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宅基地搬到新型社區,農民“上樓”變居民,如何讓他們真正融入城市社區、如何讓積極向上的文化引導和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成為相關部門的重要關切問題。近期,小崑山鎮平復苑小區創立了“五苑”社區文化品牌,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業餘生活。
穿上上個世紀50年代解放軍的仿製軍服唱紅歌、環繞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表演歌舞《繡紅旗》、書畫室裏潑墨揮毫寫下“不忘初心”、從小崑山發展之路到青藏公路的深情演講……近期,在平復苑小區二樓活動室,社區文化“五苑”項目正式啓動,並結合主題黨日、圍繞黨史學習,開展了首次活動。
“社區文化不單只是廣場舞,需要有多種形式的文化生活。”平復苑黨總支書記範紅花介紹,“五苑”包含學苑、書苑、棋苑、花苑、戲苑五個部分,社區將通過開展學習、書畫、棋類、戲曲、舞蹈、家庭種植等多樣化的活動,豐富居民的業餘生活。
其中,“學苑”計劃依託平復苑社區治理品牌項目“板凳課堂”開展科普教育、黨史學習等方面的學習活動;“書苑”將組織書畫愛好者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棋苑”將有相關愛好的居民組織成興趣小組;“花苑”將開展家庭種植評比,通過打造微型花園等形式,讓綠色扮靚居民生活;“戲苑”則是將擅長、愛好唱歌跳舞的居民組成小組,定期開展活動,讓藝術更好地融入居民生活。
平復苑小區是小崑山鎮小城鎮改革中設立的第三批動遷安置小區,有居民1474户。這些來自農村菜地的新市民,切割了與土地的聯結,也離開了原本的生產生活方式。“春天不用種地,秋季不用收糧,生活一下子就空了。”一開始,和大多數進鎮“上樓”的居民一樣,從曹浜村安置到平復苑的潘火珍有些不習慣。但現在好了,潘火珍成為了社區滬劇團隊的一員,每週四或週六下午,她都會和社區的姐妹們一起排演滬劇,到社區、鎮、區各個平台和場合表演。“生活豐富了,日子越過越有滋味。”潘火珍説道。
文字、圖片:李諄諄
編輯: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