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對於電動車來説確實是比較難熬的季節,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裏,電動車在冬季續航都會有明顯的縮水,所以很多朋友也都在猶豫,哪款車型更抗凍呢?我們網通社本次集結了7款電動車型,用五種測試來考驗這幾款車的冬季“抗凍”能力,究竟它們表現如何?咱們用實驗結果來説話。
本次測試我們共分為5個項目,分別是城市內的續航測試、高速公路環境續航測試、靜置掉電測試、冷車/熱車充電測試以及空調升温能耗測試,這幾個測試涵蓋了大部分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冬季使用的相關顧慮。
我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想第一時間看到實驗結果,所以我們就直接將結果用列表的形式展現出來,請看下面的表格:
這幾款車的測試究竟是怎麼進行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續航剩餘20公里自行退出。
最終,極狐阿爾法S 708S+版在市區內的續航達成率為76.58%,成績在本次7輛車型中最佳。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東南四環的特瓦特充電站出發,經京哈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全程約267.9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它路段限速120km/h。
從表中可以看到,冷車狀態下開啓空調後的極狐阿爾法S初段表顯消耗里程比實際里程多不少,但當車內温度居於平穩後,極狐阿爾法S的表顯消耗里程與實際續航里程相差並不大。進入京承高速後,車輛進入上坡路段,並以120km/h勻速行駛,電量消耗速度會稍快一些。
極狐阿爾法S在高速工況下的續航達成率為61.76%,比城市工況的達成率要低一些。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高速車速快,且京承高速後半段還有上坡,電耗自然會高。
駕駛感受:經過兩天的試駕,簡單聊一聊極狐阿爾法S的駕駛感受。
靜置掉電測試: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後,我們以表顯剩餘電量20%為基準進行8小時靜置掉電測試,並記錄耗電情況。
古北水鎮位於山區,夜間的氣温可以達到-12℃到-15℃左右,這個温度對於電動車來説是一大挑戰。經過一晚8小時的靜置,極狐阿爾法S的表顯剩餘電量依然為20%(142km)。
冷車充電測試:在靜置掉電測試之後,由於車輛處於冷車狀態,接下來進行冷車充電測試。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空調升温測試:冷車狀態進行空調升温測試,以車內温度上升10度為標準,記錄耗電情況。
充電後,我們還給車輛進行了空調升温能耗測試,對於北方的朋友也具有一定參考意義。至於極狐阿爾法S升温測試下能耗高不高?咱們用數據來説話。
極狐阿爾法S冬季測試總結:極狐阿爾法S作為極狐品牌推出的第二款純電車型,該車擁有708km的NEDC續航里程,智能化與舒適性配置方面也呈現出越級水平。
冬季城市76.58%的續航達成率和冬季高速61.76%的成績值得肯定,並且表顯續航里程十分準確,具有很高的參照價值,能讓你準確的規劃里程。
在充電上,極狐阿爾法S擁有93.6kWh的超大容量電池組,充電速度自然要比低容量電池組更費時。以國家電網60kW充電樁為為例,車輛從50%-100%充電時間為1小時33分種15秒。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表顯剩餘里程20公里後自行退出。
Polestar 2的里程錶很有意思,會以10的倍數顯示剩餘里程和表顯剩餘續航等數據,只有在續航里程極低的時候才會出現5的倍數。在冬季城市續航測試環節,Polestar 2取得了73.2%的NEDC續航兑現率,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東南四環的特瓦特充電站出發,經京哈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全程約267.9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它路段限速120km/h。
