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考古”的一小步 中國考古的一大步
據中國文物報:聽考古人在線上彙報重大考古發現,看學者專家之間高手過招般的提問切磋,網友們的問題還會被選中得到彙報人和評委的現場解答……特殊時期順勢而為,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第一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在線上舉行,並在全網直播。因為直播,公眾可以全程觀看這一年一度全國最高水平的考古成果彙報會;因為直播,他們第一次享受了與彙報人和評委一樣的“觀看權限”;因為直播,他們第一次有了和頂尖學者提問互動的機會;還是因為直播,第一次數千萬網民在線觀看,超過3億人次在微博等新媒體平台交流互動……這麼多個“第一次”,構成了“假期雲考古”——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線上終評會所帶來的空前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力,也讓廣大網友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和考古工作的魅力,成為“五一”期間文化活動的新亮點。
“假期雲考古”已過去兩週。將終評會在線上舉行,將考古成果向大眾直播,這種舉辦形式,其傳播效果如何,公眾如何看待,今後又應如何探索,確實值得我們回顧、總結和思考。
變”與“不變”的挑戰與體驗
比爾·蓋茨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不遇。本來今年是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創辦30週年,主辦方是打算好好組織終評環節的一系列活動的。但面對突如其來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疫情,辦與不辦,何時辦和如何辦成為了困擾主辦方的頭等難題。4月20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主持召開局長辦公會,決定終評會以網絡會議的形式舉行並通過新媒體客户端直播,時間定在“五一小長假”,利用每天下午的黃金時間檔。由此確定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30年來第一次線上會議 直播的“假期雲考古”的全新形式。
線上會議不難,但將線上會議在新媒體客户端全程直播就不容易了。除了要考慮直播形式和要解決的技術保障,還有對直播效果的預期。連續5天,關注者會不會有審美疲勞?畢竟是小長假,能有多少人會騰出時間每天觀看?這樣一個專業性極強的學術會議,對網友的吸引力能有多大?一系列問題需要考慮和解決。
會議形式雖然變了,但對終評會的高標準要求沒有變,對評選的學術性和科學性的堅持沒有變。遵循這個原則,線上終評會的方案几易其稿。4月27日,距線上終評會開幕還有三天,宋新潮副局長再次主持召開局長辦公會,經過審慎考慮,改變了原先設想的在央視開設直播間,由央視主持人和直播間嘉賓引導會議流程的直播形式,改為在中國文物報社會議室,按照原定會議程序,開實實在在的終評會。
這個調整是明確了本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線上終評會的性質,這不是一場為直播效果而經過加工的節目,它就是一場學術會議的真實呈現!通過全網直播,充分詮釋評選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和透明度。同時,為了增強互動性和網友的參與感,改變了提問環節只能評委提問的設置,增加了網友提問。
時間緊,任務重,而且是第一次。
國家文物局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4月29日,宋新潮副局長親臨中國文物報社指導檢查籌備工作,5月1日至5日每天都到報社,主持在會議室的現場終評會。文物保護與考古司、政策法規司的領導也都到場指導。報社全力支持。報社精幹辦會團隊在短短三天內,迅速與央視新聞直播團隊、騰訊會議技術支持團隊確定場地、硬件設備、網絡環境、直播流程,與各直播平台對接宣傳方案,準備推送文案和物料,對不會使用會議軟件的參會代表和評委進行技術輔導……千頭萬緒,緊張而又有序。
