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蓋世汽車網】;
上半年召回322萬輛 | 電動車自燃召回不足一成,燃油泵故障或擴大召回範圍
隨着國內汽車保有量的激增,因車輛安全隱患所造成的召回呈持續上升的趨勢。蓋世汽車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佈的召回公告統計,從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國內汽車市場共發起67批次召回通告,涉及41個品牌共計322.14萬輛缺陷汽車被召回,同比上漲16.73%。聚焦到6月份,共有68.33萬輛缺陷車輛被召回,同比激增1321.74%,環比下降17.38%。
整體來看,受1月春節、2月疫情影響,整體召回工作往後順延,直至4月達到一個巔峯,隨後緩慢回落。
整體召回結構依然以燃油、乘用車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純電動車型在過去半年中累計召回1.48萬輛缺陷車輛,其中因動力電池存起火隱患宣佈召回的缺陷車輛達7,247輛,佔比不足一半,且全部集中在6月份。
分品牌來看,6月的奔馳、5月的本田、4月的奧迪,三者累計召回數量達197.83萬輛,占上半年召回總量的61.41%。正是基於三者召回數量的帶動,德系及日系品牌在上半年佔比超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奔馳在今年上半年共發起了11起召回,共計召回72.83萬輛缺陷車輛,所涉及車型從上市不足1個月的北京奔馳GLB,到14年前生產的因天窗與天窗框粘合問題展開召回的2千餘輛進口版C級、CLK級、CLS級以及進口/合資版E級。若細究召回原因,裝配失誤或是其最大缺陷。
中國自主品牌在過去半年中召回頻率較低,共展開11批召回,涉及11個品牌累計6.56萬輛缺陷車輛。其中,以奔騰為代表的自主乘用車共計召回6.05萬輛缺陷車輛,較去年同期相比下滑78.42%。
從召回原因來看,燃油系統成今年上半年最大召回故障系統,這其中主要涉及兩類,一是因燃油泵故障牽連的全體日系“淪陷”,另一則是因高壓燃油泵與低壓燃油管結合處滲油導致召回的奔馳汽車。另外,電器設備中因軟件問題涉及召回的車輛總數佔到了上半年召回總數的5.28%,較去年同期提升了2.2個百分點。
召回原因之燃油系統:從葉輪材料到燃油管連接,構成2020上半年最大規模召回
2020年,一則因日本電裝生產的燃油泵故障展開的召回,自美國市場向全球快速蔓延開來,涉及的汽車品牌從豐田到雷克薩斯,再到包括本田、謳歌、馬自達、三菱、斯巴魯在內的大部分日系品牌集體淪陷。截至目前,中國市場中因日本電裝提供的燃油泵故障展開召回的涉及車輛總數已超過128萬輛,且這一數量如無意外還將持續增長。
3月4日,豐田汽車在其修改後的缺陷信息報告中指出,由日本電裝燃油泵是此次召回的主因;
據NHSTA安全召回公告披露,斯巴魯汽車將召回由日本電裝公司美國部門提供的有缺陷的燃油泵,共涉及召回車輛18.82萬輛,未來,這一召回範圍或也將擴大至中國市場;本田汽車亦在6月2日證實,旗下本田和謳歌兩個品牌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140萬輛2018至2020年款中部分存燃油泵故障的車型,這或意味着,本田汽車將在5月召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召回範圍。
同時,就日本電裝透露,這批缺陷燃油泵除出售給日系品牌外,福特汽車亦是這批產品的重要客户之一,儘管截至6月末,福特汽車並未對此發表任何言論,但不排除接下來其會為此展開相關召回。
由於同一個供應商提供的同種汽車零部件接連引發不同車企展開大規模召回行徑,不禁讓人聯想起高田氣囊。高田氣囊召回影響之廣,一方面是因日本高田集團在安全氣囊市場中的寡頭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因其帶來足以致命的嚴重質量缺陷。在這兩點上,由日本電裝所提供的有缺陷的燃油泵與之不遑多讓。由此,仍在不斷擴大召回的“燃油泵”或成為2020年國內最大規模的召回原因。
除燃油泵本身故障外,燃油泵與燃油管連接密封差亦是上半年燃油系統召回的主因之一,且主要集中在奔馳品牌中。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信息來看,今年6月29日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北京奔馳、福建奔馳一同發起了一宗涉及66.99萬輛車的召回。召回公告指出,這部分故障車輛在低温冷啓動時,車輛發動機高壓燃油泵與低壓燃油泵結合處可能發生滲油,車企方面將對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高壓燃油泵燃油管,以消除安全隱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召回最終實施時間定在了2020年12月18日,對於為何這一召回處理需要等到如此滯後的時間,截至發稿日,奔馳品牌方面並未做出解釋。
召回原因之軟件問題:軟件定義汽車,也在改寫汽車故障主要結構
汽車新四化發展背景下,除新能源汽車所新增的三電系統故障外,隨着車載電器設備越來越多,軟件系統逐漸疊加,讓原本簡單的機械產品變得更加複雜,隨之而來的便是故障頻率的逐漸攀升。
2019年11月25日,在第四屆i-VISTA論壇的現場,市監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汽車召回管理部主任肖凌雲分享的數據顯示,在2013-2018年的汽車召回案例中,與汽車智能系統和功能相關的召回共有20次,涉及20.69萬輛;涉及軟件的召回次數109次,召回車輛191萬輛,無論是召回次數還是數量都呈明顯上升趨勢。
今年1-6月中,因軟件相關故障展開的召回總數進一步擴大,涉及車型生產時間則多集中在2019年間。以沃爾沃為例,3月27日,沃爾沃汽車發佈公告稱,因供應商原因,其ASDM(主動安全主控模塊)軟件可能無法與2019年第四周起引入的ASDM硬件完全兼容,進而導致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和/或碰撞警示信息、制動輔助功能受限,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為此,沃爾沃汽車將在中國範圍內召回2019年1月以來生產的15萬輛進口、國產在內的9款在售車型。
