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動汽車市場領跑全球
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打破紀錄,其中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最為亮眼,中國在世界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更加穩固。專業機構認為,雖然發展電動汽車是大勢所趨,但要保證可持續性還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國電動汽車之所以實現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前瞻性的政策引導,以及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扶持,取得了明顯的先發優勢。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打破紀錄,並且於2022年一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採取的積極扶持政策。統計顯示,去年相關補貼和激勵公共資金約為300億美元,同比翻了一番。
這其中,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最為亮眼,去年銷量增長了2倍,達到330萬輛,佔全球銷量的半壁江山。中國在世界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更加穩固。
其他電動汽車大國則窮追不捨。歐洲去年銷量增長了65%,達到230萬輛;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一倍多,達到63萬輛。2022年一季度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與2021年一季度相比,中國電動汽車銷售額增長了一倍以上,美國增長60%,歐洲增長25%。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即便受到疫情衝擊,全球電動汽車仍然保持強勁增長,而且主要汽車市場在今年還將實現大幅增長,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IEA的研究數據也印證了這個判斷:與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翻了一番,達到660萬輛的年度新紀錄;去年全球電動汽車平均每週銷售量超過12萬輛,相當於10年前全年的銷售額。總體上看,2021年全球汽車銷量的近10%是電動汽車,該數字是2019年的4倍。目前上路的電動汽車總數約為1650萬輛,是2018年的3倍。今年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200萬輛,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75%。
IEA認為,雖然發展電動汽車是大勢所趨,但要保證可持續性還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日益堅定,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諾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步淘汰內燃機,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電氣化目標。與此同時,世界主要汽車製造商先行一步,紛紛加大投資轉型,爭取早日實現電氣化,爭奪更大市場份額。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球新推出的電動汽車車型數量是2015年的5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動汽車車型數量約為450種。層出不窮的新車型也大大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中國電動汽車快速發展主要是依靠前瞻性的政策引導,以及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扶持,因而取得了明顯的先發優勢。相比之下,其他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電動汽車發展仍然落後。除了政策原因之外,一方面,缺乏中國強大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缺乏中國市場特有的、完整的、較低成本的產業鏈。居高不下的車價讓很多消費者難以負擔得起新車型。比如在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電動汽車銷量佔總體汽車市場不到0.5%。
不過,電動汽車市場前途依然可期。去年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電動汽車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如果相關投資和政策到位,預計未來幾年內就會迎來新的發展轉折。
展望2030年,IEA認為,世界電動汽車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在堅持當前氣候政策的前提下,電動汽車將佔全球汽車銷量的30%以上,達到2億輛。此外,全球電動汽車充電用電市場規模預計也將迎來鉅額增長。
不過,還是有許多困難和障礙需要克服。現有的和計劃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更無法適應未來龐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城市電網配電管理也是問題。到2030年,數字電網技術和智能充電將是電動汽車從應對電網整合挑戰轉變為把握電網管理機遇的關鍵。這當然離不開技術創新。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世界各地爭相發展電動汽車和清潔技術產業的大背景下,關鍵礦產和金屬變得越來越稀缺。比如電池供應鏈就面臨很大的挑戰。受俄烏衝突影響,鈷、鋰、鎳等原材料價格飆升。今年5月份鋰價格比去年年初高出7倍以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和歐盟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汽車電池的自主生產和研發力度,以減少對東亞電池供應鏈依賴的原因所在。
無論如何,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都將充滿活力,也是最受歡迎的投資樂土。 (翁東輝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