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 東北一家民營服裝廠的暖心故事

一個都不能少 東北一家民營服裝廠的暖心故事

今年67歲的伊淑文當了一輩子縫紉工,在吉林省長春市一家民營服裝廠一干就是三十年,一雙巧手養活了兩個孩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很擔心自己會失業。“聽説服裝廠接不到單了,咋能不擔心!”伊淑文説,“但是我就在家待着,哪兒也不去,確保身體健康,萬一復工了不能給企業添麻煩!”

期盼的“萬一”成了現實。剛過三月,她就接到了企業的復工通知,她反覆確認名單後紅了眼圈。“一個都沒少,車間的老姐妹們都在呢!”伊淑文説。

伊淑文所在的服裝廠有近百名工人,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很多人都在這裏工作了多年。有幾位像伊淑文這樣的老工人早已過了退休年齡,仍然不願離開。“不僅是為了那份工資,還捨不得離開這個廠子和這些人。”伊淑文説。

復工當天,總經理徐紅光給工人們挨個發了口罩,又叮囑每個人注意安全。其實,當時廠裏很困難。上半年訂貨會幾乎全部取消,廠裏也沒有接到一個新訂單。廠裏甚至動過把廠房租出去的念頭,靠一年100多萬元的租金熬過去。

“但是工人咋辦?老客户咋辦?”徐紅光説,“董事長提出不裁員,不減薪,想方設法都要活下去。”廠裏決定先把已有的訂單“搶”出來,拿到一部分運轉資金。徐紅光督促大家更要把質量放在首位,“招牌不能倒”。

與此同時,這家以生產製式服裝聞名的服裝廠千方百計購入口罩生產線和熔噴布,部分轉型生產口罩,以維持企業運轉。隨着口罩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老廠子又想出了新法子,改進生產線,做出了兒童口罩、薄型口罩、花色口罩等滿足大眾需求。

前不久,吉林省受疫情衝擊,剛剛有復甦跡象的企業再次受到影響。負責市場營銷的副總沒有放棄,一方面聯繫老客户,幾百件制服或者幾百頂帽子的零頭活兒都接,另一方面帶着大家主動通過電話或網絡尋找新客户。

由於客户不能到現場驗貨,廠子增強服務意識,主動給客户郵寄樣品驗貨,不少客户都感受到了這家老廠的真誠。

伊淑文聽説,廠裏最新的訂單是1000頂帽子。對這家服裝廠來説,過去不會接這麼小的單子,數量少就要經常換流水線,導致利潤低。不過,徐紅光開會的時候告訴大家,多小的單子都要接,企業可以不賺錢,工人不能沒收入。

有活幹,心裏就踏實。清晨戴着手套和口罩,坐上160路公交車,伊淑文每天都早早地來廠裏上班。最近,她和另外兩位縫紉工一起組成“小流水線”,縫製大檐帽。

“跟以前比,現在的活兒少太多了!”伊淑文一邊熟練地給帽子縫上帽檐一邊説,“但是還行,工資跟以前差不多,還有保底工資。重要的是,大家都在!”

徐紅光説:“現在國家給了不少優惠政策,緩徵税收,減免社保費用,儘量給企業減輕負擔。那我們更要努力保住每一個工人的飯碗。”

老廠子,老工人,特殊的時期裏上演着“一個都不能少”的故事。加工車間裏,工人們認真地縫紉、裁剪、壓邊。伊淑文在其中一個縫紉機前工作。因為年紀大,眼神沒有那麼好,她天天比別人來得早、走得晚,把活幹得更細。她説:“廠子待我們不薄,我們更要幫廠子渡過難關。”

文/記者 郎秋紅 邵美琦

編輯/董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5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都不能少 東北一家民營服裝廠的暖心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