行示範,推動當地玉米產量的提升及農户的增收。
從2011年只有一個村的一個人加入示範,到2018年技術示範已經推廣到10個村,上千户農户,示範户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農户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和子女的教育。“小技術大豐收”項目也入選了聯合國南南合作最佳案例。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雖然中國農業大學的師生團隊未能再次踏上坦桑尼亞的土地,但是交流、培訓和溝通仍在微信羣、郵件、視頻會議等各個層次繼續,坦桑尼亞當地政府組建的項目團隊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完成了從項目方案起草、購買和分發良種化肥、組織示範户培訓、進行跟蹤管理的項目全過程。
2021年中,隨着“小技術大豐收”玉米千户萬畝示範推廣項目即將完成,農大的團隊負責人李小云教授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提議,改善營養也是非洲急需解決的問題,為何不在玉米地裏套種大豆?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一方面還可以打豆漿為當地人提供植物蛋白以改善營養。
於是,中國農業大學與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政府於2021年10月又啓動了“一粒豆大營養”玉米大豆套種項目,在原來玉米示範村選擇了4個村共100户進行套種的示範。2022年1月底,項目提供的大豆種子分批次分發至示範户,Mkongo先生作為項目協調員隨技術人員進村現場指導示範户種植和管理技術。
到2月底,示範户完成了400多畝地的大豆種植。5月底6月初,大豆逐漸進入收穫季。這便有了開頭的那幾幕場景。之後,中國農業大學老師還會指導坦桑尼亞當地團隊觀察豆漿對示範户家庭兒童生長髮育的作用。
從玉米到大豆,從減貧到營養,從“小技術大豐收”到“一粒豆大營養”的嬗變,是中坦農業減貧合作在疫情中發展的一個縮影。
“小技術大豐收”中坦千户萬畝玉米增產增收項目背景資料:
非洲,一塊充滿希望的大陸,農業是很多非洲國家的主要產業;中國農業大學,一所中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和排頭兵,為人民的飽暖和安康持續作出貢獻。長期以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中國農業大學積極參與中國與非洲國家在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從科特迪瓦到肯尼亞,從贊比亞到坦桑尼亞,與中國農大有實質性交流與合作的非洲國家面積覆蓋了非洲90%以上的陸地。承擔中國政府為非洲安排的技術培訓項目、培養非洲留學生、“小技術大豐收”中坦農業合作項目……多年以來,中國農業大學與非洲國家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11月23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的微博上轉載了一篇題為《非洲烙餅與重慶火鍋 被種玉米改變的年輕人》的報道,這篇報道里講述了6位中國和非洲學生因“小技術大豐收”中坦農業合作項目發生的故事,也讓這個項目被更多的人知曉。
中國農大人文與發展學院發展研究專業2019級博士生李嘉毓是趙立堅轉發報道中的主人公之一,趙立堅的轉發讓她非常驚喜,“很榮幸我們在非洲的項目能夠得到外交部相關部門的認可,非洲經歷不僅極大地拓寬了我的視野,也為我的學術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李嘉毓(左一)等中國農業大學學生與坦桑尼亞村民一起
李嘉毓的導師是中國農大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云,也正是他拉開了“小技術大豐收”項目的序幕。
用“播種繩”推廣的增產技術
