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某平台邀請筆者回答一個問題,題目為“抗戰時期,最受我軍歡迎的武器是什麼?”
若要在武器上非要加個“最”字的話,就有些難答了,男人對待武器跟美人一樣,用的順手才叫最好。
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我軍的裝備在東方戰場上相對日本而言,無疑是處於劣勢的,武器老舊問題先放在一邊,生產能力低下導致大量武器需要進口,而進口來的“萬國造”又不能做到人手一支,正規軍還好一些,雜牌軍就別提了。因此從最初的“老套筒”(原始漢陽造),到改進後的“漢陽造”,到相對精良的“中正式”等等,總之,能用的武器全部用上,雖然老舊一些,起碼比沒有強。(圖為二戰時期日本單兵裝備,三八式步槍,刺刀,南部十四式手槍)
筆者查過一些關於二戰時期的資料,在受歡迎的武器方面,日本的三八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毛瑟96C手槍、木柄手榴彈等都是戰士們非常喜歡的武器,當然,捷克式輕機槍並不是任何士兵都能操作,操作這種機槍要提前經過訓練,抗日神劇中演的那種打沒了子彈隨便撿起槍就可以熟練操作的畫面純粹是故事需要,這種畫面還出現在經典遊戲《榮譽勳章》和《使命召喚》中,不管什麼國家的武器,也不管手槍、步槍、衝鋒槍還是重機槍、火箭炮等等武器,撿起來就可以用,要真這樣,抗戰就不用打八年了。(下圖為裝備三八式步槍的日軍下級士兵)
三八式步槍為何受歡迎的呢?無非是便捷好用,而且做工精良,筆者當年在某一線城市的軍事博物館中親自操作過這種槍,當然沒有子彈供我射擊用,雖然歷經這麼多年,但依舊良好,只要有子彈,上膛就可以發射。聽使用過這種槍的一位老人説過,當年他距離一顆大柳樹大約60米作用,用這三八式步槍開槍射擊大柳樹,竟能將樹打穿,可見其威力。三八式之所以受到戰士們青睞,是因為這是常規性武器,手槍只有長官才能配備,而機槍需有專門的機槍手操作,普通戰士手中能有一杆好槍,便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下圖為兩名士兵在操作捷克式輕機槍)
正是因為三八式步槍的故障率低,做工精良,射擊精準等優點受到喜愛。不要總説三八式不如漢陽造的威力大,那都是瞎説,首先在後坐力和射程方面,三八式就佔據優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人家的三八式能打500米,你的漢陽造能打三百米,而雙方戰場距離為400米,那麼請問就算你威力大,有啥用?不要聽信什麼三八式打在身上只有一個小洞,真實威力可以找視頻來看,嚇死你。因此能繳獲一直好的三八式步槍對於一個普通戰士來説,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下圖為日本士兵操作捷克式輕機槍)
另外捷克式借槍(又稱:ZB26式輕型機關槍)也備受青睞,整個二戰期間,在中國戰場上,大約出現過14萬挺捷克式機槍,當然其中有一些是國民征服的軍工廠仿造製作的,但就算是仿造,性能依舊良好。該槍可進行半自動或自動發射,標尺射程為1500米,每分鐘射速可達550發。另外這種槍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彈藥與中正式步槍相同,為7.92×57公釐毛瑟尖彈,除了可以單兵手持靈活作戰外,子彈可以在500尺內擊倒任何目標。這挺機槍在二戰事情發揮很大的作用,槍口之下沒少死日軍和偽軍。不過日本人也採購過捷克式機槍,這要比他們的歪把子好的多。
當然,被德國人“遺棄”的毛瑟96C手槍也備受我軍青睞,這款槍太有名了,當然名字也很多,我們習慣稱其為駁殼槍、盒子炮、大鏡面等等,雙槍李向陽知道不?用的就是這款槍。德國自1895年至1939年,前後共生產了一百多萬支毛瑟96C,在淘汰後大量出口到我國,各地軍閥紛紛採購。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這款可以半自動發射也可以全自動發射的手槍成為抗日主力。可以説這款槍見證了晚清到抗戰勝利的整個過程。(下圖:天津老演員郭振清在老電影《平原游擊隊》中飾演令鬼子聞風喪膽的雙槍李向陽)
至於木柄手榴彈,這個不需要説太多,易操作、威力大、便於攜帶成為主流,經典連續劇《亮劍》第一集就出現了一筐一筐的手榴彈炸鬼子的畫面,那傢伙,老牛X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