不難發現,車輛前半段和後半段的行駛里程和消耗里程比值不同,這主要是因為車輛初期在限速為100km/h的六環路形式,相對勻速的環境以及不太高的車速讓消耗里程相對穩定,而後半段進入京承高速後,限速提升至120km/h,並且後半段伴隨着起伏較大的山路路段,最終導致表顯消耗里程偏高。
Polestar 2在高速工況下的續航達成率為70.8%,相比同測的其它車型略有優勢,一方面在於Polestar 2是輛轎車,相比SUV更低的風阻會佔一定的優勢。
駕駛感受:經過兩天的試駕,簡單聊一聊Polestar 2的駕駛感受。
冷車充電測試:在靜置掉電測試之後,由於車輛處於冷車狀態,接下來進行冷車充電測試。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空調升温測試:冷車狀態進行空調升温測試,以車內温度上升10度為標準,記錄耗電情況。
Polestar 2冬季測試總結:Polestar 2在本次冬季測試中取得了73.2%的城市工況NEDC兑現率,以及70.8%的高速工況NEDC兑現率,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這樣的純電續航表現足以用優秀來形容。
更難得可貴的是,Polestar 2的表顯剩餘續航里程會呈規律性下降,對於車主來説有着很高的預判性。但Polestar 2並不完美,空調升温慢、充電慢的問題會給日常使用造成極大的不便。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續航剩餘20公里自行退出
我們還特意記錄了車輛每增加30公里的續航里程消耗量,這樣可以觀察車輛電量消耗有沒有什麼明顯變化,經過觀察我們能發現,車輛的前60km耗電量較高,可能是因為車輛電池還在進行加熱,所以消耗了更多的電量,中間段的續航消耗會變小,通俗點説就是中間的續航比較“瓷實”,而300km之後,也就是電量低於35%之後,車輛的續航降低明顯加快了。
最終,零跑C11在市區內的實際續航達到了理論值的72.6%,表現不錯。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南四環特瓦特超級充電站出發,經京哈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全程約270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他路段限速120km/h。
2021年十一長假時,很多電動車主都嚐到了高速服務區加速的苦,所以今年的冬季實測,我們特意進行了高速公路路段的測試,看看零跑在高速路段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通過數據,我們不難發現,這次高速路況的測試,續航里程的下降要比城市內快了很多,而且不再有規律性,中間也出現了能耗較大的情況。
和城區內續航里程相比,高速路況的續航確實要少了一些,不過這也是在情理之中和預料之中的,畢竟電動車輛速度越高,消耗也越大。最終,零跑C11在高速路況的實際續航達到了理論值的60.2%。
駕駛感受:經過兩天的試駕,我們對零跑C11這款車也有了一定的駕駛體驗。
這款車整體來説是比較好開、易於駕馭的,雖然底盤質感一般,但是並不令人討厭,挺容易令人接受的。
説完了駕駛部分,我們再來看看關於電量的其它部分測試。
靜置掉電測試:將車輛電量剩餘20%,靜置8小時後,記錄耗電情況。
古北水鎮周圍夜晚的氣温可以達到-12℃到-15℃左右,這個温度對於電動車來説也是一大挑戰,經過計算零跑C11的電量由88km降至39km,總共降低了49km,所以如果您在户外停車,並且長時間不用的話一定要關注車輛的剩餘電量,以免要用車的時候發現車輛已經無法啓動了。
冷車充電測試:電池電量保持20%左右,冷車靜置8小時後,進行充電測試。
記錄好8小時的掉電量後,我們開始給車輛充電,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最終,我們為車輛充電共計花費103.91元,時間成本還是要高出不少,所以在北方地區,如果想開電動車回家過年,尤其是跑長途的話,還是要打出一定的時間富裕來的。
空調升温能耗測試:冷車狀態進行空調升温測試,以車內温度上升10度為標準,記錄耗電情況。
充電後,我們還給車輛進行了空調升温能耗測試,這對於北方的朋友來説,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畢竟我們在北方,需要讓室內快速暖和起來,又想讓車輛的能耗不那麼高。零跑C11能耗高不高?咱們用數據來説話。