2010年,作為世界銀行顧問的李小云走訪“坦桑尼亞南部糧食走廊建設”的可研論證工作時發現,作為當地主要糧食作物的玉米產量卻非常低,平均畝產只有150斤左右,這相對於同期華北平原動輒畝產800斤以上的中國,差距無疑非常巨大。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差距?李小云反覆思考這個問題,是土地貧瘠嗎,似乎並不是這樣。經過調研,李小云發現了問題所在,“產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種植密度不夠,1畝地普遍只種1000株左右。在中國,密植的玉米,1畝地起碼要種4000株。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亞,沒有農民懂得。”
2018年3月-李小云教授與當地農業官員在在當地調研農户情況
發現了問題,剩下的就是解決問題了。在李小云團隊去非洲開展農業合作之前,很多國家都曾經對非洲進行援助,但是缺乏引進當地實用的技術。李小云表示,以前的援助者提供很多超越非洲發展情況的方案,比如灌溉農業、機械化農場等。坦桑尼亞嚴重資本缺乏,小農户極少有人買得起拖拉機。就算能買得起,也用不起,承擔不了高昂的能源、維護等成本,還有道路條件不足造成的損耗。這些都造成了之前推廣的技術水土不服。
李小云和團隊成員提出了“平行經驗”的概念,“就是考慮當地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採用那些最簡易、最樸素、最容易被當地農民接受和採用的技術。”
為了尋找非洲用得上的平行經驗,李小云和團隊成員深入村莊搞調研,他們選中了坦桑尼亞東部莫羅戈羅省的佩雅佩雅村。
經過調研,李小云團隊發現了中國上世紀的技術恰恰是相對好用的技術,“在過去,我們長期有過和非洲國家類似的階段。在農業生產勞動密集的時代,我們通過合理密植、有機肥、間作、輪作等許多技術維持了我們的生計。我們在非洲推廣這些經驗,對他們來説,是現階段具備可操作性的增產技術”,李小云説。
李小云團隊設計了玉米密植增產技術的方案,這套方案考慮到農户普遍沒錢購買化肥,設計了以合理密植、間苗、中耕除草保墒為核心的,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種植技術。因為沒有灌溉,化肥的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勞動密集,不要過多地外部資金,從而實現玉米在低水平基礎上的提升。這也是李小云團隊首次到海外開展行動性的項目,讓中國的農業發展方案在海外得到應用,探索中國發展方案在國外落地生根,也是團隊去坦桑尼亞的初衷。
方案設計好了,周聖坤老師指導製作了“播種繩”,讓當地農民可以直觀掌握播種間距問題。“繩子每隔30釐米系一條綵帶,用以標記播種的點。我們在田地裏插上了木樁,播種時,把‘播種繩’兩頭綁在木樁上,農户們按照繩子上彩帶的位置進行播種,這樣就確定了精準株距。行距則通過擺放在垂直於‘播種繩’的一根長75釐米的木棍確定。
一行播種完成後,農户們將木樁移到地上木棍的另一端,如此往復。”現任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以下簡稱“全球學院”)執行院長的武晉教授曾多次在田地裏,拽上繩子,手把手地教農户“播種繩”的正確使用方法,談起繩子的使用方法,武晉如數家珍。
當地婦女手拿項目收穫成果
1袋是坦桑尼亞農村特有的農作物產量計量單位,在過去,當地1英畝玉米只能收穫3-4袋,但是在採用玉米密植增產技術的第一年,示範户的產量就有12袋之多,李小云團隊推廣的技術在當地獲得了成功。
從佩雅佩雅村開始,玉米密植增產這個小技術在莫羅戈羅省的鄉村逐漸推廣開來,目前已經有10個村的1000多户農民用上了這個技術,據莫羅戈羅省省級行政秘書埃曼努埃爾·卡洛貝洛介紹,玉米增產項目已經在當地取得很大成就:一是使更多農户開始使用改良的種子;二是加強了農業推廣員與農户之間的溝通聯繫;三是促進當地蘇科因農業大學的技術推廣服務質量;四是為當地政府、高校人員去中國參觀學習提供了機會。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法圖瑪·穆卡姆巴在佩雅佩雅村生活了大半輩子,52歲的他還清楚地記得李小云團隊十年前來村裏的情景,他發現來村裏的中國專家很不同,他們異常關注村民們生活的細節,問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情況,最愛做的是下地觀察玉米的長勢。莫羅戈羅省前副省長的慕康果告訴記者,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學者,像中國學者這樣,頻繁進入普通的農家,進入一塊塊農田。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李小云團隊看起來非常尋常,從2011年開始,李小云就帶着老師們頻繁出現在坦桑尼亞的田間地頭。“很多西方援助國在當地都會有自己專門的辦公場所。所以對於初來乍到就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還總往田間地頭跑的我們,農户們其實是充滿好奇的。在中國人思維裏,深入一線、言傳身教是身為老師應盡的責任”,全球學院唐麗霞教授曾多次去坦桑尼亞工作,深入一線更是家常便飯。
