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華態度轉冷,決定抑中捧印,發生啥了?

特朗普政府將貿易逆差視為最大的“敵人”,於是除了和中國大打出手貿易戰外,美國和跨大西洋盟友們也處的相當不愉快,原因很簡單,美國和100多個國家都存在貿易逆差,特朗普想扭住這一局面,就必然會傷害盟友利益,也是因此過去幾年歐洲的主要經濟體德國就十分不待見特朗普政府,兩國的關係因此遇冷並不讓人意外。
德國對華態度轉冷,決定抑中捧印,發生啥了?

德國態度轉變,開始看好印度
但現在情況不同,過去幾年和中國打得火熱的德國現在似乎有意做出變化,有美國白宮換人的原因,當然這和地緣政治的變化也不無關係。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主張強化盟友關係,迴歸國際組織,對此跨大西洋盟友們十分滿意,可以預見之後美歐關係將更進一步,至少不會像特朗普政府時期一樣糟糕,這對於包括德國在內的美盟友來説自然是好事。
默克爾並非不待見美國,而是不待見特朗普這個商人總統,現在美國政府重回建制派掌控,美歐關係將得到修復,德國開始重新衡量外部關係也是必然。
德國對華態度轉冷,決定抑中捧印,發生啥了?

印度是地緣政治競爭中的受益者
最近德國以及歐盟在多個場合都提到了貿易多元化,在一些領域減少對華依賴,此外德國等歐洲大國都有意加強在印太地區的佈局,這顯然不是在對中國釋放友好信號。另一邊,德國也有意強化和印度之間的關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的盟友就包括印度,隨着印太的重要性開始顯現,德國示好印度的意圖顯而易見。
印度自詡亞洲大國,在經濟、軍事等多領域都在和中國較勁,在政治上,印度也是親美親西方的國家,作為全球經濟前十的國家之一,印度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需求市場有待開發,目前印度的勞動力成本也有優勢,德國積極向印度示好一方面可以通過印度市場獲得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為其強化在印太的影響力做準備。
德國對華態度轉冷,決定抑中捧印,發生啥了?

日前東盟十國以及中日韓澳新剛簽署了RCEO區域經濟協定,而印度則沒有參與其中,眼看印度沒有和亞洲其他國家“抱團”,德國更有向印度示好的可能。捧印抑中符合西方國家的戰略目標,德國雖然和中國有諸多貿易上的合作,但作為西方陣營中的重要力量,德國不介意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印度是當前地緣政治下的受益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9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國對華態度轉冷,決定抑中捧印,發生啥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