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上的煩惱“大吐槽”

  編者按

  中國進入汽車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享受更加便利、自由出行的同時,人們的車生活也充斥着不少煩惱:上路煩堵車、停車愁車位;搖不到號買不了車,買了車的嫌養護貴;好容易盼到了促汽車消費新政,也有人自嘲:北京單身族既沒有愛情,也很難擁有一輛車……《經濟參考報·汽車特刊》特此開闢“車生活‘吐槽大會’”欄目,傾聽大家關於汽車的一切煩惱。

  不文明行為:馬路上的定時炸彈

  □記者 李志勇 北京報道

  “一上車就長脾氣”可能是很多車主的親身體驗。平時和聲細語的人,只要手一握方向盤,脾氣馬上就暴漲,簡直就像換了個人。這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卻在很多車主身邊真實發生了。業界人士分析,眾多不文明的駕駛行為,是造成“路怒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就像馬路上的定時炸彈,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引發這樣那樣的事故。

  “不開鬥氣車”是每一個經過正規培訓的司機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卻很難做到。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兩輛車在路上就像脱繮的野馬,你追我趕,你搶我別,險象環生。細究其原因,基本都和暴力併線、加塞、快車道長時間低速行駛等不文明行為有關。

  暴力併線是最常見的不文明駕駛行為之一。開車併線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要根據道路的實際情況靈活判斷,很多時候要耐心禮讓,等待合適的時機,且併線時需提前開啓轉向燈。但經常有一些司機,根本無視這些規矩,把公路當成了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想怎麼併線就怎麼併線,想在哪並就在哪並,想什麼時候並就什麼時候並。這樣的併線行為,必然會對其他車道正常行駛的車輛造成影響。

  很多“路怒症”就是在眾多的暴力併線中造成的,自己車開得好好的,但面對違規車輛的突然出現不得不急剎車,如果後車稍微不注意,或是反應慢一點,就會造成車輛的剮蹭甚至撞擊,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損失。

  加塞和暴力併線往往是一個共生體。很多車主都曾嘗過這種憤怒前的“酸爽”:堵車就已讓人很不鎮定了,這時候再來一個加塞的,心情自然好不了,尤其是在每天上班的早高峯時間。本來嘛,人人都急着送孩子上學或要上班,別人都規規矩矩排隊,憑什麼你來了之後什麼都不説,就橫着脖子往裏擠,這是對全體守規矩人的不公平。而結果就是,加塞的拼命往裏擠,排隊的車主使上渾身解數不讓加塞的擠進來。這樣一來,兩輛車就剮蹭在了一起,誰也走不了。很多車主表示,不是不知道這樣擠來擠去不好,但很多時候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除此之外,諸如“鬼探頭”、不看紅綠燈、肆意在路上停車減速等不文明行為都嚴重影響了城市整體的交通狀況,也讓眾多開車者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政府花費巨資,通過增加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技術水平等換來的道路交通的改善,可能就被這些一個個微小的不文明行為抵消了。

  不文明行為的改變需要文化、意識的引導,同時更需要規章制度的制約,尤其是這些規章制度必須要發揮實效,而不只是紙上談兵。只有做到讓不文明行為不能發生、不會發生、不敢發生,才能真正建立我們的道路文明,讓“路怒症”更少一些,讓事故和悲劇更少一些。

  北京搖號新政:單身族再難有車

  □記者 高偉 北京報道

  為進一步優化小客車指標配置方式,今年6月初,北京市修訂了當前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並進入徵求意見階段。同時,擬於今年下半年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並全部面向“無車家庭”配置。

  針對小客車指標施行數量調控,逐漸成為北京等大城市緩解道路擁堵和防控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例如,每年春節前後,由於機動車輛大幅減少,這段時間北京道路狀況和天氣狀況往往隨之大幅改善。

  據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環境所所長徐洪磊介紹,交通量觀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公路貨車和客車流量較平時分別下降了77%和39%。粗略估算,區域內交通運輸產生的污染排放量至少下降4成以上。

  從生態環境部監測站點的數據分析來看,京津冀及周邊“2 26”城市自春節到正月十五日,NO2濃度同比下降30%左右。這説明,機動車排放的NOx成為區域大氣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另一方面,隨着近年來北京市小客車申請指標人數不斷增多,個人普通指標搖號的平均中籤率持續走低、個人輪候新能源指標所需的時間不斷加長。有的家庭一輛車也沒有,全家人蔘與搖號卻長期無法獲得指標,而有的個人或家庭卻擁有多輛車。