與此同時,以往線下會議該有的會務準備工作一樣也沒少,評選活動辦公室保質保量地製作了會議冊,提前發給評委並分享到網上和全體網友共享。按時間節點,各媒體平台有條不紊地推送項目文圖和短視頻、終評會宣傳短片進行宣傳預熱。全網推流直播主要由央視新聞客户端及央視新聞所屬的微博、頭條、抖音、快手、b站、百度百家平台賬號和騰訊微視、新華雲直播負責,中國文物報社所屬各平台賬號配合。
新的工作內容帶來全新的工作體驗。4月29日,國家文物局相關領導親臨報社指導檢查籌備工作,報社領導班子全體到場坐鎮。評選活動辦公室與央視直播和騰訊會議的技術人員連續三天在報社調試設備,組織項目彙報人和評委多次線上演練,熟悉網上會議操作和會議流程。技術團隊臨時學習直播導播技術,練習鏡頭切換。
直播時,“直播室”工作人員精神高度集中,與各方密切配合。報社的會議室畢竟不是專業演播室,網絡環境也不理想,為了保證直播的聲音效果,會議現場必須保持安靜,不能大聲説話,大家都用耳語、手勢和寫紙條進行交流。現場工作人員與央視新聞直播團隊時時通過耳麥聯繫,確保生成的直播流無雜音,順暢傳輸回央視。最為忙碌的當屬答疑互動時間,每當網上會議室有人發言時,騰訊會議的工程師在會務人員的幫助下,迅速在滿屏的小窗口中找到發言人圖像,立刻切換大屏畫面,報社會務人員同時還要及時將發言人的名字傳給央視直播團隊,於是網友們才能看到畫面的迅速切換和講話人姓名字幕的及時出現。
傳播力和影響力的空前收穫
不同以往的會議形式和傳播方式帶來了不同以往的空前傳播力和影響力。直播首日,下午3點半至晚上6點,閲讀量就已經過億——中國文物報社第一個單日過億傳播就這樣誕生了!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感慨“沒想到會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這是迄今最為成功的公共考古活動!”
直播首日,僅央視新聞客户端及多平台賬號、騰訊微視、新華雲直播三家的在線觀看量就接近500萬,第二天突破600萬。儘管期間有“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登珠峯等熱點事件的直播,但終評會的每日在線觀看量一直保持在500萬以上,許多沒來得及看直播的選擇回看,也有意猶未盡回看學習的。截至5月7日中午,總觀看量超過了4000萬。
與千萬級的觀看量所匹配的是以微博話題、頭條專題為代表的億級閲讀量。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話題在直播期間、結果揭曉後持續發酵,閲讀量和互動量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0日中午,僅國家文物局微博“中國文博”的閲讀量已突破9000萬,今日頭條接近7000萬,央視新聞微博主持的三個話題突破7000萬,陝視新聞突破7000萬,中國之聲380多萬。總閲讀量超過3億。此外,5月5日結果公佈後,“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中新社等多家中央媒體紛紛報道。人民日報以《2019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帶來新認知 形成新學問》、光明日報以《二〇一九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雲上”揭曉》、中國青年報以《2019十大考古新發現“挖”了啥》為題大篇幅和整版報道了結果。
除了中文報道外,中國日報以《Top 10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fer cultural food for thought》為題,向世界傳達了中國2019年的重要考古發現。中國日報和環球時報英文版還在推特上向世界進行介紹。臉書上的China Culture、Beautiful China、Discover China、Beijing Review等賬號也在第一時間發佈了相關英文信息。
創刊於1948年的聯合國教科文《信使》雜誌,從考古與世界遺產的角度向世界分享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的20個項目;德國考古研究院的官方網站以英文、德文兩種文字詳細介紹了榮獲此次“十大”的項目。
地方媒體也不甘示弱,直播期間,紛紛“認領”自家遺址,馬不停蹄地開展了各有側重的報道。儘管浙江義烏橋頭遺址遺憾落選,但《錢江晚報》新聞客户端《“考古界奧斯卡”首次雲直播,26萬觀眾被8000年前的“浙江人”圈粉 》一文卻拔得頭籌,首日直播剛剛結束,文章便在朋友圈刷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也連連讚歎“我們的專業記者就是快!”
