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牌“假協和”政策出台後,各地落實得怎麼樣?

  2020年7月23日,國家衞健委等四部門聯合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醫院名稱管理,醫療機構擅自使用“協和、同仁”等知名醫院名稱標識的不予登記。並要求省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於8月底前將排查清理情況報送國家衞生健康委。

  目前,各地“假協和”摘牌進展如何?9月11日,健康時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醫療衞生領域的“假協和”醫院目前仍有454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存續”有248家,“在業”有52家。而這些“假協和”大都存在違規風險。

摘牌“假協和”政策出台後,各地落實得怎麼樣?

  “沒聽説有這個事啊。”某地衞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各地排查清理“假協和”醫療機構通知並不瞭解。

  “我們就是協和醫院,是我們當地的協和,10多年了,不會換牌子的,也沒聽説讓我們換啊。”甘肅省某縣協和醫院工作人員稱。

  健康時報記者發現,7月以後,新的“協和”醫院註冊機構寥寥無幾。不過,摘牌的“假協和”也不多。6月10日,從業人員小於50人的一家貴陽協和醫院變更了公司名稱,改為“貴港和信醫院”。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行政處罰和法律文書發現,這些醫院違規不斷。2019年6月,兩名甘肅小夥,在臨夏協和醫院看病後,病沒治好,反而被坑醫藥費11000元。隨後,臨夏市公安局對臨夏“協和”醫院進行了立案查處,並刑事拘留臨夏協和醫院違法人員9人。

  2018年7月17日,徐州協和醫院曾因超批准範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而被當地衞生部門罰款7000元。

  2018年6月1日、7月27日,洛陽協和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因醫療廣告的表現形式含有保證治癒或者隱含保證治癒的情形,被洛陽工商局罰款分別為3500元與1600元。

  2018年8月26日,清鎮協和醫院利用相關技術為1名患者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或者非醫學需要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清鎮市衞計局給予罰款警告。

  2020年1月9日,南京新協和醫院有限公司因違反廣告內容管理規定行為被罰款1萬元。7月6日,因違反特種設備使用監督管理規定行為,罰款3000元。

  “假協和”遍佈全國多地,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只有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部署要求統一行動,對當地“假協和”一個不少地治理——該更名的更名,該處罰的處罰。“冒牌醫院”才能被清理乾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9 字。

轉載請註明: 摘牌“假協和”政策出台後,各地落實得怎麼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