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舊小區改造既要重“面子”更重“裏子”,專家建議出台施工條例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嶽致呈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2021年濟南兩會上,濟南市承諾高標準開工4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改造面積不低於600萬平方米。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如何減少居民的煩惱,把民生工程辦成民心工程,各地改造經驗提供了必要的參考。

推行“菜單式”改造

“圓桌協商”解決問題

濟南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始於2015年,至今已6年,共改造老舊小區3618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6.28萬户。濟南市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15年至2019年,重點是改善居住環境,解決老舊小區髒亂差的問題。第二階段從2020年至2025年,改造重點由“面子”轉向“裏子”,由“基礎環境整治”轉向“補齊水電氣暖、民生服務設施等短板”。

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區曾是典型的開放式老舊社區,基礎設施條件較差。今年3月,西區社區開始進行城市更新項目。經過近半年改造,如今社區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道路乾淨整潔,居民樓外立面粉刷一新,樓下新建了充電車棚,困擾居民多年的地下管道堵塞、線纜雜亂等頑固問題也都得到了解決。西區社區成了天橋區城市更新的樣板小區。

南村街道西區社區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後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瞭解到,在改造開始前,南村街道和社區幹部會逐户走訪調研,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建議。按照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改造的必改和選改內容,推行“菜單式”改造,由居民“看菜單點菜”,視居民意願,量身定製。同時,將問題前置於項目改造之前,通過“圓桌協商”解決問題。

田象霞的微信中建了十多個溝通羣,以確保居民反映的問題及時傳達給施工方。

在西區社區黨委書記田象霞的微信中,至少有10個羣是用來幫居民傳達意見建議的。既有和街道領導、社區書記、網格長的溝通羣,也有和總包方、監理的溝通羣,還有社區內部針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溝通羣,以確保居民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傳達給施工方。

“老舊小區改造,除了要有完善的推進機制,還需要每一方都承擔起相應責任,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真心地聽取居民一些誠懇的建議。我們做的每項工作,都是充分徵求民意後做的。”田象霞表示。

市中區興濟河小區裏設置了老舊小區改造設計徵求意見箱。

在徵集民意方面,市中區也做了一些探索。據市中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老舊小區改造期間,他們在每個街道辦事處和每個社區都配置了一對設計師和工程師,並開發了一款線上小程序,在即將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居民樓下張貼二維碼,只有本單元居民才能掃碼提改造意見和要求。而在線下,設計師和工程師也會主動到居民家裏詢問小區改造的意見。

讓居民擔任

施工質量“監督員”

2020年3月,山東省政府出台了《山東省深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在確保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基礎上,力爭基本完成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今年年初,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佈了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名單,確定濟南、棗莊、煙台、濰坊、濟寧、日照、德州、聊城、濱州9市為2021年度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

泰安市岱嶽區永安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前,召開為民協商專題會不下10次,20多位居民代表和區房管中心、街道社區等工作人員,對小區改造提升各抒己見。“老舊小區改造,不徵求意見的不開工,不為民協商的不施工,讓羣眾形成最大公約數。”同時,岱嶽區還創新機制,讓社區居民擔任施工質量“監督員”。短短几個月,20多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日照市老舊小區改造遵循“一小區一策”的原則,充分徵求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再拿設計方案,讓居民充分參與“家”的建設。截至目前,日照市14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全部完成建設手續辦理並進場開工。

威海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積極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機制。2021年,乳山市按照“4+N”模式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6億元,成為山東省第一個以老舊小區改造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行融資的項目,乳山市老舊小區改造經驗獲住建部推廣。

建立居民議事機制

通過“約談工作室”解決問題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有機更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根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64萬個,佔年度目標任務的67.5%。與此同時,各地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在北京,老舊小區改造實施“六治七補三規範”。改造項目是“菜單式”的,分為樓本體、小區公共區域和小區治理三大類,每類又按照基礎類和自選類細分,菜單中的改造內容共有三十多項。老舊小區是否改造由小區居委會、業委會或物管會在徵求居民意願基礎上,向街道申請,而改造的項目也由居民協商確定。

在杭州拱墅區和睦新村,改造之初就建起了“和睦議事港”的居民議事機制,老舊小區怎麼改,都是居民在“和睦議事港”議出來的。這種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改造模式,把“要我改”變成了“我要改”,既充分徵集了民意,也提高了居民的參與積極性。

老舊小區改造要以人為本

專家建議出台施工條例統一規範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牽涉面廣,是一項綜合、細緻、複雜的系統工程,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這需要在推進工程時,做到“內外兼修”,使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既好看更好住,同時在改造期間還要儘量做到不擾民。

針對老舊小區改造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是一個長期工程,涉及人多,涉及面廣,改造中出現種種問題,説明老舊小區改造缺乏統一規範,所以要依靠法治,出台相應的施工條例,依法改造,依法推進,有法可循。

同時,老舊小區改造必須堅持民主原則,以人為本。“改造小區就是為了廣大市民安居樂業,如果施工過程中不知道市民的所需、所願、所盼和建議,那就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王忠武説,老舊小區改造是一個大工程,必須暢通溝通渠道,讓居民知情理解,讓居民能夠説話,訴求得到滿足,意願得到表達,呼聲得到尊重,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主體,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好。

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既要整體設計先行,設計結果要直觀易懂,一張藍圖繪到底,便於社區百姓參與,又要編制好“菜單式”整體改造目錄與價格清單,方便居民“點菜”,讓老百姓瞭解並積極參與小區設計改造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