評選結果公佈後,各“家鄉媒體”毫不吝嗇地通通留出頭版。陝西日報在頭版刊登《陝西兩項入選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我省26項考古項目入選歷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兩篇文章,山西日報、山西晚報、湖北日報、大河報在頭版的顯著位置分別刊登了《絳縣西吳壁遺址入選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隨州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河南上榜全國“考古奧斯卡”,淮陽平糧台城址靠的是什麼》等報道,重視程度堪比同日對“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報道。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佈後,最興奮的莫過於獲評項目的發掘單位和發掘者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參與了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的發掘工作,獨中兩元。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隨即發佈了《北大考古,牛!》推文,文中講述了北大人的田野故事,既有深度、又有温度,還帶着些許的驕傲。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則依舊保持着嚴謹的學院派作風,其推送的《古脊椎所秦嶺漢中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洞穴遺址發掘榮獲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詳述了遺址的發掘始末和收穫。
媒體關注的不僅是公佈的結果,還有對此次活動本身的探討。《人民日報》在5月13日的“人民時評”欄目中刊登了《“雲考古”帶來的文化體驗》評論文章。人民日報評論公號隨後推送。“通過‘雲端’漫步、手指觸行,公眾輕鬆進入到國家級的考古評審現場,走進考古人的世界。這種文化體驗非同凡響……這些年來,我國的公共考古一直在不斷創新發展,特別是考古現場直播、考古文博綜藝節目、關於考古發現的紀錄片、博物館考古類展覽等創新形式不斷出現,成為大眾文化生活中有滋有味的記憶。‘雲考古’開創性的一小步,促成了考古文博經由網絡滿足公眾文化需求的一大步,考古人把一個原本屬於業界的聚會,變成了與大眾共享的活動。”評論如是説。
“雲考古”的一小步 中國考古的一大步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活動已經舉辦了整整三十年。這項活動已經從最初單純的學術活動,變成一年一度中國考古學界的學術交流平台和麪向社會大眾的行業宣傳平台,成長為我國考古學界乃至整個文化遺產領域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小行業承擔大責任,中國考古不僅要在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深化中華文明研究中擔當主角,還應承擔彰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任以及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鑑的支柱力量。
當今的互聯網時代,直播、短視頻等多種傳播形式層出不窮,深受年輕人追捧。直播平台的互動性和即時性,滿足了人們希望共同參與、互動交流的願望。此次“雲考古”,一直被人們認為居於象牙塔內的小眾的考古學能與時下潮流結合,把遺址發掘者和學術大家請入直播平台,説明考古正在以全新的、更具親和力的姿態,融入當下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考古人獨具特色的演繹,講述考古背後的故事,增進人們對考古的瞭解,減少對考古的誤解。能夠隔着屏幕和考古人面對面,廣大網民和考古愛好者在讚歎其思考問題高深和觀察視角敏鋭時,往往有“恍然大悟”之感,發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贊。也為有這種近距離接觸專家的機會而倍感珍惜。由此可以看出,因為疫情緣故改在線上舉行並全網直播的“雲考古”,實實在在地更加適應了時代的潮流和公眾的需求,也為考古工作如何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提供了啓示。
新的傳播形式讓考古火熱“出圈”,走進大眾生活。在網友直呼“第一次在微博上看直播,竟然是這種高端局”“雲考古是個好點子,普及了文化、拓寬了視野”“這種直播太有文化內涵了,好喜歡”等眾多留言中,我們也意識到“考古 直播”不僅為共享科學考古發掘成果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時也優化了直播、短視頻平台的內容,為網絡世界帶來了一股濃厚的學術熱流,也為豐富公眾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新的思路。
公眾考古,應該是提高下的普及還是普及下的提高,是傳遞和引導還是迎合?
