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爸是奇葩》觀眾需要接地氣生活劇
2017-08-24
中國台州網
【國劇觀察】
國產電視劇的製作者常常有種錯覺,認為觀眾都愛看大場面大製作,劇情裏恨不得每分鐘都來個“神轉折”。事實上,一段認真描寫的家庭場景,平淡卻質樸的“小確幸”、“小確喪”都能帶來驚喜。在玩壞了無數IP之後,導演編劇們,要不先踏踏實實來幾部《我的老爸是奇葩》這樣的生活劇?
嚴厲的高中教師父親、温柔的護士母親、叛逆的學霸女兒、復讀多年的兒子……正在北京衞視熱播的電視劇《我的老爸是奇葩》描繪的正是這樣一個乍看有些像成長版《家有兒女》的家庭。與近幾年在劇作圈大熱的“虎媽貓爸”配置不同,《我的老爸是奇葩》塑造了一個説一不二的老爸形象,老戲骨韓童生將這位嚴厲又固執,一言不合就能講出一番大道理的人民教師老爸常寶童表演得入木三分。這位老爸在劇中與兒女的“相愛相殺”,讓劇外的觀眾們勾起了不少對“嚴父”的共鳴。
雖然老話常説“子不教,父之過”,然而在近幾年的生活劇中,唱白臉的卻總是媽媽,老爸成了那個好説話的、通融和善的紅臉。不管是《虎媽貓爸》,還是《小別離》,趙薇、海清們飾演的母親為了孩子的教育衝鋒在前,佟大為、黃磊們扮演的爸爸則穩坐大後方,還賺了不少來自兒女的親暱。
這種與傳統“慈母多敗兒”思維相逆的情景的發生,自然是源自於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在《爸爸去哪兒》第一季首播時,就有過一場關於“父愛缺失”的全民大討論,在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中,教育壓力被過多地放在了母親的肩膀上。而隨着全面二胎時代的到來,這樣的壓力只能是愈演愈烈。如今《爸爸去哪兒5》已經開始錄製,生活中多數忙碌的父親們卻也依然在家外忙碌着。從這一點上來説,《我的老爸是奇葩》中,一手承包了子女教育的獨裁爸爸形象,雖然奇葩,但也不失為一種對父親的召喚表達。
奇葩爸爸常寶童不僅管孩子,而且他把一雙明明已經是成年人的兒女當成了小孩子管。兒子不愛念書,復讀去,復讀了還考砸那就再復讀;女兒要談戀愛要當明星,不行,就是不行。這位爸爸估摸着能和《摔跤吧!爸爸》裏的馬哈維亞(阿米爾·汗飾)惺惺相惜——當然,後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性別環境的特殊性和電視劇《我的老爸是奇葩》裏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
職業是高中老師的常寶童還特別好為人師,把所有人都當學生來管,最終發展成了管天管地管空氣的性子。不僅要求自家孩子嚴格遵循老爸設計的路線成長,連陌生人家的孩子,他也照管不誤。老派人或許會讚一聲“熱心腸”,然而,在年輕人看來,這樣的性子實在不合時宜得很。於是當傳統與時尚互相碰撞,這位嚴厲頑固過了頭的父親,便成了“奇葩”。
走過了躁動的青春期的觀眾,特別是那些自己也為人父母的,很容易對劇裏的爸爸表示理解——雖然手段是極端了點,但害怕子女誤入歧途確實也是人之常情。但在豆瓣、視頻網站的評論區,年輕的觀眾們多多少少還是會對這位奇葩老爸表示異議。原因除了不同代際間年齡和閲歷的差別,更多地也展示了一種親子關係的轉變。80後認為帶着慈祥的嚴父在95、00後的眼中,成了人人喊打的小怪獸。而隨着電視劇的播放,奇葩老爸因對兒女的真摯情感和演員的精湛演技漸漸有了自己的年輕粉絲。戲內的奇葩爸爸終將理解寬容、理解和平等,才能真正贏得兒女的尊重;戲外的觀眾也通過接受這樣一個因為不合時宜而顯得有些奇葩的父親,看到更多的父親們對家庭的深沉愛意。
國產電視劇的製作者們總有一種錯覺,認為觀眾都愛看大場面大製作,劇情裏恨不得每分鐘都來個“神轉折”。然而事實上,一段認真描寫的家庭場景,一個貼近生活的創意想法,甚至是平淡卻質樸的幾處“小確幸”、“小確喪”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在玩壞了無數IP之後,導演編劇們,要不咱先踏踏實實來幾部生活劇,好不好?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