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持本視頻,您可以選擇使用其他終端觀看。 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藏線上,有數十個兵站,駐守在兵站的官兵主要擔負過往部隊的食宿、油料等後勤保障。新都橋兵站,是由川入藏必須經過的高原兵站,也是川藏公路南線和北線的分道口。
新都橋兵站站長的馬智輝已經在川藏線上工作16年了。“兵站只有十幾個人,但它的地位既特別又重要。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大家堅守兵站,為過往的官兵做好後勤保障服務。”
馬智輝説,1987年3月12日,父親在執行任務途經飛仙關的時候英勇犧牲,當時自己只有5歲,哥哥馬敏8歲。在部隊的幫助下,馬智輝母親陳格蘭艱苦地將兩個孩子養大,並雙雙送入了軍營。現已經成為站長的馬智輝,就是要踏着父親奮鬥過的地方,繼續前行。
“很多新兵剛到兵站的時候,心裏落差會很大,和當兵之初想象的不一樣,與他們為伴的不是槍炮,而是手裏的菜刀和炒勺。他們的戰場,就是廚房和灶台。”馬智輝説,他要讓他們明白兵站存在的意義,“不一定上一線才是真正的軍人。我們的職責分工不同。在這裏,我們一樣可以打勝仗,一樣的可以建功立業。”
馬智輝介紹,“在一次接待保障任務過程中,保障人員達到近2000人,我們需要製作近2000人的主食和菜品,兵站僅以1:100的比例進行保障,由於兵站人員較少,幹部、戰士全部參與,我們從上午10點一直開始做主食到下午4點,6個小時才做出近2000人的主食。配菜要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配到下午4點。緊跟着保障完之後,還要接着8點開始製作近2000人第二天的早餐,按照我們的定量標準,每人以3個饅頭計算,製作5000多個饅頭,也就是説我們的戰士們要連軸轉,沒有休息時間。從晚上8點堅持到第二天早上8點,保障完過往部隊以後才能進行休息。完成任務後的兵站戰士就像是打了一場勝仗,看到過往部隊吃得飽,睡得香,對他們來説值了。
雖然他們工作條件艱苦,高原生活枯燥,但兵站人仍然能以站為家,以站為榮。另一方面,馬智輝“以站為家”也是一種奉獻,這種奉獻夾雜着對家屬(妻子)的愧疚。
2011年12月,馬智輝的妻子已臨盆在即,馬智輝休假回家陪產。可是就在預產期的前兩天,他接到了返回部隊執行緊急任務的命令。為了讓馬智輝臨走前看到寶寶出生,妻子做出了剖腹產的決定。最終,馬智輝第二天看了一眼剛出生的寶寶,就匆忙的和妻兒告別,趕回部隊。
馬智輝説:“在這裏工作往往有一種川藏線情結,就是要把我們‘艱險多嚇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的川藏線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Hi中國人工作室 出品
出品人/ 王曉輝
總監製/ 薛立勝
監 制/ 戴 凡
主編、策劃/ 張若夢
編導、文字/ 房小棋
攝影/房小棋
聯繫電話/010-8882 8014
【來源:中國網客户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