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 鄒 驥
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綜合辦公室副主任 段立哲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陳家寬
2月22日至23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在線上召開,大會主題為“加大力度保護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此次大會再次肯定了環境外交在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這三重危機方面的關鍵作用,並呼籲構建更強、更具包容性的多邊主義來應對環境挑戰。
近年來,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三方面的挑戰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國在其中發揮了哪些作用?未來,國際社會應如何加強多邊合作保護生態環境?就這些關係人類命運的問題,本報與3位專家深度對話,為您逐一解讀。
近年來,全球環境治理取得了哪些成就?
近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不斷深化。隨着全球環境治理進程中自下而上、共商共建方式的深入,多元化、共治化的治理模式興起,越來越多的人以實際行動加入到建設健康星球、美麗世界的進程中。
鄒驥:當前,《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國際社會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實踐和合作的重要遵循。《本世紀中葉長期温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是繼國家自主貢獻之後,衡量各國長期減排努力的重要文件。世界多國依據該文件制定了各自的中長期減排目標。
段立哲:為解決全球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聯合國成員國先後通過多邊談判的方式,陸續簽訂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關於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採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多個條約。
陳家寬:經過多年努力,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一是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全球已形成共識;二是對於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威脅,人們有了科學的認識;三是國際社會的主流仍力挺多邊主義,積極開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國際合作。
當前,全球環境治理面臨哪些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包括氣候變化、野生動物保護、醫療廢物管理、環境安全能力建設等在內的生態環境議題受到高度關注。疫情後的經濟綠色復甦問題和發展的綠色升級成為新要求。
鄒驥: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氣候治理帶來不小挑戰。一是受疫情影響,人員跨境流動受限,國際交流和多邊合作只能在線上進行;二是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為解決經濟衰退、財政緊張和就業問題,一些國家的高碳產業或將重新上馬,重啓粗放型發展模式,温室氣體排放增加的風險依然存在。
段立哲:從歷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來看,全球污染挑戰主要包括化學品和廢物,海洋塑料廢棄物和微塑料,水、空氣、土壤污染治理等議題,嚴重危及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總體目標。
陳家寬: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的空間分佈和結構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在特定地域裏,各類物種相互制約,靠食物鏈維持着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既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也是人類發展的制約因素。如何處理好人類發展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如何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
一直以來,受人類活動與全球氣候變暖雙重影響,全球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重威脅。
未來,全球應如何加強環境治理多邊合作?
疫情防控要求各國採取綜合措施,統籌治理公共衞生、野生動物、醫療廢物、生態系統等領域。以協同治理為切入點,匯聚國際環境合作的合力,切實加強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多邊合作,共建人類衞生、環境和安全領域的命運共同體。
鄒驥: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多邊主義才是有效應對全球性環境問題的人間正道。當務之急是,通過談判儘早制定《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增強其約束力和透明度;世界各國應在多邊主義框架下,通過活生生的實踐案例,在政策協調、技術傳播和數據統計等領域展開充分交流和共享;藉助G20、APEC等多邊平台的元首外交拓展合作交流,提高綠色復甦計劃實施的效率;加強雙邊合作,對多邊主義機制進行有效補充;除了政府間的合作外,還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跨國公司等社會力量在氣候治理中的作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從綠色發展中尋找發展的新機遇。
段立哲:當前,自然、氣候和污染等多重危機交織、超越國界。全方位治理污染刻不容緩。解決全球污染問題,國際社會需勠力同心、團結合作:一是繼續發揮聯合國環境署及其所屬機構的作用,通過聯合國環境大會的工作和決議來採取集體和科學的行動,在全球和區域層面支持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二是拓展環境治理多邊平台的影響力,包括2020年後化學品和廢物健全管理及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工作的磋商等;三是全球性環境挑戰亟須加強國際合作和集體行動。政策和監管改革、充足的資金以及技術和創新手段的運用是關鍵因素。
陳家寬: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不是空話,需要世界拿出行動,加強合作:一是各國要堅持多邊主義理念,加強合作,共同商量解決問題,共同分享先進經驗;二是堅持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三是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民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在多邊舞台上,中國提出對全球減排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202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中國昆明舉辦。大會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緊扣當前形勢,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指明瞭方向。
鄒驥: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是一個宏偉目標,不僅要有雄心壯志,更需要務實行動。近年來,中國積極落實《巴黎協定》,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目標。除此之外,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支持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積極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從2016年起,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啓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段立哲:在污染治理領域,中國治理大氣污染的實踐和成就獲國際社會高度認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絲·姆蘇亞在《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評估報告序言中説,世界上還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城市或地區做到像北京一樣的污染治理力度,相信“北京經驗”將對許多遭受空氣污染困擾的城市有所裨益。中國推動《巴塞爾公約》第十四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關於塑料廢物附件修訂的決定,牽頭巴塞爾公約塑料廢物環境無害化技術導則修訂,推動全球加強對塑料廢物越境轉移的控制。
陳家寬: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簽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將“生態文明”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政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已做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盡己所能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一是通過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和治理荒漠化等系統性生態保護措施,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幅提高,貢獻了地球上1/4的新綠;二是加大了瀕危物種的保護力度,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中國的中長期規劃,提出了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三是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堅持依法治國,提高犯罪成本;四是科技創新驅動,科學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