  這種不平衡逐漸衍生出非法租售指標、通過婚姻登記有償轉移指標、購買外埠車和皮卡車、違規改裝封閉式輕型貨車等一系列規避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的行為。

  據瞭解,新修訂的調控政策,在保持現行調控政策連續穩定的基礎上,主要進行了幾個方面的調整。例如:在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普通指標搖號和新能源指標輪候配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從設置積分規則和配額分配比例兩個方面大幅度優先向“無車家庭”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提出,2020年下半年擬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指標,並且全部向“無車家庭”配置。這些一次性增髮指標配置工作計劃於今年8月份啓動實施。

  北京市交通委方面解釋説,本次政策優化方案中最核心的內容是,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照顧,通過賦予“無車家庭”明顯高於個人普通指標搖號的中籤率和新能源指標配額數量,優先解決“無車家庭”羣體的擁車需求。

  實際上,北京有關部門早已開展以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方案的研究,由於前些年大數據應用和共享基礎還不足以支撐精細化的指標調控措施,因此一直處於研究儲備狀態。當前,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的集成創新應用,國家及本市的人口、婚姻登記和車輛管理等不同部門間的數據融合共享不斷深入,以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具備了技術和數據基礎。

  這也意味着,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加精準地識別出“無車家庭”。實現以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後,將有效提高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和公平性,使有限的公共資源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政策優化方案還引入了家庭積分的概念併合理設置積分規則:在普通指標配置時,通過家庭積分賦予“無車家庭”遠高於個人的中籤概率;在新能源指標配置時,除分配給單位和營運車的指標配額外,首先拿出80%的指標根據家庭積分高低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

  按照家庭積分規則的計算方式,夫妻兩人小家庭參加搖號,中籤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籤率的16倍;一家三口參加搖號,中籤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籤率的54倍;三代同堂大家庭參加搖號,中籤倍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籤率的126倍。

  不過,此次北京市修訂後“搖號新政”一經發布,也引起各界熱議。對無車家庭而言,自然算是一個喜訊。而對於單身人士和尚未組建家庭的年輕人來説,中籤的幾率尤為渺茫。因此有人難免自嘲:單身的人既沒有愛情,也很難在北京擁有一輛車。

  按照北京市交通委方面的解釋,“新政”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將盡快啓動實施,首先讓2萬個“無車家庭”儘早受益。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從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來看,也能夠起到拉動消費和改善一部分無車家庭迫切的用車出行需求。

  惡意“加塞”:行車安全毒瘤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2020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將有望超越美國。新時代的中國,已然成了“車輪上的國家”。因此,加快建章立制,更好維護道路交通環境,更好保護遵紀守法的老實人顯得尤為必要。

  所以,在進一步鞏固相關懲處舉措的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結合實際、主動作為。例如,合理規劃佈局交通線路、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駕乘人員法律法規普及等等。只有採取更多鐵腕手段,讓違法者嚐到漠視法律的苦果,才能儘可能地遏制事故,讓道路交通環境更加安全。

  □記者 王自宸 武漢報道

  隨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出於個人防護的考慮,自駕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城市道路繁忙程度也隨之快速提升。在車流如織的高峯時段,變道不打轉向燈、壓實線變道進行惡意“加塞”的情況時有發生,它如同一顆毒瘤,讓司機的情緒起伏,成了道路安全的一顆定時炸彈。

  有人説,善於“加塞”者,多是膽大心細的老司機,他們摸準後車司機的避險心理,所以敢於在車流中拼來搶去。而遇到強行“加塞”的情況,後車少不了一個急剎。但是,除了攻心的怒氣,被“加塞”者卻又無可奈何,即便鳴笛、暗罵泄憤,之後還得老老實實地在擁堵的道路上“爬行”。

  其實,被“加塞”者完全可以不“配合”,只需一腳油門踩到底,兩車發生碰撞造成了道路交通事故,自然有執法人員現場執法、説法,給惡意“加塞”者上一課。但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實在成本太高。

  從這個層面上講,惡意“加塞”者不是什麼膽大心細的老司機,而是善於鑽營的投機取巧者,他們明知惡意“加塞”違反法律法規,但其仍屢屢以身試法,就是看到了惡意“加塞”的違法成本較低,相關懲處機制存在漏洞。

