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出去散步,偶然之間看到了這樣的一件事:一個孩子看起來大概3歲的年紀,在路邊撿起了一根被別人丟掉的棒棒糖,然後直接放進嘴裏吃;一旁的孩子媽媽看到了立刻上來讓孩子拿掉,孩子卻不肯,情急之下,那位媽媽竟然舉起手來要打孩子。
看到媽媽生氣了,孩子明顯有些害怕,但是也沒有躲避的意思,任由媽媽打着自己。見到孩子沒有反應,媽媽更是生氣,被旁邊路過的幾個人攔住才罷休,生氣地看着孩子説:“真笨!要打你也不知道躲!看着就來氣。”
一般孩子知道自己要被打到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逃跑,或者尋找其他人的庇護;一些機靈一點的孩子會説些好話,讓家長消氣,藉此逃避懲罰;還有一種孩子,就是面對父母的巴掌,並不會去躲避。明知道要捱打還不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孩子明知道要捱打,為什麼不跑?
1. 過於害怕
有些人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在自己受到驚嚇的時候,明明想要快些逃跑,但是跑得卻反而很慢,有的時候甚至沒法離開原地。這種情況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會遇到,因為這是屬於人體的一種正常反應:在遇到十分危險的情況時,人會因為極度害怕而出現凍結反應。在一些紀錄片裏面看到羊、馬被猛獸捕食的時候,有時候第一反應也是原地不動,而不是立刻逃跑。
這屬於一種人體保護機制,是身體自己做出的判斷:此時的逃跑帶來的後果比現在遭遇的危險還要嚴重,因此做出的表現。所以,如果孩子不跑,很可能是因為太害怕父母的體罰,或者擔心自己逃跑會讓父母進行更加嚴厲的懲罰。
2. 反抗表現
孩子2歲以後就會逐漸形成自我意識,也開始逐漸有反抗精神了。一行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遇到父母要打自己的時候,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沒錯,很有可能會一時賭氣,認為“要打就打”,反而表現得根本就不害怕,藉此來向父母表示抗議。
3. 逃跑無效
很多孩子本來是想要逃跑的,但是他們通常之前可能會有一些不好的經歷,比如自己逃跑以後被父母抓到了,反而被打得更慘、接受了更嚴峻的懲罰。這會讓他們更加懼怕,相比之下,倒不如現在老老實實地捱打,總好過逃跑被抓到以後的懲罰。
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認為打孩子可以教育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好。但是實際上,現在很多父母打孩子只是在藉着孩子的一點小錯釋放自己平日積累下來的怨氣與情緒,作為發泄的出口,還美名其曰“為了孩子好”。
父母打孩子不是目的,讓孩子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有句老話叫做,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一定要有底線,而底線的形成跟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關係,家長們平時教導孩子的時候,並不是讓孩子怕你,而是敬畏你。
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註定會犯很多錯誤,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能説説球過去了,但有的錯誤,一生只允許孩子犯一次,而家長適當的懲罰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三觀,逐漸學會遵守規則。
體罰並非是教育的辦法,父母應該反思自己平日的行為,是否過於激烈了。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建議父母先自己排解一下情緒、找個地方一個人冷靜下來,然後再來面對孩子,不要把自己不順心的事情歸結到孩子身上,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