縱觀此次終評會的五場直播,無論是發掘者彙報還是評委提問,他們堅持用科學的態度解讀考古發現,沒有為迎合網友對考古的獵奇心態而出現絲毫泛娛樂化的傾向。讓科學嚴謹、學術第一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以網絡直播這種大眾樂於接受的普及方式呈現,以適當的形式吸引網民關注,是一種循循善誘,“由簡入難”的巧妙做法。更是在保持嚴肅的學術前提下,極大提高中國考古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一次新嘗試。
對於考古人而言,網絡直播也不失為一個抒發內心聲音的平台。此次終評會的評委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先生在直播中“情不自禁”地説:“盜墓不應只定義為經濟犯罪,因為它盜走的不僅是文物和歷史資料,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話音剛落,便引得網友拍手稱讚。回看網友們“考古和盜墓不共戴天”“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公共考古真的很有必要”“要讓更多的人樹立文物保護意識”等留言,便是這種共鳴的生動寫照。
此次“雲考古”,這雖然是形式上改變的一小步,但就其產生的空前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以及帶給社會公眾和考古人的全新體驗而言,卻可以稱為中國考古學的一大步。有網友在自媒體上表示:“這次評比採用了新媒體的方式,向更廣泛的公眾展現了考古工作的成果。這個信息傳播的過程,或許比最終的評比結果更重要。”“今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無論是形式還是宣傳、影響,應當算是歷史事件了!”
“雲考古”的驚人傳播數據表明,一個只有2萬從業人員的小行業的學術活動,經過多年的耕耘和經營,今天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已經從一個行業的評選變成了一個成功的IP文化產品,其呈現出的全民參與文化遺產“雲共享”的盛況,也揭示了中國考古及文化遺產“雲上”展示傳播的發展前景。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對網友參與和評論的積極性評價道:“這表明國人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有了更多更高層次的認識!”北京大學教授孫慶偉認為,驚人的數據既真實反映了全國人民對考古學發現和考古事業的空前熱情,也體現了全國人民對考古工作者的希冀與期望。70年前,中國考古學的先驅蘇秉琦先生就呼籲要把考古學建設成人民的事業,70年來,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此次“雲考古”,則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考古事業深厚的人民基礎。積極回應人民的呼聲,努力滿足人民的需求,考古事業必將成為人民的事業。
相關報道:讓考古在“雲端”可見
據中國社會科學網:五一期間,“雲考古”的嶄新形式讓公眾再度見識了考古的魅力。每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首次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在連續5天的時間裏,與廣大網友共同見證了2019年度“十大”考古的誕生過程。據不完全統計,直播觀看總量達2278萬人次,與之相關的話題閲讀量達1.66億人次。
最終,陝西省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台、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Ⅰ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進入“十大”榜單。
2019年是考古“大年”,年度考古發掘項目首次超過1000項,重要發現不斷。從地域上看,河南、江蘇、北京、陝西的項目居多。此次入圍項目在內容上包括了早期人類、文明進程、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等多個重要學術領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每一項考古新發現都深化了我們對一個學術領域的認識,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線索和需要持續關注的研究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將陝西省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稱為“具有國際意義的重大考古項目”。在現代人起源問題上,有走出非洲説和各地區分別起源説。其中,距今10萬—5萬年是非常關鍵的時間段。而疥疙洞遺址正是中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罕見的、保留了距今10萬—1.5 萬年間人類化石和豐富文化遺存的洞穴遺址,地層堆積基本連續,層位關係清楚,出土遺物性質明確。對研究秦嶺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體質特徵、棲居方式、行為方式、石器工業面貌、文化發展演變過程及其環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黑龍江饒河縣小南山遺址發現的連續多時期的文化遺存,跨度達1.5萬餘年,對構建黑龍江下游乃至濱海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意義重大。陳星燦認為,該遺址“填補了地區文化發展的空白”。小南山遺址第一期發現了中國北方最早的陶器,距今1.4萬年,可與俄羅斯、日本列島的早期陶器相聯繫。在遺址的豎穴土坑墓中,發現了距今9000年的玉器,是我國境內迄今為止最早的玉器,從工藝上看,與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玉器有淵源關係。該遺址對認識中國玉器起源問題提供了寶貴材料。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連續9年的系統考古工作表明,作為石峁城址的核心區域,皇城台或已具備了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築,展現了黃土高原上一處神秘王國都邑的極致輝煌。石峁遺址考古成果不斷刷新着學界對中國早期文明的認知高度。“這裏顛覆了我們以往對龍山時代北方文明程度發展的認知。”陳星燦説:“新發現的70處石雕,其主題和藝術風格與後來的二里頭文化綠松石‘龍’‘虎’、商周青銅器的表現形式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顯示了它與中原文化交流的複雜性。”
