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16日,歐洲法院作出一個重要裁決,設立於2016年的《歐美隱私盾牌》正式失效。隨後路透社作出分析,裁決的出現終結了美國監聽的歷史,實際上結束了美國企業單方面獲得歐洲用户數據的特權。
《歐美隱私盾牌》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替代此前被裁定無效的《安全港協議》,原本是為了方便數據的流通,將美國定性為與歐盟等同的地位,不需要特別授權就可以直接傳輸數據。
但可惜,《歐盟隱私盾牌》這個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協定,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根據協定內容歐盟用户無法在法庭上起訴美國,實質上破壞了美國與歐盟等同的定義。反觀美國,本身對國內用户數據長期進行監聽,如若《歐盟隱私盾牌》長期施行下去,歐盟用户的數據安全將得不到保護,反到更加有利於美國監聽。
針對歐洲法院的裁定,美國商務部迅速作出回應稱對決定深感失望,並強調接下來會與歐盟委員會保持密切溝通協商,儘可能降低裁決帶來的負面影響。
歐洲議會議員莫里茨·科爾納表示,裁決的出現使得美國對歐盟用户數據監聽成為歷史,不再遭遇被無視或被動接受的局面,將給國際數據共享帶來巨大影響。
裁決的出現,並不意味着美國與歐盟之間的數據傳輸就此終結,因為“標準合約條款”機制仍在運行,這也是確保美國與歐盟其他國家用户數據傳輸的重要依據,美國將不再擁有數據傳輸上的特權。
歐盟將會依據該機制,起草一份不容談判的法律合同,與機制有關的企業必須簽署合同,否則將會暫停對其的數據傳輸。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消息,美國與歐盟官員正在進行談判。
事實上,歐盟在用户數據傳輸問題上向美國發難,源於2013年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曝光的稜鏡門事件,此事引發了歐盟各國對美國監聽的擔憂,因為稜鏡門相關內容顯示,美國正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監聽行動,其中歐盟就是監聽重點之一。
不過,歐洲法院作出裁決宣佈《歐美隱私盾牌》無效,卻與一個奧地利人馬克斯·施雷姆斯脱不開關係,在“稜鏡門”事件曝光兩年後,馬克斯•施雷姆斯向法院提起訴訟,擔憂美國情報機構可能訪問歐盟的用户數據,最終馬克斯•施雷姆斯獲得勝訴判定《安全港協議》無效。
隨後,馬克斯•施雷姆斯以歐盟“臉書”用户的身份提起訴訟,擔憂美國情報機構可能會訪問歐盟用户數據,導致歐盟用户數據被監聽。在歐洲法院作出裁決後,馬克斯•施雷姆斯興奮的表示,這是一次重大勝利,有力地保障了歐洲用户隱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