據悉,由於AEB存在故障,沃爾沃汽車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74萬輛缺陷汽車,其中美國的召回總量為12.16萬輛,瑞典為6.67萬輛,德國為5.86萬輛。
關於AEB系統,這是一項汽車主動安全配置,其可利用雷達測出前車或障礙物的距離,並根據數據分析出距離和警報距離、安全距離進行對比,從而做出警報提示、自行制動的操作。且根據Euro NCAP此前公佈的研究數據表明,AEB能直接減少38%的追尾碰撞。但按照現行標準來看,裝備AEB僅屬於L1級智能駕駛水平,基於此,在歐盟、美國、日本及中國未來自動駕駛產業化發展的規劃中,新車標配AEB成為了第一步。
正因如此,在AEB全面標配到來之際,沃爾沃此次大面積召回態勢,引起了更多人對於這項技術安全性的探討。不過按照沃爾沃AEB故障報告來看,較為嚴苛的故障發生條件,讓沃爾沃自2019年1月開始安裝AEB至今,尚處於0事故狀態,此次全球範圍內的召回,或也從側面展現了歐洲車企對於安全、召回、智能駕駛的態度。
但我們仍需注意的是,汽車產品仍在不斷進化,在顛覆傳統機械的變革途中,軟件問題也正在一點點露出水面,或將逐漸成為未來召回的“重災區”。
召回原因之動力電池:相關政策法規齊發布,電動車自燃或引發召回潮
6月,三則因動力電池存起火隱患展開召回的公告發出,正式“奏響”了2020年純電動汽車召回的主旋律。
隨着氣温逐漸攀升,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再次集中爆發,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僅5月便有超過6起純電動車起火,其中包括因追尾自燃導致駕駛員當場死亡的南京依維柯新能源廂式車。
自燃並非今年才有,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2018年國內至少發生40起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火災事故。2019年新能源車起火事件發生頻率並未下降,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自2019年5月起,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但聚焦到召回層面,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國內因動力電池存起火隱患共計展開4起召回,分別是2018年1起、2019年3起。
為此,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曾先後於2019年3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及在同年10月發佈了《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關於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生產者獲知其生產、銷售或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發生冒煙、起火事故的,應在事故發生後12小時內(如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應在事故發生後6小時內)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報告事故基本信息,應在事故發生後48小時內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報《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信息表(試行)》。
這也就意味着,自去年10月以來所有新能源車起火後,都必須在事故發生後的48小時內,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説明初步的火災事故原因分析與判斷情況,從而加快對具有起火隱患車輛的召回節奏。但顯然,自燃常有,對外公佈原因者寥寥,相關召回更總是姍姍來遲。下游召回難以順利展開,這不得不迫使上游研發、生產端的相關標準法規加速完善。
於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今年5月批准發佈了我國電動汽車領域的三項首批強制性標準後,我國工信部於6月2日發佈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將重點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的防水保護、高壓線束、車輛碰撞、車載動力電池、車載充電裝置、電池箱、機械部件和易損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並根據車輛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技術手段,降低車輛起火風險。
“沒有安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就沒有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表示。斬斷問題根源固然極為重要,但車輛發生起火事故後,相關車企及時公佈起火原因、若有安全隱患及時展開召回等一系列操作同樣是給消費者營造令人安心的用車環境的重要環節。
從數據上來看,國內召回總量因車市復甦開始進入常態,但海外汽車市場卻還在回暖初期,因疫情導致滯後的召回正在逐漸被釋放。根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6月內,本田汽車、豐田汽車及沃爾沃汽車分別因燃油泵、混合動力系統及安全帶等故障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展開超過400萬輛的召回。其中,除豐田汽車明確指出此次召回不涉及中國外,其他兩大車企都將可能在中國範圍內展開相應召回工作,這或將助推中國在接下來的召回總數再度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