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大棒”已成自己鐐銬,美國該和加徵關税説再見了
新華社記者王亞宏、於佳欣
日前,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140餘名議員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致聯名信,呼籲擴大對中國輸美商品的加徵關税豁免範圍,以幫助美國企業從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等風險中復甦。越來越多美國人意識到連續對華加徵高關税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國新一屆政府就任以來,在對待盟友、處理氣候變化等方面對前任政策做出調整,但在對華經貿方面卻沿襲舊例,繼續揮動關税大棒,讓貿易爭端又持續了一年。不過,這一年裏中美兩國間的經貿聯繫不但沒有像一些美國政客鼓譟的那樣“脱鈎”,相互依存反而加深。去年,中國對美貿易額同比增長近三成達到755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歷史和現實其實都在提醒美國政府:美國不要再抱着“加徵關税”這個已成自身鐐銬的所謂“大棒”不放了,應順應歷史潮流儘快讓中美經貿交流重回正軌。
應該看到,美國繼續加徵高關税,不利於美國。受美國消費者在大流行病期間大量購買消費性電子產品、健身器材和其他主要由中國製造的商品推動,近年來中美貿易持續走高。但由於關税大幅提升,美國消費者不得不掏更多錢購買各類必需品。對華加徵的關税都被轉嫁到了美國消費者身上,成為套住美國人民的枷鎖,成為限制美國發展的鐐銬,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就曾表示,關税對美國經濟沒有幫助,“關税是對消費者收的税。”去年12月,美國物價創近40年來最大漲幅。在通脹持續居高不下、生活成本接連上升的形勢下,取消加徵關税符合美國消費者的根本利益。
更應該看到,美國繼續加徵高關税,雖也不利於中國但影響正越來越有限。加徵關税、經貿施壓,讓不少中國企業從中感受到了切實的壓力,但中國在幾十年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世界工廠”的地位難以撼動。“中國製造”價格有優勢,質量有保證,供給能穩定……憑藉種種特質,中國生產的商品贏得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青睞。中國外貿穩中提質,取消高關税這道人為設置的羈縻後,中國的生產能給中美兩國公司和民眾帶來更多機會和實惠。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繼續加徵高關税,不利於世界。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世界三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也超過一半。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健康良好的經貿關係影響世界。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面對新冠病毒變體的“新威脅”以及不斷加劇的通脹、債務和收入不平等,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全球增長如果後繼乏力,更需要大國展示責任和擔當,攜手互助、拉動增長,共渡難關。
既然加徵關税讓多方受損,那是誰從高關税中受益呢?答案是一小部分美國政客和利益集團。從經貿的角度看,美國對中國加徵高關税等一系列措施並沒有取得他們想要的效果。美國挑起貿易爭端以來,沒多少美國企業遷返本土,更沒有打擊到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國的貿易規模在全球的佔比反而達到歷史峯值。取消對中國加徵關税目前在美國已經不是一個經貿議題,而是一個內部的政治議題和社會議題。當前美國政府把處置國內種種問題不力的責任歸咎於外部因素,把對華貿易當作一個轉移壓力的政治話題。美國政府既要為今年的中期選舉積攢政治籌碼,又要為應對新冠疫情的失敗尋找替罪羊,因此抱住對華經貿話題緊緊不放,不惜讓美國民眾和全球經濟付出更大代價。
中美雙方發展經貿關係的訴求是互利共贏。雖然美國政府用關税築起壁壘,但擋不住真實需求的流向。美國國內不斷有聲音呼籲政府恢復與中國談判並取消關税。美國税務基金會發表分析文章認為,額外關税為美國製造業平添了高達80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負面影響。正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所説,特別是在當前通脹形勢下,取消加徵關税符合中美兩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根本利益,有利於世界經濟恢復。
中美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打壓難以阻斷中美兩國相互依存的經貿往來,合作中謀取雙贏乃至全球共贏是順應趨勢的必然之選,美國是時候放下自己製造的歷史包袱取消加徵關税,給貿易爭端畫上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