師生訪談坦桑尼亞村民
在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實踐的同時,李小云團隊還組織了大量走訪調研。現任全球學院院長的徐秀麗教授2013年第一次到訪坦桑尼亞的一個月時間裏,撰寫了300多頁的調研筆記。那段日子裏,她的作息像時鐘一樣規律:早上六七點起牀,走村串户,和農户們聊天,做訪談,晚上吃過飯,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將白天的場景複製出來,形成筆記。這是徐秀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在國外調研,也是最難忘的一次。
局面的打開不止限於老師們調研的付出,因為在古老的非洲大地,傳統的力量非常強大,人們傳統上形成的種植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從來沒見過那樣種玉米的,太複雜,也太辛苦了,投入的勞動,要多出來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和很多村民一樣,穆卡姆巴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受新技術。
在佩雅佩雅村推廣技術的第一年,只有一位叫沙瑪的執行官員表示願意試一試。但前提條件是,不能在他自家的地裏試種,而是在村裏一塊很小的公用土地裏種植。
勘查土壤狀態,挑選相對優質的種子,合理的株距行距種植、定期鋤草和澆水……在按照中國技術辛苦耕作了一季後,沙瑪驚喜地發現當年產量就提高了整整一倍。也是從那時開始,中國技術真的可以增產在佩雅佩雅村逐漸傳開,嘗試的人越來越多。
為了幫助當地公共設施建設,李小云團隊幫助佩雅佩雅村平整了村裏的公路,建起了村公所,村民頭一次有了議事辦公的地方。
在武晉看來,修村公所和教農民種地並不是工作最難的,最難的是中非思維文化的差異。“我們修路,建村公所的時候,當地人認為這是中國人要做的項目,並不是他們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下建好,這對於中國援外項目來説是更容易做到的事。但是,我們更希望強調的是做好示範啓發他們的內生動力”,武晉説。
坦桑尼亞佩雅佩雅村
在這方面,中國智慧和經驗發揮着作用,李小云團隊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坦桑尼亞方的主動性,讓當地人能成為主導力量,也就是發揮了中國扶貧中常見的變輸血為造血的方式。
在佩雅佩雅村,老師們試圖在一些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時,讓當地農民也參與其中,側重傳授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而避免過多的資本介入,也側重帶動當地政府人員主動來做這些工作。
當地人主動介入在村公所中就可以看出,團隊參與創建的第一個村公所還是黃牆紅頂的中式風格,從第二個村子瓦辛巴村開始,當地村公所就非常具有當地特色了,因為從外觀設計到顏色搭配大多出自當地村民之手。
“這意味着,我們的項目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從這一階段開始,我們刻意退後一步,讓當地政府主導主動去做。”武晉説,第一階段主要還是靠中國專家的引導,第二階段時,他們開始注重當地政府的能力建設。
一方面,李小云團隊邀請上級官員多次訪問項目點,給村裏的政府官員以執行的動力;另一方面,他們或在當地開展培訓活動,或是邀請官員來到中國參觀學習,實地觀摩中國基層幹部是如何“包村包户”的。李小云將其稱之為“技術性經驗示範”之外的“制度性經驗示範”。
目前,“小技術大豐收”項目在坦桑尼亞已經拓展到10個村莊,累計培訓超過一千户農民。團隊還積極聘請當地人擔任農技推廣員,以把中國的技術推廣給更多的當地農民,目前,這樣的農技推廣員數量已經達到了41人,累計覆蓋人口超過2000人。為了鼓勵農技推廣員,2021年初,莫羅戈羅省政府和中國學者一起,舉辦了獎勵農技推廣官的活動,獎品是摩托車,魯維耶馬穆也是獲獎者之一,這也讓他的幹勁更足了。
