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生命之舟”

對孫同磊而言,做公益既是一種君子之為,也是一種生命的信仰。

2015年,他籌建日照方舟救援隊,從兩條繩索起家,帶領一幫志同道合的隊友,開啓了公益救援之路。他帶隊跋山涉水,不懼嚴寒酷暑,無私奉獻,只為給生者以希望,給逝者以尊嚴。

他就是那個駕駛生命方舟的“擺渡人”。

擺渡“生命之舟”

2016年4月20日,參與五蓮駝兒山救援後,孫同磊(中)和隊友在一起(資料照片)。

“人活着,就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在北京路靠近市少年宮的沿街商鋪,有一間不起眼的地下室,那裏就是日照市方舟救援隊的隊部。

走進其中,專業的救援設備整齊地碼放在西側的陳列櫃上。裏面最醒目的莫過於一字排開的錦旗,“救援神速 大愛無疆”“搶險救危 真情為民”等榮譽,記錄着那一個個爭分奪秒的生死故事。

孫同磊生前用過的兩根繩索和安全帶,還掛在北面的牆上。那是他創建方舟救援隊時僅有的裝備。

為什麼非要創建這樣一個公益性的救援隊?原來,孫同磊熱愛户外運動,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他親身經歷了種種險境,加之當時户外運動時有意外發生,便想:何不在户外俱樂部的基礎上籌建一個户外救援隊,用專業的技能提高户外運動者的安全保障?

他的想法得到了很多驢友的支持。

“算我一個!”從上大一就跟隨他做户外運動的馬現超第一個報了名。

“也算我一個!”他的戰友李緒國也加入進來。

2015年起,孫同磊和11位户外運動專業人士,聯合籌建了户外運動協會和户外救援隊;2016年9月,日照登山運動協會及協會下設的日照方舟救援隊正式註冊。同年,日照方舟救援隊先後成為壹基金救援聯盟山東總隊日照分隊、中國9958救援平台山東協作平台日照分隊,以專業水準獲得了業內認可。今年5月,日照市方舟救援隊正式獨立。

成立之初,方舟救援隊幾易其址,最後孫同磊索性把父母的一間沿街地下商鋪騰出來,作為隊部。為了方便救援,他又自掏腰包買了一輛二手車,作為救援專用車。後來,又和隊員一起湊錢買了第一條衝鋒舟。

2015年至2016年,正是他確診骨癌後的痛楚時光,但他並未因此退縮。他和隊友説:“我喜歡做公益,這是一種信仰。人活着,就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曾與他共事的東港區人民法院法警厲明濤回憶:“聊天時我問過他,把所有業餘時間都拿來做公益,做義務救援,這到底值不值?他當時就説‘人在為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那是君子之所為’。我聽了非常佩服他。”

在這支救援隊伍裏,既有退役士兵、醫生、律師,也有自由職業者和農民工,他們白天上班,接到任務就出隊救援。在公益救援這條路上,他們秉承着“少説多做、默默奉獻、做好自己”的隊訓,積極參與了全市的防災減災、水上救援、重大活動保障、山地救援、疫情防控、應急安全普及培訓等工作,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具備較高專業化水平的社會化公益救援力量。

“給生者以希望,給逝者以尊嚴!”

2016年4月20日,山勢險峻的五蓮縣駝兒山上,一名來自臨沂的户外運動者不慎墜崖。

上午十一點半,孫同磊接到臨沂閃電救援隊協助通報後,顧不上吃午飯,緊急調度馬現超、惠超、韓成龍、如風4名隊員,攜帶救援裝備,驅車50餘公里,到達現場,與先期到達的消防官兵會合。

看着陡峭突兀的崖面,孫同磊的神色凝重起來:“兩人一組,立即分頭沿着山崖兩側搜尋遇難者!”

