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這次疫情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而“網上祭祀”正趕上了好時候。但我們也需要看到,網絡祭掃的“一夜成名”除了背後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殯葬服務企業,更離不開國家的倡導與利好政策的扶持。以前的禁忌話題變得可以在媒體前公開討論,而組織葬禮活動、代客祭掃、網上祭祀……正逐漸成為一個普通的服務行業,開始進入更廣闊的服務市場。
最早見諸互聯網的“網絡祭奠”新聞,發生於2003年,當時北方交通大學的萬名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了“網上祭英烈,共築中華魂”的主題活動。隨後,各地網上祭祀活動層出不羣,逐漸形成一股小趨勢,可遠未成為主流。直至今天,由於地皮價格的逐年上漲以及各地早期建設的墓地“爆滿”,再加持疫情的原因,2022年的清明,網絡祭奠風靡一時,成為了當下最受歡迎的祭奠方式。
根據民政部今年清明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進行網絡祭掃的羣眾高達2156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近192%。而在該行業知名的網上祭祀平台—思念堂發佈的“2022年清明網上祭奠大數據”顯示,其平台累計訪問量同比去年增長近5倍,增幅達495%。其公佈的自家境外用户分佈圖中,我們也看到,網上祭祀已經成為大量旅居海外的華人同胞的剛性需求。
此外,思念堂全面而強大的功能也是吸引這些用户的一大亮點。“網上紀念堂”,不僅可以免費創建,還可上傳逝者的生平、照片以及留下追思的寄語。花樣繁多的祭奠供品也可以讓用户隨意挑選。其次,平台還支持創建“家族祠堂”、“網上靈堂”等,滿足用户線下所需的全部儀式。
如今,大部分國人已經能積極並且熟練使用手機服務軟件,相信可以對如思念堂之類的網上祭祀平台的便利性、速度以及可用性作出一個準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