當重慶火鍋遇上非洲烙餅
不僅僅向非洲推介中國的農業技術,同時也為中國師生提供田野調查的實踐機會,供學生成長是“小技術大豐收”項目的特點之一。2013年以來,人文與發展學院已經派出6屆農村區域發展(國際發展方向)本科生,去坦桑尼亞海外實習基地實習,疫情前平均一年一次。
從本科就在人發學院就讀的李嘉毓從2015年開始已經去過4次非洲了,第一次去還是本科剛畢業,如今她的博士畢業論文選題,仍是圍繞坦桑尼亞的農業發展。“非洲是多樣的、豐富的,每一座城市和村莊,都不一樣。”
李嘉毓曾經訪問過瓦辛巴村,這是10箇中坦兩國合作支持的村級減貧示範項目所在地之一。在那裏,李嘉毓通過觀察和訪談村民、官員發現,已經有村民引入了控制作物間距、犁地、鋤草、培土等中國農業生產技術,示範户的玉米單位產量比以前高了2.5倍。
但發現成績的同時,李嘉毓也發現了問題,“不是所有人都選擇使用高產的技術,怎樣讓當地的村民們願意也能夠使用更好的農業技術呢?”訪談以外,李嘉毓還研究支撐該區域農業運轉的制度體系,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外部發展環境,而這些只是諸多來自學生們的調研與思考。
學生訪談坦桑尼亞村民
“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幫助我們的學生更好地成長,更加具有全球視角”,徐秀麗表示同學們在非洲的調研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有很多同學就是通過調研走上了研究中非合作的科研之路,還有同學畢業後從事相關的工作,而隨後的反饋也表明,我們的同學由於有坦桑尼亞的經驗,同等條件下比其他人更能勝任相關工作。”
非洲的調研給同學們帶來的不僅是知識與工作,還有跨文化的交流。李嘉毓在去非洲前擔心當地人和自己不一樣,但實際接觸下來讓她打消了顧慮,“國家與國家的交往聽來蠻宏大的,但實際上個體之間的朋友式交往,是更有温度更真實的體驗。”她甚至喜歡上了當地一種名為“Chapati”的餅,“有點像中國的烙餅,但味道又不一樣。有非洲當地朋友知道我喜歡吃這個,會邀請我去他家裏做客,給我做好多。”
李嘉毓還交到了一位非洲朋友克瑞斯。能説一口流利中文的克瑞斯曾在重慶留學,這也讓他在回到非洲後特別懷念重慶火鍋的辣味,更懷念中國朋友們,“當年下苦功夫學中文,是希望能和中國人建立商業合作關係,沒想到認識了許多非常要好的中國年輕人。”
今年克瑞斯在非洲結婚,李嘉毓按照中國習俗給他隨了份子,這讓克里斯非常高興,“他收了份子後,還説以後會在我結婚的時候,也要給我隨份子”,李嘉毓笑着説。
李小云團隊的工作也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都曾訪問坦桑尼亞,與當地官員、學者和村民交流,對團隊工作進行指導。
不僅是學校領導,李小云團隊的工作也得到了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認可,成果多次入選聯合國和國家減貧優秀案例庫。2019年比爾·蓋茨也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邀請李小云發表文章,介紹團隊工作。
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李小云團隊紮根非洲的故事仍然在繼續着。談起十年工作的收穫,李小云認為不僅是非洲當地收穫了增產的技術,“其實這些合作項目和活動,給我們也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我們學習到了新的作物種植系統,學習到了非洲人如何和缺水、缺化肥、缺錢做鬥爭,尤其是他們食物的多樣性,如何更多地獲取植物蛋白等等。這個過程也讓我們更好地從全球視角、非洲視角去重新看待自己。非洲人是我們全球化的老師,在相互交流中,我們會接受不同的意見反饋。”
談起未來,李嘉毓表示:“中非友誼源遠流長,我們青年一代應該保持並延續這份珍貴的友誼,增進理解,友好交流,讓中非友誼之樹長青。”
師生在坦桑尼亞鄉村調研後與當地村民合影
與此同時,在坦桑尼亞的莫羅戈羅省,適合播種的季節即將到來,李小云團隊的師生們和非洲朋友們又要為新一年的豐收忙碌,用於團隊和非洲合作伙伴交流的跨國微信工作羣“Do it Group”也將更加熱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