測試開始的時候,車內温度為零下3.1℃,上升了10.4℃後,温度計顯示為7.3攝氏度,能耗為總電量的1%,時間為十分鐘,這樣的表現可以算是中規中矩,零跑C11並沒有配備熱泵空調,所以能耗在同級別中可能會高一些。
零跑C11冬季實測總結:零跑C11的表現算不上多亮眼,比較中規中矩,在市區內的冬季續航表現還不錯,達到了理論續航里程的72.6%,高速環境下實際續航為理論值的60.2%。
這款車型,駕駛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簡單的,但是在市區內的行駛質感一般,高速上的表現要更有高級感。
充電方面,車輛在市區環境下,充電更為迅速,到了氣温較低的郊區,充電時間明顯要更慢,出行時要打出提前量,避免耽誤行程。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表顯剩餘里程20公里後自行退出。
ID.4 X的表顯里程是根據上一次駕駛習慣和路況進行推算得出。因此儘管在滿電情況下,表顯續航里程僅為348公里。以至於在本次的城市環路測試初始階段,表顯消耗的里程要小於實際里程。但經過長時間行駛後,表顯消耗里程則會越來越精準。所以説,ID.4 X的表顯可以真正讓你瞭解到該車還能行駛多少公里,具有很高的參照價值。
最終,上汽大眾ID.4 X初見版在市區內的續航達成率為72.34%,表現令人滿意。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東南三環的開邁斯充電站出發,經京滬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全程約249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它路段限速120km/h。
從表中可以看到,由於六環路幾乎沒有坡度起伏,所以勻速行駛下ID.4 X的表顯消耗里程要小於實際行駛里程。但隨着上了京承高速開始進行爬坡階段,電耗增加,表顯消耗里程開始明顯增多。
ID.4 X在高速工況下的續航達成率為58.56%,比城市工況的達成率要低一些。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高速車速快,且京承高速後半段還有上坡,電耗自然會高。
駕駛感受:經過兩天的試駕,簡單聊一聊上汽大眾ID.4 X的駕駛感受。
靜置掉電測試: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後,我們以表顯剩餘電量20%為基準進行8小時靜置掉電測試,並記錄耗電情況。
因為古北水鎮位於山區,夜間的氣温可以達到-12℃到-15℃左右,這個温度對於電動車來説是一大挑戰。經過一晚8小時的靜置,ID.4 X的表顯剩餘電量消耗了1%,表顯剩餘里程減少了4公里。
冷車充電測試:在靜置掉電測試之後,由於車輛處於冷車狀態,接下來進行冷車充電測試。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空調升温測試:冷車狀態進行空調升温測試,以車內温度上升10度為標準,記錄耗電情況。
ID.4 X提供了二氧化碳熱泵空調的選裝包,但本次的試駕車並沒有選裝該配置,空調的制熱還是通過常規的PTC進行加熱。
■ ID.4 X冬季測試總結:ID.4 X作為大眾MEB純電平台在國內市場上推出的首款車型,該車雖然沒有過多的智能化配置,但傳統車企造車的基本功還是非常紮實。
冬季城市72.34%的續航達成率和冬季高速58.56%的成績值得肯定,並且表顯續航里程十分準確,具有很高的參照價值,能讓你準確的規劃里程。
在充電上,ID.4 X的表現也很出眾,它儘管具有83.4kWh的大容量電池組,但冬季的充電速度依然很快。開邁斯120kW充電樁從3%-100%用時1小時17分鐘28秒;國家電網60kW充電樁冷車從19%-100%用時1小時38分鐘。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表顯剩餘里程20公里後自行退出。
此次測試我們分為城市路況及高速路況,每30km記一次電量消耗和表顯剩餘里程數據,隨時觀察車輛信息,測試當天正好是奧運車道啓用的第一天,平時白天不算擁堵的四環路當天也略顯擁擠,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初始路段每30km的消耗里程基本處於30km-40km左右,隨着北京晚高峯的到來,這個數字在不斷增加,其中有一段30km消耗里程達到了76km,在過了晚高峯之後這個數字又趨於平穩了。
