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滕豪斯被無罪釋放後,美國多地爆發抗議遊行(圖源:美聯社)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1月21日報道,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莎縣巡迴法院就凱爾·裏滕豪斯案作出無罪裁決後,全美多地爆發抗議活動。美國總統拜登11月20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判決令包括他本人在內的許多美國人感到憤怒和擔憂。”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則公開支持裏滕豪斯,他只是在為自己辯護,如果這不是自衞,那就什麼都不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2日刊文稱,裏滕豪斯案正成為“美國在槍支、犯罪和抗議等方面極度分裂的新象徵”。
“是時候質疑美國的法律了”
2020年8月23日,美國威斯康辛州基諾沙縣警察在街頭槍擊非洲裔男子布萊克,造成布萊克腰部以下癱瘓。此事隨即在當地和全美多地引發持續的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8月25日,當時年僅17歲的裏滕豪斯攜帶步槍從伊利諾伊州前往基諾沙縣,自稱是為了“支持警察的執法和維護當地治安”。
現場視頻畫面顯示,裏滕豪斯在抗議活動現場被幾名示威者追趕,其中一人向他揮舞滑板,裏滕豪斯倒地後向人羣開槍掃射。事後警方證明,當晚裏滕豪斯用軍用半自動步槍造成兩人死亡,一人受重傷。不過當時裏滕豪斯並未被逮捕,他隨後返回伊利諾伊的家中。隨着槍殺事件在社交媒體上發酵,裏滕豪斯最終被當地警方逮捕,並被指控五項重罪,包括一級故意謀殺。
庭審以來,裏滕豪斯一直以“正當防衞”抗辯。在經歷了長達兩週的審判後,11月20日,陪審團認定裏滕豪斯的“正當防衞”成立,裏滕豪斯被無罪釋放。CNN援引法律專家的話指出,根據威斯康星州的法律,只有正當防衞的一方被認定為“主動挑起事端”,正當防衞才會被認定為無效,控方需要舉證正當防衞一方主動挑起爭端。然而,當地檢方未能拿出足夠證明表明裏滕豪斯在開槍擊殺2人和打傷另一人前是“主動挑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前聯邦檢察官詹妮弗·羅傑斯在題為《裏滕豪斯案判決後,是時候質疑美國的法律了》的專欄文章中指出,裏滕豪斯“無罪釋放的關鍵”在於“美國的司法系統總是有利於被告”的“程序正義”。
“美國司法種族主義的標誌”
在法律問題外,這一案件也被許多人視為“美國司法種族主義的標誌”。美聯社11月22日報道稱,約有1000人在芝加哥市中心遊行,標語上寫着“停止白人至上主義”“抗議種族不公正制度”。抗議者表示,“如果裏滕豪斯是黑人男孩或男人,判決就會完全不同。”
這樣的憤怒並非空穴來風。裏滕豪斯被判無罪後,一張對比圖刷屏社交媒體。除了裏滕豪斯,這張對比圖的另一名主角是同為17歲的非裔少年特拉伊馮·馬丁。據《衞報》報道,2012年2月,馬丁從便利店回家,他手拿彩虹糖,邊走路邊聽音樂,然而卻被28歲的白人齊默曼跟蹤追殺,齊默曼以“自衞”抗辯,最終齊默曼被陪審團裁定無罪。《洛杉磯時報》評論稱,“審判已經被種族主義的味道所玷污。”
英國天空新聞網站21日引用國際特赦組織的美國執行董事保羅·奧布萊恩的話稱,美國的刑事司法系統是建立在白人至上主義和種族主義之上的。《衞報》11月21日報道,明尼蘇達州正義聯盟主席麥克萊倫呼籲“更多的法律專業人士站出來發聲”,因為這反映了法律系統性地偏向白人被告,“這不是美國司法系統應有的樣子”。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稱,“這次無罪釋放是這個國家一股經久不衰的力量——白人對黑人的敵意——取得一連串法律勝利中的最新一場。”
耶魯大學美國曆史教授弗雷德裏克·道格拉斯曾在著作《種族與團聚:美國記憶中的內戰》一書中分析了美國的“分裂基因”,奴隸制和內戰就像美國曆史上那條“沉睡的巨龍”,為當下美國社會的分裂埋下了伏筆。儘管美國曆史上有多次民權運動,但美國社會法律史學家勞倫斯在其著作《美國法律史》中稱,“無論從經濟、還是社會和文化上,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的鴻溝並沒有通過任何方式消除,偏見根深蒂固。”
“美國反對美國”
裏滕豪斯案宣判後,美國社會尖鋭的左右對立再度上演。
一些右翼政治人物堅持裏滕豪斯在騷亂中開槍是自衞行為。保守派對判決感到欣慰,他們將裏滕豪斯視為“愛國者”,認為他當時是在阻止猖獗的罪行、行使第二修正案所賦予的權利持槍自衞。據美媒報道,社交媒體上至少有三名共和黨眾議員爭先恐後為裏滕豪斯提供實習機會,盛讚他為“青年英雄”。
而位於政治光譜左翼的政客們則紛紛表達了對判決的失望。眾議員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呼籲對判決進行聯邦審查。他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當人們參與第一修正案保護的抗議活動時,司法不能容忍武裝人員越過州界尋找麻煩。”美國槍支管制組織和民權活動人士警告稱,“此案可能會使美國人隨意執行自己的意志,導致無政府的狀態並威脅第一修正案中的抗議權。”
事實上,裏滕豪斯案件也只是美國社會日益分裂的一個縮影。誠如《衞報》指出的那樣,美國人不僅在政治上兩極分化,在政府職能、投票權、女性生育權、氣候變化等問題上也存在重大分歧。英國天空新聞網站21日稱,“美國反對美國,這是美國分裂狀態的寫照”。(文/老度)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