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方言如果消亡令人扼腕

日本《讀賣新聞》8月2日刊發報道稱,優秀的歷史培育出來的多種多樣的語言是中國的寶貴財富,支撐着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報道摘編如下:

在中國,除了標準普通話,還有很多極具代表性的方言,比如粵語。廣東地區和廣東籍海外華僑共計約1.2億人在使用這種方言。而在台灣地區和福建地區通用的閩南語也有7000萬人使用。中國農村地區素有“十里不同音”之説。在中國遼闊的國土上,生活着56個民族。他們孕育出了中國語言的寶庫。

通過方言的魅力可以再次發現中國之美。

為了能夠讓人們交流無障礙,中國在1955年推出了以北京等北方官話為基礎的普通話制度。

有人指出,由於兒童們不説方言,四川方言已經有很多詞彙和發音變質。

有中國學者表示:“如果小孩子之間不説方言,那方言在20到30年之內就會急速退化。”該學者認為,國家應該建立一種制度,在學校有意識地同時使用方言和普通話。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目前存世的共有7000種語言,其中有2500種面臨消亡危機,僅中國境內就有100多種。

優秀的歷史培育出來的多種多樣的語言,也是中國的寶貴財富,支撐着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如果就此消亡,令人扼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7 字。

轉載請註明: 日媒:中國方言如果消亡令人扼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