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南機場備勤的飛機。
餘磊供圖
湖北省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基地的救援飛機。
田端磊供圖
7月19日上午,雨時斷時續,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指揮人員不時查看全省天氣和汛情,隨時準備派人出發,飛赴險段救援。在54公里外的武漢市漢南機場停機坪上,7架用於應急救援的飛機整裝待發。
4天前,它們當中的3架飛赴陽新縣富河上空執行拋投任務,而這是湖北省首次使用大型直升機空投封堵潰口。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負責人介紹,2019年,投資15億元的國家區域(華中)應急救援中心,選址落户武漢,並將依託漢南通航機場,重點擔負洪澇災害救援等任務。此次救援是湖北省首次實戰化使用大型直升機空投封堵潰口,也是湖北省“水陸空”立體化應急搶險救援的重要嘗試。
“武漢直升機”飛堵陽新潰口
“米-26,米-26,我是指揮員。”
“請指示。”
“注意高度,投放石料時下降速度不要太快,地面環境複雜,注意安全。”
“收到,明白。”
7月15日,陽新縣防指向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求援,緊急封堵富河干流率洲管理區葵賽湖潰口。省應急管理廳從漢南機場調派3架直升機趕赴現場。
16日,3架飛機先後到達潰口上空。作為領隊,朱學忠乘坐其中的“小松鼠”直升機,指揮一同趕來的米-26和米-171直升機輪流拋投石料。在地面,潰口兩端有大型機械配合一起拋石固腳。
不到3個小時,兩架直升機先後起飛20多個架次,投裝石料近百噸,潰口迅速縮小。17日17時58分,備受關注的陽新縣富河葵賽湖下垸潰口成功封堵。
據瞭解,省應急廳在漢南機場常備2架應急救援直升機(M-171,AW109)、3架固定翼飛機。應急部在武當山機場常備1架應急救援直升機(M-8)。7月1日至9月30日,為應對汛情,應急部增派2架應急救援直升機(AS-350、M-26)在漢南機場駐勤。其中,米-26直升機是全球仍在服役最重、最大的直升機,機身長42米,最大起飛重量56噸,可一次吊掛15噸載荷。
根據汛情,省廳還專門制定了4條航線進行汛期巡堤救援工作,有險情及時上報。
上萬物資從“武漢庫”支援八方
據瞭解,入汛以來,中央救災物資武漢儲備庫先後12批次向省內省外調運5萬多件物資,除了7架應急救援的飛機隨時待命外,湖北省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基地百餘套防汛設備,200人次專業力量隨時待命。
7月17日,武漢庫接到向安徽調運物資的指令後,緊急將所需物資裝車、發車。1小時內5000件物資裝車完成,僅7小時,救災物資就送到省外。
位於武漢東西湖新溝的中央救災物資武漢儲備庫,是存放中央和湖北省救災物資的主要倉庫。目前,該庫存有棉衣被、單衣褲、睡袋等省級救災物資15個品種576292件套,中央救災物資15個品種47780件套。
5月1日至7月19日,湖北多地遭遇洪澇災害,武漢庫不斷接到向各地緊急調運救災物資指令。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先後12批次向武漢、宜昌、黃石、荊州、黃岡、咸寧、仙桃調撥救災帳篷2100頂、衣被5.41萬件(牀)、摺疊牀8000張、救生衣95箱。向江西、安徽兩個省共調運10000件毛巾被。
湖北省還在十堰、宜昌、荊州等易發生災害的市(州),建立7個省級救災物資區域儲備庫及64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點,形成以中央救災物資武漢儲備庫為龍頭、市縣救災物資儲備庫為補充的省、市、縣、鄉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
專業應急團隊基地整裝待發
7月8日11時30分,黃梅縣考田河堤岸發生漫溢險情。位於武漢市江夏區的湖北省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基地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電話通知,基地主任李貴平等6人攜帶兩套救援裝備於下午2時趕到現場展開偵測工作;半小時後,救援三大隊194人攜帶29套救援裝備從駐地出發,於當天下午5時30分趕到救災現場,展開堤壩脱坡、管湧、滲漏等險情處置,經過3個半小時的連續奮戰,完成搶險任務。
快速反應和專業應對的背後,與救援力量訓練有素、裝備專業分不開。據瞭解,2019年12月5日,湖北省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基地在中國安能集團武漢分公司掛牌成立,發揮中國安能在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和應急救援搶險方面的專業優勢,打造全省重大自然災害工程救援綜合保障平台、應急救援技術研發中心、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基地、防災減災科普基地,滿足湖北重大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需要。
在省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基地,佔地近400畝的訓練場上,配備有直升機停機坪及防汛抗洪搶險類裝備100餘台套,可以進行推、挖、填等各種搶險基礎科目專業訓練。入汛前,為了有效應對多種環境下的救援,為備戰汛期做足準備,200餘常備救援力量在此進行多科目專業訓練,成為了此次華中地區應急救援的一支生力軍。
李慧紫 周怡 田端磊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