最終,廣汽埃安AION S Plus 80 智駕版在市區內的續航達成率為71.4%,表現中規中矩。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東南三環的開邁斯充電站出發,經京滬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全程約269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它路段限速120km/h。
白天的六環路一點都不堵車,我們經過南、西、北六環表顯消耗里程趨於平穩,但隨着上了京承高速車速變快,再加上地勢屬於上坡,所以導致電耗增加。
可以看到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廣汽埃安AION S Plus 80 智駕版的高速續航比城市續航還要稍高一些,這個是很讓人意外的,都知道一般純電車高速是比城市要費電的,但本次測試受天氣和城市路況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結果恰恰相反,最終廣汽埃安AION S Plus 80 智駕版在高速路況的實際續航達到了理論值的74.9%,表現相當不錯。
駕駛感受:這兩天的城市和高速測試,讓我們對這款車也有了一個初步的駕駛和乘坐感受。
整體來説埃安AION S Plus這款車不管是在城市道路或高速道路上的行駛質感和續航表現都讓人眼前一亮。
靜置掉電測試: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後,我們以表顯剩餘電量20%為基準進行8小時靜置掉電測試,並記錄耗電情況。
位於山區的古北水鎮,夜間的氣温可以達到-12℃到-15℃左右,這個温度對於電動車來説是一大挑戰。經過一晚8小時的靜置,埃安AION S Plus表顯剩餘電量掉了3%,表顯剩餘里程減少了22km。
冷車充電測試:在靜置掉電測試之後,由於車輛處於冷車狀態,接下來進行冷車充電測試。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根據上面提到的續航成績來看,冷車充電的測試結果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畢竟充電不到2小時可以跑四百多公里,花費不到100元,不過在冬天氣温較低的北方地區,還是需要注意隨時觀察電量,以免尷尬在路上。
空調升温測試:冷車狀態進行空調升温測試,以車內温度上升10度為標準,記錄耗電情況。
埃安AION S Plus冬季測試總結:埃安AION S Plus綜合來説表現不錯,尤其是高速路況續航表現尤為明顯,達到了理論續航里程的74.9%,城市路況理論續航也有71.4%。
這款車不管是城市道路還是高速道路的駕駛感受都比較出色,輔助操控配置可以讓人更輕鬆上手駕馭它。
充電方面,和大多數電車一樣,在氣温更低的環境下充電用時相對更長一些,在北方的車主需要隨時注意電量情況,以免耽誤行程。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續航剩餘20公里自行退出。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東南三環的開邁斯充電站出發,經京滬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全程約249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它路段限速120km/h。
駕駛感受:雖然與跟合創Z03接觸的時間僅為2天,但開這台車行駛也有600公里了,所以還是想聊聊我對這台車的駕駛感受。
靜置掉電測試: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後,我們以表顯剩餘電量20%為基準進行8小時靜置掉電測試,並記錄耗電情況。
冷車充電測試:在靜置掉電測試之後,由於車輛處於冷車狀態,接下來進行冷車充電測試。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合創Z03冬季測試總結:合創Z03雖然是同測車中為數不多的磷酸鐵鋰電池車型,理論上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温條件下(氣温低於-10℃以下)的性能要弱於三元鋰電池,可合創Z03無論是續航表現還是靜止一夜的掉電測試表現都可圈可點。