當時,他已身患骨癌,在濟南做完手術,尚在恢復期。他沿着山間小路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周圍雜草叢生,亂石遍地,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腳一陣鑽心的痛。他掙扎着站起來,繼續往前走,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經過一番搜尋,一位消防戰士在懸崖的一個平台上找到了墜崖者,因其傷勢較重,已無生命體徵。

經公安部門勘查現場完畢,孫同磊便開始安排屍體善後處理。此處山壁陡峭、路況複雜,無法用擔架抬着下山。通過察看地形,評估現場環境,他很快制定了現場救援處置方案。

“我們要搭建山地繩索滑輪系統,把人用擔架滑下來。先去做‘保護站’!”他在對講機裏指揮着隊員。

4名隊員很快分組行動,他們先是利用附近的兩棵大樹做了“保護站”,然後把安全繩的一端固定在樹上,另一端系在擔架上。隨着繩索的移動,負責護送擔架的隊員沿着懸崖一側緩慢下滑。

“慢一點放!注意保持平衡!注意自身安全!”

孫同磊站在山下接應的人羣裏,盯着緩緩下滑的擔架,心懸到了嗓子眼。直到擔架和救援隊友順利下山,遇難者被殯儀館的車拉走,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人這一輩子都有遇到難處的時候,我們幫上一把,付出一點,就能給生者以希望,給逝者以尊嚴。這是一份善舉!”他曾這樣説過。

“我們是公益救援,不會拿羣眾一針一線!”

“緊急備勤!一位50多歲的男性村民,昨晚在五蓮縣洪凝街道金盆溝水庫游泳時溺水失蹤,立即到隊部集合!”2018年7月16日,上午10點左右,接到救援通知的孫同磊在羣裏下達指令。

集結隊員,清點裝備,開上救援車,一路疾馳,11點左右,孫同磊帶領胡長紅、惠超、韓波濤、徐英勝4名隊員來到金盆溝水庫的事發現場。

一下車,孫同磊就向親屬瞭解情況,經過問詢,他得知遇難者落水點距離岸邊有七八米遠。但這片水庫兩面環山,水域既寬且深,最深的地方接近20米,且水是流動的,這無疑給救援增加了難度。

“行動要快準穩!一分鐘也不能耽誤!”他説。

穿上救生衣,拿上老仔鈎和水下聲吶生命探測儀,駕駛衝鋒舟,隊員韓波濤和惠超箭一般來到落水點附近,展開救援行動。

韓波濤把探頭放到水中,隨着船體的移動,他仔細觀察着顯示屏上的水下結構圖,再根據水下成像一點點搜索遇難者。一旦遇到疑似點,惠超就用老仔鈎小心翼翼地往下試探。

一分鐘,兩分鐘,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近乎凝固。

“把舟放慢一點!”

“把鈎子抬一抬!”

站在岸邊的孫同磊時刻關注着隊員們的一舉一動。

大多數情況下,溺亡者要麼沉在水底,要麼浮在水面。但孫同磊轉念一想,遇難者也有可能就在水中央漂浮!“把鈎子往中間抬一抬!把落水的中間區域重新搜索一遍!”

烈日炙烤着水面。根據水下聲吶反饋的疑似點,惠超屏息凝神,用老仔鈎一點點地排查打撈。

“找到了!找到了!”11點40分,用時十五分鐘,溺水遇難者被發現。

打撈上岸後,逝者家屬王紹海連連表示感謝:“真是辛苦你們了,大中午頭的,留下來吃口飯吧。”

“不用了,你們快處理後事吧。”孫同磊説。

隊員們收拾裝備,收隊撤離。

事後,王紹海帶着一面錦旗來到隊部,硬要留下3000元錢表示謝意。孫同磊斷然謝絕:“你的心意我心領了,但我們是公益救援,不會拿羣眾一針一線!”

至今,那面“公益救援 無私奉獻”的錦旗還掛在隊部的牆上。

截至目前,方舟救援隊共完成水域救援42次、山地救援3次、急救培訓55場,為日照國際馬拉松比賽、五蓮山全國登山越野賽等大型賽事提供醫療保障57次。2019年,因在防抗颱風“利奇馬”中的突出表現,日照市方舟救援隊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表彰為“防災救災青年突擊隊”。(記者宋慶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71 字。

轉載請註明: 擺渡“生命之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