我國最早的“雙輪車”車轍痕跡、最早的城市“中軸線”佈局、完備的排水系統、完整的黃牛祭祀……6年來的研究進展,讓我們對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這個老遺址充滿期待。遺址內出土的各類遺存,展現了中原龍山文化兼容幷蓄的特質,是新石器時代末期各區域文明間交匯融合的集中體現。黃牛在平糧台城址的大量發現,對研究起源於西亞地區麥作傳統下的黃牛如何融入中原地區傳統的粟黍農業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説:“平糧台地處淮河流域,以往重視程度不夠,但其實這裏連接黃河與長江兩大流域,非常重要。”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首次在中原地區揭示出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大、專業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銅遺址,彌補了從銅礦開採到集中鑄造之間所缺失的冶煉環節,填補了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結合近些年在晉南中條山地區的相關工作和學術界其他成果,可以肯定本地區處於產業上游的採礦、冶銅業,主要為終端鑄造業輸送原料,而下游產業生產的銅禮器和兵器等國之重器,應主要集中在國都及附近地點,從而充分表明了早期王朝國家對此種重要戰略資源及其產業鏈的直接控制。這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與控制、開發、利用銅礦資源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等遺址直觀呈現了自西城驛文化、齊家文化時期至騸馬文化晚期、西漢早期這近2000年間,甘肅西部地區透閃石玉料開採、利用的景象。一系列的證據表明,甘肅地區的透閃石玉料很早就進入甘肅以東及周邊區域。王巍説:“考古人踏破鐵鞋尋覓的馬鬃山徑保爾草場、寒窯子草場和旱峽玉礦遺址,是目前國內可以確定的年代最早的透閃石玉採礦遺址。旱峽玉礦遺址的發現更是大大提前了河西走廊地區玉料進入中原地區的年代。這對揭示早期社會先民的社會組織形態、生產力發展水平、稀有資源的利用與社會複雜化進程等都有重要價值。”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彌補了春秋中期曾國曆史的缺環,構建了中國周代封國中以考古發掘最完整的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構建了江漢地區青銅文化的一個標尺,在曾國乃至兩週考古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出土的近600件青銅禮樂器上的近6000字銘文,反映了極其豐富的曾國及周王朝歷史文化信息。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信立祥説:“這是新世紀考古發現最大的一批春秋時期金文資料。”
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是迄今為止新疆地區發現的唯一一處年代準確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狀況完好、文化特徵鮮明的漢代古遺址。出土的大量漢代典型器物層位關係明確。“石城子遺址當是史書所記的疏勒城,證明漢代對天山南北的絲綢之路進行了實際有效的行政管理。”信立祥説。石城子遺址是漢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轄西域的歷史見證,其考古成果對於闡釋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歷史史實,對於推進“一帶一路”核心區歷史文化建設等,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是首次在青藏高原發現的壁畫墓,而彩繪漆棺也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獨特葬具裝飾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墓葬內設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沒有發現過類似的先例。該墓葬的發現,對於探討古代漢藏文化融合進程和青海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盛況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發現的珍珠冕旒龍鳳獅紋鎏金王冠既有自己的獨特性,也體現了漢藏文化的一體性,豐富了我們對於吐蕃王室的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説。
廣東“南海Ⅰ號”南宋沉船的清理工作自2013年啓動,截至2019 年,共發掘文物近18 萬件,其中瓷器約16 萬件,鐵器凝結物124噸,工作已基本完成。“南海Ⅰ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而又結構完整的水下遺存,其藴藏的信息總量極為龐大。為此,工作人員引入聚落考古理念,將“南海Ⅰ號”作為某一時間節點上高度濃縮的聚落形態,對海洋沉船的埋藏環境、古代貿易活動和海上生活、沉船遺址的海洋生態、古代中外生物交流等進行綜合研究。“這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其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鑑。”劉慶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