冬季城市72.34%的續航達成率和冬季高速64.6%的成績值得肯定,只不過未能完成冷車狀態下的快充測試稍顯遺憾。至於是因為車輛問題還是車輛與快充樁的兼容性問題,我們也將持續關注,為您帶來最新的消息。
城市續航測試:圍繞北京三環四環交替行駛,行駛到表顯剩餘里程20公里後自行退出。
每實際行駛30公里,我們會對該車的表顯剩餘續航里程進行記錄。可以看到,威馬W6在每個階段,不同路況下所消耗的表顯續航里程不同,但儀表所消耗的里程要高於實際行駛里程,儀表的算法邏輯準確性欠佳。
最終,威馬W6在市區內的續航達成率為64.83%,表現一般。
高速續航測試:由北京東南三環的開邁斯充電站出發,經京滬高速-南六環-西六環-北六環-京承高速,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威馬W6實際行駛了252公里。京哈高速北京段限速120km/h,西六環北段/京承高速進山後限速100km/h,其它路段限速120km/h。
從表中可以看到,由於六環路幾乎沒有坡度起伏,威馬W6每30公里消耗的表顯續航里程會維持在比較平穩的水平,但隨着進入京承高速後半段的爬坡階段,威馬W6表顯消耗的續航里程開始增加。此外,在整個高速續航測試中,這款車的表顯消耗里程同樣高於實際里程。
威馬W6在高速工況下的續航達成率為56.47%,比城市工況的達成率要低,續航表現較為一般。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高速車速快,且京承高速後半段還有上坡,電耗自然會高。
駕駛感受:經過兩天的試駕,簡單聊一聊威馬W6的駕駛感受。
靜置掉電測試:抵達古北水鎮P6停車場後,我們以表顯剩餘電量20%為基準進行8小時靜置掉電測試,並記錄耗電情況。
因為古北水鎮位於山區,夜間的氣温可以達到-12℃到-15℃左右,這個温度對於電動車來説是一大挑戰。經過一晚8小時的靜置,威馬W6的表顯剩餘電量依然為20%,但表顯剩餘里程減少了1公里。
冷車充電測試:在靜置掉電測試之後,由於車輛處於冷車狀態,接下來進行冷車充電測試。看看在冷車、低温的情況下這款車充滿需要多久的時間。
空調升温測試:冷車狀態進行空調升温測試,以車內温度上升10度為標準,記錄耗電情況。
威馬W6的空調升温表現較為一般。在空調啓動後的5分鐘,空調吹出來的熱風温度不高,隨着後半段空調熱風温度的提升,在後3分鐘的升温速度很快。
威馬W6冬季測試總結:威馬W6的表顯並沒有根據實際的道路情況進行精準的動態顯示,所以表顯里程與實際里程有些出入。並且,當表顯剩餘里程低於21公里之後,就不再顯示剩餘里程,建議威馬W6車主要合理規劃行駛路線。
除此以外,威馬W6的充電速度還是令人滿意的,在冷車充電時電量從20%-100%用國家電網60kW充電樁,1小時26分鐘26秒便能完成充電。
橫評總結:好了~以上就是我們網通社2021年度新能源車冬季橫評的全部內容了。
實話實説,這幾款車的成績還是要優於我們的預想的,原本我們預計大部分車型的冬季續航能達到原廠理論值的60%就不錯了,不過經過我們的實際測試,除了威馬W6以外,所有車型在城市內的理論續航達成率都達到了70%左右,最好的極狐阿爾法S 更是達到了76.58%,所以如果您所在的城市冬季氣温與北京接近,都在零下10℃以上的話,這幾款車型都能滿足城市內的日常代步,並且不會有太大的續航焦慮,偶爾跑一跑近郊也是沒問題的。
雖然大家續航測試的表現都比預想要好,但是充電時間都比原廠宣傳要長出不少。當然,這其中也有充電設備的相關因素,不過在消費者使用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充電,儘量讓車輛保持一定的電量。
在掉電測試方面,除了零跑C11的掉電非常明顯以外,其它車型的掉電都不算明顯,上汽大眾ID.4 X、合創Z03、極狐阿爾法S、AION S PLUS以及威馬W6的掉電情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測試與車輛自身的系統算法有一定的關係,測試成績僅供參考)
空調升温可能是我們北方的用户比較關注的一項測試,這幾款車中,升温最快的是上汽大眾ID.4 X,僅用了4分54秒,能提供不錯的乘坐舒適性。
數據我們都已經放在“明面”上了,到底哪款車更適合您,一看便知了。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和我們留言互動~感謝您的閲讀!
(圖/文 網通社 高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