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把專偷貨車燃油的小偷稱為“油耗子”,這些人往往從幾個人演變成羣體出沒,甚至幾分鐘就能抽走大貨車的一整箱油。緬甸人則把無證私採石油的人稱為“油耗子”,從早期無人管理到如今多項立法,仍然無法阻止“油耗子”羣體愈發壯大。
2019年緬甸能源部公佈:目前無證私採石油者已超過十萬,主要集中在馬圭省三大油區。現如今談及緬甸,多數人想到的是緬甸玉和翡翠,或是以廉價著稱的緬甸木材,以至於人們忘了緬甸早在聯邦成立時就宣佈不再進口石油,因為產油量足夠保障自身所需(2001年恢復進口,原因是進口價比生產價還低)。
實際上,緬甸開採並出口石油的歷史比大部分石油國家還要早上百年,英國殖民者在1795年就已經發現緬甸仁安羌鎮區域有大量石油,且開採難度低到不用大型機械、只要挖地三米就能輕鬆出油。
1853年,緬甸出口的第一桶石油在馬圭省碼頭裝船銷往英國倫敦,從此揭開緬甸石油出口國的征程。然而,彼時的緬甸仍處於英國殖民管轄期,殖民者們沒有那麼多人力精力去管理石油開採,因此聯合了幾個緬甸部落,將馬圭省採油區分片交給部落開採,再低價出口到英國。
緬甸獨立後,這些已私採百多年的油區多數都被收回,唯獨馬圭省保留了三大私人油區,由三個持有殖民期石油開採授權的大家族掌控,其中人數最多、油井最密的就是仁安羌鎮。
仁安羌原本無名亦無人定居,蒲甘王朝時為打通曼德勒至仰光的水運線,將幾條河流銜接成伊洛瓦底江,蒲甘至馬圭省流域東岸皆為仁安羌地界,因發現大量石油而取緬語“油河”命名,音譯而成仁安羌。
地質學家深入勘測後得知,仁安羌由南至北長約9公里區域,其地下3米至1200米皆有豐富的石油儲量,使得人口不到10萬的仁安羌,石油工人及其家屬就佔了八成以上,名副其實的“石油城”。
從馬圭省驅車前往仁安羌僅需一個小時,抵達後轉南岔路即可抵達私採區,沿途所見都是私採油井林立。也有遊客選擇坐船逆流而上,早期是歐美攝影師最青睞的拍攝線路之一,但隨着石油開採油污遍野,伊洛瓦底江也早已失去拍攝意義。
由於緬甸朋友沒説清楚,費了一番周折才找到提前約好的採訪對象,在仁安羌已經11年的周哥。周哥是第一批來緬甸採油的中國人,最早受僱於三大家族之一,專門維護採油設備,攢了點錢乾脆自己也投了一口油井。
早期確實收入頗高,但隨着採油的人越來越多,設備越來越先進,周哥的油井一直挖到800多米才能保證日均一桶油的開採量,而這一桶油的收購價僅1萬緬元,合人民幣才52元。
在2001年開放石油進口前,緬甸絕大部分私採油井都依靠人力上油,當時的油井數量沒那麼多,油價相對現在要高30%-50%,大部分油井每天都能上油3-5桶,而且隨便挖個幾十上百米就能出油。
但開放進口後,緬甸石油價格一路狂跌,本土原油利潤被大幅壓縮,而人力成本卻逐年增加,使得緬甸“油耗子”開始聯合集資購買先進設備擴大產量。
和其他私採油井小老闆一樣,周哥目前的處境只能算勉強度日,真正有利潤的是“油耗子團伙”,他們只要支付少量租金就能從三大家族手中租來大片土地,按月包下挖井機器直接挖到1000米以下,買來器械即可現場招工進行開採,平均一口油井的成本僅需950萬緬元,也就是5萬人民幣。
周哥經常自嘲是“小耗子”,在動輒上百口油井、幾百個工人的“大耗子”面前,他只能拾起最早的手藝活,兼職老本行做起了維修工。
在採油區轉了一大圈,發現當地工人基本都有自己的小油井,卻不得不為更大的油井老闆打工,直到一個老人告訴我才明白,無證採油業實際就是一個大江湖的縮影。
從石油儲層來説,地下石油與地下水一樣處在實時流動中,而大油井的深度和上油量都遠遠超過小油井,使得小油井的出油量逐年降低。然而,“小耗子”們面對這種現象卻不敢言語,只能以兼職為大油井打工來補貼收入。
每天晚上日落前,200公里外的實皆省煉油廠貨車會過來收購原油,這個煉油廠是緬甸所有私採油井唯一指定收購商。在周哥形容中,早期的緬甸政府也打擊過石油私採,但十多年後發現“油耗子”根本滅不掉,於是乾脆默許無證私採石油,由指定收購商進行提煉,期間僅收取每桶5000緬元的“運輸費”,目前總從業人數在十萬人以上。
在仁安羌私採石油的大部分人都是男性,其中不少男性把妻兒老小都帶到油井邊居住,一些家庭主婦從50多公里外的馬圭省販來煙酒和生活用品轉賣,這也是仁安羌會變成城鎮的主要原因。
2012年後,緬甸政府發現私採油井區有大量兒童缺乏教育條件,因此在仁安羌設了一座臨時學校,聘請老師為兒童提供教育。有趣的是,這個看書的老師實際也是採油工之一,對他而言,真正的收入來源是採油,教書反倒成為兼職了。
如果説工作不分貴賤,別人也沒有資格去評價緬甸石油私採行為的話,那我唯一擔心的是採油區的污染,可以説到了刻不容緩急需規範的程度了。
作為行走過百來個國家的旅遊作者,仁安羌是唯一一個令我渾身上下都很不自在的地方,從空氣到地面,從所見到所聞,沒有一處能讓我感到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