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中,俄羅斯突然成為主要的外交角色。
週二,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主持俄羅斯-印度-中國(RIC)三邊外交部長會議,這將是俄羅斯外交事務部長傑生卡爾(S Jaishankar)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過視頻會議相互面對面的一個機會。6月17日,傑生卡爾和中國國務委員王就6月15日的邊境衝突進行了一次憤怒的電話交談。在那次衝突中,20名印度士兵喪生。
週三,莫斯科將接待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魏鳳和將出席6月24日的勝利日閲兵式,印度和中國的行軍分隊也將出席。
雖然這些都是部長級的接觸,但印度和俄羅斯通過外交渠道至少進行了兩次接觸。
本月初,在6月6日中印之間的中將級會談之前,俄羅斯外交大臣哈什·瓦爾德漢·什林格拉“向”俄羅斯大使尼古拉·庫戴舍夫彙報了有關實際控制線(LAC)局勢的“最新動態” 。
6月15日印中軍隊在加爾萬山谷發生衝突後,印度駐俄羅斯大使瓦爾馬17日與俄羅斯副外長莫古洛夫舉行會談。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兩位官員討論了地區安全問題,包括中印在喜馬拉雅山邊界實際控制線的事態發展。”印度政府沒有就此發表聲明。
儘管印度和中國一直在進行對話,但與莫斯科的接觸值得關注。
眾所周知,俄羅斯和中國在過去幾年中發展了關係。莫斯科-北京軸線至關重要,特別是因為華盛頓近幾個月來一直與中國對峙。
新德里認為,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莫斯科和北京的態度已經使它們更加接近。
在冷戰後,經濟關係已成為中俄關系的“新戰略基礎”。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亞洲投資者。中國視俄羅斯為原材料大國和日益增長的消費品市場。
在2014年通過嚴厲制裁併入克里米亞之後,西方對俄羅斯的態度使莫斯科離中國更近了。而就印度而言,印度一直認為是西方推動了俄羅斯更加緊密地擁抱北京。
近年來形成了中俄準聯盟,這有可能是由於華盛頓的反華言論,油價暴跌以及俄羅斯對中國消費的依賴性日益增強。
但是,北京和莫斯科並不總是能夠彼此贊同。中國不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從正式意義上説,莫斯科對北京在南中國海的主張持中立立場。
印度與俄羅斯有着七十年的歷史淵源。
雖然這種關係在某些領域有所發展,在另一些領域則有所萎縮,但戰略伙伴關係的最重要支柱是國防領域。
儘管新德里有意識地使其從其他國家採購使產品多樣化,但其國防裝備的大部分來自俄羅斯。據估計,印度供應的60%至70%來自俄羅斯,而新德里需要俄羅斯國防工業定期可靠地供應備件。實際上,莫迪總理只與中國和俄羅斯兩國領導人舉行了非正式首腦會議。
印度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不僅是出於選擇,而且是出於必要,與俄羅斯進行了接觸,因為它認為莫斯科具有影響力,可以塑造和改變北京在邊界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在邊界緊張的這個時候,國防部長辛格將與俄羅斯高級軍官和政府討論供應和購買新的防禦系統,例如S-400導彈防禦系統。
2017年多克拉姆危機期間,駐北京的俄羅斯外交官是少數得到中國政府彙報的人之一。當時,這件事還是保密的。
儘管俄羅斯在1962年戰爭期間的立場並沒有特別支持印度,但新德里在1971年戰爭期間對莫斯科的支持感到安慰。
當被問及討論印中緊張關係的可能性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上週表示:“議程不涉及討論一個國家與另一個以這種形式存在的成員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問題。”
關於加爾萬事件,莫斯科上週作出了非常謹慎的回應。6月17日,俄羅斯大使庫達謝夫發推文説:“我們歡迎旨在使實控線局勢緩和的所有步驟,包括兩個國家之間的對話,並保持樂觀。” 他曾説:“ RIC的存在是無可爭辯的現實,已牢牢地固定在世界地圖上。至於三邊合作的現階段,沒有跡象表明它可能被凍結。”
據俄羅斯新聞社塔斯社報道,總統府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説,克里姆林宮對中印邊界上的軍方之間的衝突感到關切,但相信兩國可以自行解決這一衝突。
“當然,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中印邊界發生的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報告,”佩斯科夫説。“但我們認為,兩國有能力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將來發生這種情況,並確保該地區具有可預測性和穩定,這對兩國來説是一個安全的地區,首先是中國和印度。”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強調,中國和印度是俄羅斯的親密夥伴和盟友,並且“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建立了非常密切和互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