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早就發生了破裂,只是父母沒意識到,甚至繼續火上澆油。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親子關係是血緣上最親近的關係,是家庭網中的核心部分,關係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着孩子的性格、心理、情商等多方面的發展,對幼兒的成長有着重要意義,可是礙於種種原因,有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親子關係愈發變得糟糕,這是為什麼呢?
據北京一項抽樣調查稱,有56.28%的孩子在選擇對待父母態度時,勾選了極度反感或痛恨,僅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父母,數據對比明顯的背後,是親子關係變差的一種直接表現。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相信諸多父母在看到自家孩子對自身的態度評價後,都會疑惑不解,甚至心寒,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娃,卻痛恨自己,難不成養了個“白羊狼”?明明好吃好喝供着,怎麼最終成了恨呢?
其實,根源問題不是出在物質層面,而是娃的精神層面得不到滿足。簡而言之就是説,您在生活上對待孩子無微不至,卻在情感上一毛不拔,忽視娃的內心真實需求,而對孩子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
有些父母總是將自己自以為是的好強加給子女,以過來人的經驗自居,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絲毫不顧及娃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久而久之,讓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成為桎梏的枷鎖,導致親子關係一度惡化。
從表面來看,孩子聽從父母的話是温順乖巧,其實,他們內心感受到的卻是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不被尊重和理解,甚至看到父母恨鐵不成鋼的模樣,逼迫自己去服從,但是一旦超出承受壓力和心理底線,孩子就會爆發,從內心開始疏遠父母。
有人説,親子關係的好壞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直接體現,關鍵點在於家長角色定位是否正確,那麼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加劇惡化“親子關係”呢?
1、掌控孩子
不少父母喜歡以愛的名義掌控孩子的人生,殊不知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孩子正如風箏,父母手中的線拽得越緊,孩子越想要掙脱,只有時松時緊,孩子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約有30~40%的家庭屬於干涉型,過分干預孩子的個體發展,可能導致孩子內心焦慮不安,甚至進入青春期後出現逆反心理和行為。
2、嘲諷、挖苦以及懷疑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啊?”“你到底行不行啊?”“這是你自己做的嗎……”父母的嘲諷、挖苦、不信任只會傷孩子的心,讓娃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久而久之,親子溝通的橋樑崩塌。
3、缺少甚至不陪伴孩子
如今多數父母總是以忙為藉口,忽視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要麼就做“隱形父母”,讓娃成為“留守兒童”,孩子與父母缺少溝通交流,親子關係會越來越淡,有的父母答應陪孩子, 卻一次次食言,等到失望攢夠了,孩子也就不想親近父母了。
只養不教容易導致孩子冷漠消極、孤獨自閉、人際關係敏感,對家庭和社會產生敵對心理,甚至誘發青少年犯罪問題。
4、過度溺愛孩子
溺愛只會毀了孩子,甚至養出“白眼狼”,當孩子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時,甚至反過來憎恨父母教得不好。據統計,溺愛型家庭約佔70~80%,尤其是如今的“421家庭”,四個老人、兩個父母共愛一個孩子,容易養成娃任性自私、不懂禮貌、不懂得關心別人等不良性格。
有人説,好的親子關係是決定孩子一生的底層密碼,想要建立良好的關係,必須要和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當成朋友,做到相互尊重、理解。
一段健康且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有分寸、有距離感的,是親而不密、孝而不順,是看似隨意卻又彼此在意,是我理解你的不容易,你也成全我的自由任性。
也就是説在孩子年幼時,父母應當給予孩子足夠的親密感和安全感,等到孩子長大時,適時學着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愛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納和尊重,父母和孩子註定在人生中有一次短暫的“分離”。
或許情感這東西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北大才女趙婕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特別欽佩一種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感,在娃長大後又得體的退出。”
總而言之,作為父母,既不能讓孩子的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其在成年時感到窒息,親子關係的最佳狀態是親密無間又適當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