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明明在鏡子裏的自己很帥很美......
但在照片裏,卻醜得不!敢!直!視!
這就讓許多人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多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為啥鏡子裏的你辣麼美?
主要的原因是“曝光效應”
曝光效應又謂多看效應、(簡單、單純)暴露效應、(純粹)接觸效應等,它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會心理學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我們把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應。
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其實都是極其自戀的動物。而在顏值這個問題上,人類更是將自戀發揮到了極致。同樣愛臭美的大腦
直接給眼睛安裝了一款純天然的美顏APP,當我們站在鏡子前,眼睛裏的美顏軟件就會自行啓動。
尤其,在浴室的鏡子裏,“我就是這條街最靚的崽!”
不光眼睛大而有神,臉頰也晶瑩飽滿,五官立體皮膚白淨。其次,昏黃的燈光經過鏡面反射,照亮面部五官,經過瓷磚反射,又柔和了臉部線條。
為啥照片裏的你辣麼醜?
實際上,我們的臉是不對稱的。
比如你長期用右邊牙齒咀嚼,那麼你右臉就會因為發達的咀嚼肌顯得比左臉更大。
還有大小不一的眼睛,偏向一邊的鼻子等等,都會讓你的臉不再對稱。而鏡子和相機的成像原理不同,鏡子裏面的你是與本人方向相反的“虛像”。
相機拍出的你,是與本人方向相同的“實像”。
當你習慣了看鏡中的“虛像”,偶爾去看方向相反的“實像”,自然就會感到彆扭。
除此之外,拍照醜還得怪廣角鏡頭!
要知道,鏡頭焦距不同,就會帶來空間變形,導致成像不準。
▲圖片來自攝影師Stephen Eastwood
而手機廣角鏡頭焦距為24mm,會大大拉長人臉。所以,打開鏡頭的一瞬間自然會被嚇得不輕。
照片確實不如真人好看
俗話説,照片、照騙,傻傻分不清楚。
用照片來判斷一個人的顏值,真不是什麼靠譜的辦法。
一方面,相機拍攝的照片有一定程度的失真,會使臉發生畸變;另一方面,照片還受到角度、光線、個人狀態等各方面的影響。
總而言之,照片和真人的差距,完全不在可控範圍之內。一不小心就照醜,是常有的事。
但除此之外,我們覺得照片裏的自己變醜,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學現象——凍臉效應(Frozen Face Effect)。
就好比有一段視頻,我們通常會覺得視頻中的人比截圖出來的樣子更好看。
提出這一效應的心理學家 Robert B. Post,就和他的同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來驗證這一效應:
他們準備了一些 2 秒鐘的視頻,以及從這些視頻中截圖出來的 1200 幀靜態圖,然後讓實驗參與者打分評價視頻或截圖中的 20 個人有多好看。
結果是——即使是同一張臉,視頻當中的得分也比截圖中要高。
▲圖片來源:The frozen face effect:why static photographs may not do you justice.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見到明星真人,就會覺得眼前一亮,比照片裏好看太多。
所以,下次當你看到相親對象的照片,先別急着拒絕,見個面,説不定有驚喜。
我們真實的顏值其實是……
説了這麼多,鏡子裏的自己不是我們真實的樣子,照片裏的自己不如真人好看……我們是否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模樣了呢?
答案很扎心——是的。
不過,有兩個辦法或許能讓我們判斷出自己的真實顏值。
辦法一:讓別人給你拍視頻
鏡子、照片都不靠譜,想要排除臉部不對稱性和靜態圖像的影響,那就……拍視頻吧。
而且一定要讓別人幫忙拍,這樣能最大程度避免鏡頭拍攝導致臉部畸變的影響。
辦法二:將自己在鏡子當中的顏值打個折
從原理上講,即使相機再怎麼厲害,別人看到的我們,其實更接近我們在鏡子當中看到的自己。雖然左右臉不對稱,但我們看慣了鏡子裏的自己,別人也看慣了現實當中的我們。
不過,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顏值。
芝加哥大學的 Nicholas Epley,通過人工合成將志願者的照片變得更有魅力 / 魅力更低,然後讓志願者挑出認為符合自己真實長相的照片。
結果大部分人都挑了那些高魅力的照片。
所以,傳説“把鏡子裏自己的顏值減去 30% 就是你的真實顏值”,這句話雖然不準確,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説到底,我們知道兩個結論就好:
你的顏值比你在鏡子當中看到的自己,稍稍差那麼一點點;
但你比照片當中的樣子要好看多了!
所以,即使照片當中的自己不太好看,也不必在意。畢竟眼見為實,照片不能代表啥。
至於有些人,連拍照都好看得不行,要麼是用了美顏相機,要麼,就是真 · 高顏值無疑了。
來源|晶報APP綜合科普中國、丁香醫生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