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12月8日訊(記者楊佳峯)100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擅自收錄,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打官司維權且全部勝訴,累計獲賠70多萬元。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長江日報首發“九旬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餘萬”成網絡熱點,中國市場監管報微信公眾號摘錄相關報道

期刊與中國知網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如何看待個人下載中國知網上文章的收費行為?12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科發院期刊中心主任範敬羣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的採訪。

華中農業大學科發院期刊中心主要承擔《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養殖與飼料》《Animal Diseases》(暫定名)《湖北風景園林》等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2013年華中農大學報的兩個版本和中國知網簽署了一份5年的協議,目前續簽的工作正在協商中。

期刊為什麼要與中國知網合作?範敬羣解釋:中國知網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充當大型數據庫平台,期刊上的文章通過這類平台才能方便被更多人看到,否則大家要翻閲上萬期刊才能尋找到需要的內容。

範敬羣進一步解釋:中國知網是一個學術論文集中地,大家都願意通過這個平台去查看論文。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論文,期刊需要一個更大的平台展示。這樣的平台,在國內除了中國知網,還有萬方、維普等。

範敬羣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期刊和中國知網簽了協議後,期刊就成了中國知網等數據庫的供貨方。期刊通過獨家授權或普通非排他性授權協議,將一定時期內的期刊論文提供給中國知網等平台。

範敬羣介紹,即便期刊與中國知網等平台簽訂了協議,若期刊所在單位訂閲數據庫內容,還需要跟數據庫平台簽訂相關協議,並支付給數據庫平台一定的費用。對高校而言,一般都是由學校圖書館來購買各類數據庫,然後提供給自己的師生使用。個人使用知網的情況一般是按次收費。

對於國外期刊正在發起“開放獲取運動”(Open Access Movement),範敬羣介紹,“開放獲取運動”的核心原則是通過互聯網等新傳播技術,推動學術信息的開放,使科研成果在全球範圍內更廣泛地使用和分享。

“開放獲取運動”包括“金色開放獲取”和“綠色開放獲取”兩種形式。前者是指作者在開放獲取期刊上發表論文,該論文可以在互聯網上免費閲讀與分享;後者是指作者仍在訂閲期刊上發表論文,但把自己的文章自我歸檔在一個集中的開放獲取知識庫中,供人免費閲讀和分享。

範敬羣認為,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開放獲取運動”下,期刊將不再獨家授權給某數據庫平台,而是先在自己的網站登出來,然後提供給不同的數據庫平台。目前國際開放期刊普遍採用作者個人付費的做法。

在範敬羣看來,中國知網成被告的背後,其實是一個知識產權交易的問題。期刊在接受作者論文前,一般會通過稿約或書面協議等形式和作者約定,取得作者的知識產權讓渡,期刊為此支付一定的稿酬。

對於一些網友對中國知網收費的質疑,範敬羣認為,數據庫在運營平台付出了成本,應有自己的利潤需求。但是價格究竟怎麼定,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市場管理的問題。

部分媒體轉載及網友留言: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轉發長江日報報道後網友留言截圖。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轉發長江日報報道後網友留言截圖。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人民網微信公眾號轉發長江日報報道後網友留言截圖。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轉發長江日報報道後網友留言截圖。

【編輯:丁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4 字。

轉載請註明: 89歲教授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 學術期刊專家:開放獲取是學術出版業態的大趨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