  針對這一情況,當前,各地交管部門正密集佈局高清攝像頭,嚴查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一些地方還探索拍照舉報制度,引導公眾參與舉證。這些懲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做法,引得眾人拍手稱快,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停車難題:買了新車停在哪

  □記者 張建 長春報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促進汽車消費,大力解決停車難問題。近期,為刺激汽車消費,一些地方推出了發放購置補貼、放寬車牌供給、為汽車限購“鬆綁”等具體舉措,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汽車消費。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刺激汽車消費的基礎上,還要讓百姓買了車後有地方停,全面準確落實好兩會各項部署。

  我國的私家車保有量近年來持續攀升,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私家車保有量突破2億輛。這麼多的私家車,如果沒有足夠的停車資源供給,停車難的問題就會愈演愈烈。停車難問題,不僅大城市存在,很多中小城市乃至鄉村也一定程度存在。下大力氣解決這個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解決停車難問題,建設立體停車場,開發地下停車位、規範施劃停車泊位等都是很好的辦法。然而,僅僅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如何整合好現有停車資源,並進行精細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程度上應該成為各地破解停車資源緊張問題的重要內容。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停車資源應該率先成為整合對象。

  近年來,一些地方探索打開政府機關大院,建設沒有圍牆的機關,不僅拉近了機關與百姓的距離,還提供了很多停車泊位,贏得了百姓的廣泛好評。以長春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為例,大樓周邊沒有院子,大部分停車泊位面向百姓免費開放,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百姓辦事。同時,由於該辦公大樓距離公園、圖書館、政務大廳等公共設施較近,這些停車位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公共機構停車位的不足。

  當前,在停車資源緊張的局面下,用市場化手段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停車資源,最大限度滿足百姓停車需求,應該加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如果能夠對這些停車資源進行整合,比如白天還是面向職工進行開放,晚上可以面向市民開放,將可以提供大量的車位。再比如,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停車資源進行管理,建設“共享閒置車位”。

  解決停車難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努力想辦法,總能夠緩解目前的緊張狀況,讓百姓能夠真正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用車三大煩:上路堵、停車難、養護費高

  □記者 林遠 北京報道

  無論何時,堵車都是司機們最痛苦的體驗。尤其是平時上下班的時候,遇到堵車就很揪心,有要跳下車的衝動,覺得走路都比開車快。一旦碰上急事,比如趕航班或去醫院,堵車更是容易令人產生憤怒和煩躁情緒。

  此外,堵車也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有數據表明,除了疲勞乏力外,堵車時間長了還會讓人產生腰痠腿疼、頭暈噁心、憋尿、眼乾、耳鳴等症狀。

  當然,堵車更嚴重的後果是汽車尾氣的排放污染。有專家表示,車輛停停開開時,發動機燃燒不完全,會產生很多污染物,這些尾氣污染物不僅刺激眼睛和肺部,還會導致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等症狀,其中汽車尾氣中含有的苯、甲苯等有害物質,更是一種致癌物。

  對於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有車族來説,還會經常遭遇停車難問題,有時千金也難求一車位。有北京車友表示,自己開車上班或者辦事時,曾多次在目的地附近轉了好幾圈也沒找到停車位。現在,就連週末聚會時,寧願選擇坐公交擠地鐵也不自駕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小區車位有限,車主往往擔心車開出去後,回來找不到停車位。這種情況下,汽車反而變成了負擔。

  買車容易養車難,養車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汽車是大消耗品,一個月下來,油費、停車費、保養費、修車費、違章罰款、過路費等各種各樣的費用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平時正常的保養費用也就罷了,遇上機械故障,維修又是一大筆支出,這對普通工薪族來説,無疑是個不小的壓力。

  在中國買車開車,還會遇到一些有意思的問題。例如,進口車價格偏高。這是個歷史問題,其成因複雜,涉及關税和產業鏈分工等因素,但終歸讓中國消費者買一輛進口車,付出的代價要遠遠超過很多其他國家的消費者。

  不僅如此,雖然我國的成品油價格一直在推進市場化,然而,截至目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方法還是主要採取成本加成的方法,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由於石油市場競爭充分,主要採取的是市場定價法。這就導致消費者常常看到國際原油價格接連暴跌,但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卻沒有下降多少的現象。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16 字。

轉載請註明: 車輪上的煩惱“大吐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