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作為海軍強國的標誌之一,是大國不可或缺的海上裝備。英國作為昔日的海上強國,曾擁有規模不小的航母編隊,雖然英國有過一段時間的航母空缺期,但是得益於英國造船業的積累,尤其是對航母技術的積累,英國在進入新世紀以後打造了兩艘常規動力航母。採用了雙艦島,全電推進技術,可以説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比較先進的常規動力航母。航空母艦的魅力在於作戰火力、攜帶裝備、編隊實力,而最直觀的就是航母的體型,大就是美,航母完美詮釋了這一點。
看這個畫面,可能你看到了一艘拖船,和旁邊的一處建築物,但是你可能忽略了屋頂上露出來的一個黑色物體——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遠程警戒雷達。龐然大物就隱藏在建築物之後,但是從這個畫面就能感受到海上巨無霸的“冰山一角”帶來的震撼了。
隨着拖船緩緩移動,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甲板開始“浮出”水面,海上巨無霸完美詮釋了浪未至而氣先凝的感受。旁邊的建築物在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面前也開始顯得微不足道。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從吃水線到艦島最高點有近45米的高度,這顯然不是一個三層樓能夠比的。
隨着艦艏慢慢佔據畫面更多的區域,航母的體型之大被釋放出來。在海上水面艦艇領域,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艦種,大意味着可以承載更多的艦載機,更多的艦員,更多的物資,也代表了更強的戰鬥力。所以,美國縱使有了無人匹敵的尼米茲級航母后,依然追求更先進的航母福特級。這就是航母帶來的吸引力——遠程作戰,移動的堡壘,移動的海上機動基地,移動的空軍基地。
航母光大還不行,對於一個海上強國而言,兩艘航母是打低的。必須時刻保證一艘航母能夠具備作戰能力,那麼必須有一艘作為備用,畢竟航母也需要大修,大修期間誰來承擔遠洋訓練、巡航?尤其是像美國這種全球性海軍,兩艘完全不夠用,10艘輪換起來都吃力。
航空母艦這種“大傢伙”跑的沒有飛機快,更沒有導彈快。在具有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的時代,為何各大國依然沒有停止對航母的追求?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退一步,既然有了洲際導彈,何必要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相比戰略轟炸機和彈道導彈,有持續性的衝突地干預能力,而且具備預警、偵察、火力打擊為一體的聯合作戰體系。戰轟出擊,雖然能夠帶來對主要軍事目標的毀傷,但是對於區域持續威懾,接近性打擊能力不能和航母編隊相提並論。尤其是在對中東國家打擊上,美軍航母的優勢更為明顯。航母在沒有遠程反艦導彈威脅的情況下,只需要在距離目標幾百公里外的地方就已經很安全。可以實現對干預地區低成本、高密度、長時間的軍事威懾,這就是航母影響力。
説到開頭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遠程預警雷達,這和咱們還有點關係,因為在建造時吊裝該雷達的龍門吊,就是從中國進口的。這也彰顯了,中國在建造大型艦船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年,中國海軍進步有目共睹,中國製造不斷走向世界,尤其是在重型機械領域,也是中國製造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