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一期育兒綜藝節目裏,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個爸爸只顧低頭玩手機,兒子來到爸爸面前,被無情的推了一把,説:“你去和弟弟玩。”孩子就走開了。
媽媽在一邊收拾屋子,一邊看着不會走路、不會説話的小寶,還沒有收拾完屋子,小寶又尿濕了,媽媽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發生了,不是給小寶穿好紙尿褲了嗎?怎麼會尿在地上了,媽媽不得其解。
抱起了小寶,對爸爸説:“你去看一下孩子,行嗎?”換來爸爸頭也不抬的一句:“稍等一下,打遊戲呢?”
爸爸打遊戲,是誰拿走了弟弟的紙尿褲 ?
媽媽看向大寶,大寶一臉無辜低着頭,就在爸爸説,讓他和弟弟玩的時候,哥哥無聊,做起了惡作劇,把弟弟的紙尿褲脱了下來,藏在沙發底下,後來又把紙尿褲,當了個帽子套在了弟弟的頭上。
大寶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惡作劇?
家庭教育心理諮詢專家姚建老師説:“所謂惡作劇,就是故意與他人開玩笑、戲耍、互相捉弄的行為。”
惡作劇最基本的形式即是故意使他人陷入窘境,並在旁觀賞他人尷尬、吃驚、惶恐等等尋常難以得見的情緒表現,藉此滿足行為個人樂趣為目的。
無趣
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尤其是2個孩子的家庭裏,父母的心思只顧着照顧小寶,或是隻忙大人自己的事情。大寶被打遊戲的爸爸無情的推開,媽媽有點時間,就是收拾屋子和照顧弟弟。
無聊
之前他就有通過這樣的惡作劇,引起過父母的注意,父母沒有當回事,他還會繼續搞惡劇,來滿足自己得到父母關愛的心理。
無愛
沒有想到別人的感受:心中沒有愛的孩子,是不會為別人着想的,不懂得如何照顧和愛惜家人、愛自己和別人。
惡作劇不僅僅是個玩笑,愛搞惡作劇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你家裏有沒有這樣的惡搞的熊孩子,當你着急出門時,他將電動車的車鑰匙藏起來,讓你着急。
你急着要上廁所,但孩子卻故意躲在衞生間裏把門鎖上,任你怎麼叫門都不理。面對熊孩子在家裏的惡作劇,有時覺得好笑,有時又無比頭痛。
看看下面一些這些孩子惡作劇的危害:
1)兩名頑童將天台上堆放的雜物逐一砸下,一個磚塊飛落擊中一名女士頭部,造成其當場死亡。
2)連雲港男童模仿動畫片中烤羊肉的情節,將同村兩名小夥伴綁在樹上,並點燃地面上的雜草,造成兩個孩子被嚴重燒傷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創造性地提出“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父母如何引導家裏有惡作劇的孩子?
不帶孩子看惡作劇
故意搞人搞笑類,娛樂節目或是電視動畫,認為好玩搞笑,當家庭娛樂消遣節目,為了打發時間。這樣的搞笑的事,有些父母沒有留心,會給孩子心裏,種下的惡作劇的種子。
在他無聊的時候,就想起看過的這類節目,開始無意識地模仿,就為了玩。孩子沒有安全和保護意識,父母也沒有察覺和發現,就會埋下這顆惡果。
父母多關愛孩子心理
引導正面搞笑娛樂益智遊戲。比如陪孩子玩成語接龍、下棋、做手工,愛動的孩子帶他去打籃球,踢足球等,引導孩子把捉弄別人的心思,用在孩子自我成長中,體驗到自我成長的快樂和滿足心理空虛。
孩子成長中需要得到認可和肯定。哪怕是一個確認的眼神,都可以給予孩子滿滿的肯定。
簡單的一個擁抱,就可以撫平孩子內心恐懼感和不滿足感。
一個面對面的微笑,孩子也會還你一個快樂開心笑臉。
孩子很容易滿足,父母只忙小寶,忽略大寶的成長期,以後他只會天天欺負小寶,來滿足自己的情緒。
教孩子學會愛惜生命和珍惜別人的關愛
帶孩子看些有關生命和關愛主題的影片、動畫和書,懂得珍惜生命,互相關愛。
惡作劇不僅僅是個玩笑,以別人出醜為樂,開玩笑搞惡作劇,不及時引導,以後大的後患,就會給別人帶來危害,為玩笑而買單的結局,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