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親人是我們最親的人,
親人在我們的人際關係網中是離我們最近的人,他們是我們最值得信賴的人,也是我們遇到困難之後最想去依賴的人。
我們因父母而誕生,父母養育我們,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説父母都是最親近的人,其他親人的存在也會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莫大的幫助。
對於留守兒童來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一方面,沒有他們不會有我們,另一方面,他們也替代了父母來撫養孩子。
對於一個急需用錢的人來説,他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而不是外人。
因此,不僅是父母養育我們,我們所有的親人組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都會給我們提供幫助。所以説,親人是我們最依賴的人,當親人去世後,人們會感到悲痛,既是因情而悲,亦是因理而悲。
但有些人在親人去世後,他們不會哭泣,也不感到悲傷,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一切都可以用
認知失調理論
來解釋。
費斯汀格認為,
當人們的認知成分或者態度與行為之間不一致時,就會產生認知失調,進而產生焦慮感,而此時行為往往已經發生,便只能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使認知達到協調狀態。
除了那些突逢變故的人,一般情況下人的死亡都會經歷一個過程,即從醫院報告病人患上疾病到病人死亡之間的一段時間。
在一開始的時候,人們聽聞親人患上疾病或者絕症會感到非常悲傷和恐懼。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認識到親人的死亡已經不可避免,心理狀態會逐漸從焦慮轉變為接受現實,這類似於臨死前本人的心理變化。
當親人離世後,由於這種結果已經發生,人們便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以緩解內心的悲痛,例如對自己或者他人説“其實死也是一種解脱”“生就意味着死,每個人都會死的”。
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説這種話還只是為了使自己達到認知的協調狀態,但久而久之,這種觀念就逐漸成為了人們的真實態度。
在親人從病危到死亡這一段時間內,其實人們已經飽受折磨,逐漸瞭解到生命的逝去已經不可挽回。
正是由於這一緩衝期的存在,才使得人們有機會調整自己的認知系統,從而表現為親人去世後的不悲傷。
所以那些突逢變故的人往往哭得撕心離肺,就是因為他們突然間感受到巨大的認知不協調。
他們沒有時間調整自己的認知系統,於情於理都沒辦法避免悲傷的情緒爆發。但是一段時間甚至是很多年後,他們也會逐漸從悲傷中走出來。
這也是因為人們試圖保持認知協調的心理傾向,否則人們將會一輩子處於認知失調狀態中,那將會生不如死。
從經驗方面來講,親人去世之後有些人不哭不悲,是因為越哭越想哭。
人們都有這樣一種經驗,即當情緒爆發之後往往收不住,會變得越來越激烈。
例如,當與他人吵架時,如果一開始就能有意識地抑制住自己的憤怒,那麼事情一般不會鬧得很大,但若是一開始就惡語相向、情緒激動,那麼事情就會愈演愈烈,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同理,當人們遭遇不幸想哭的時候,如果一開始就能憑藉堅強的意志力和頑強的內心壓抑住內心的情感,阻止眼淚的流出,那麼最終就不會體驗到最消極的情緒。
但如果一開始就放任自己的眼淚,肆無忌憚地嚎啕大哭,那麼人們就會感到越哭越傷心,越哭越想哭,恨不得一股腦兒把所有的委屈都發泄出來。
詹姆斯和蘭格提出了外周情緒理論,他們認為,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情緒,是因為知覺到了自身的生理變化,即外部刺激→生理反應→情緒產生。
換句話説,我們不是因為悲傷才哭泣,而是因為哭泣才會感到悲傷。
當遭遇不幸的時候人們越哭越想哭,正是因為人們知覺到自身的生理變化,從而產生悲傷的情緒,而這種悲傷的情緒又進一步促使人們哭泣。
所以有些人之所以不哭,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自己哭泣,就會感到悲傷,他們討厭悲傷,也悲傷夠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ehavior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