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資源豐富的國傢俱備發展經濟的先天優勢,只要政局穩定、規劃得當,成為富裕國家的可能性很大。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作為全球面積最大的黑人國家,剛果雖然坐擁豐富的石油、黃金、鑽石等資源,但經濟發展水平卻很低,長期處於一貧如洗的狀態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剛果地圖
剛果,全稱剛果民主共和國,地處非洲中部,跟南蘇丹、中非共和國、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贊比亞、安哥拉、剛果等國接壤,西部有狹長走廊通大西洋,面積234.5萬平方公里,是全球面積最大的黑人國家,首都為金沙薩。剛果總人口為8130萬,其中主體民族-剛果族約佔總人口的38%,主要信仰天主教。
剛果因靠近剛果河而得名,是由班圖語系的剛果族建立起來的國家,14-15世紀時,境內曾出現盛極一時的剛果王國。從1483年開始,剛果相繼遭受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國的侵略,並在1884-1885年間的柏林會議上,淪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領地,建立起名為“剛果自由邦”的傀儡政權。
利奧波德二世
剛果自由邦建立後,利奧波德二世對當地進行敲骨吸髓式的掠奪,驅使當地民眾從事各種勞役,並殘酷鎮壓抵抗活動,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竟導致1000多萬人非正常死亡。利奧波德二世的殘暴統治,激起國內外輿論的強烈抗議,面對着強大的壓力,他被迫在1908年做出妥協,將剛果自由邦交由比利時政府接管,並改稱比屬剛果。
二戰結束後,民族解放運動席捲全球,列強在非洲的殖民紛紛宣佈獨立,比屬剛果自然也加入這股潮流當中。經過長達10餘年的不懈鬥爭後,比屬剛果在1960年6月30日贏得獨立,定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此,比利時在當地長達70餘年的殖民統治結束,雖則如此,剛果卻並未就此走上和平發展、穩定繁榮之路。
剛果礦石開採場
平心而論,剛果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境內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之稱,其中,黃金、鑽石、銅、銀、石油、天然氣、森林、水力等資源的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如果這些資源能得到合理、有效開發的話,剛果完全有資格躋身中等收入乃至發達國家行列。然而,長期內戰卻斷送了剛果的大好前程。
原來,剛果獨立後,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活動,要求趕走比籍軍官,沒收比利時企業的資產。比利時為了維護其利益,竟悍然出兵予以鎮壓,而美、蘇、英、法等國出於掠奪資源、進行全球爭霸的目的,也紛紛插手剛果內政。其中,英國鼓動南加丹加省的衝伯集團發動叛亂,成立所謂的“加丹加共和國”,以對抗蘇聯支持的盧蒙巴政府。
蒙博託
列強的介入,使得剛果局勢錯綜複雜,並爆發大規模內戰,最終導致盧蒙巴被殺害,國家陷入崩潰之中。盧蒙巴遇害後,衝伯、卡薩武布相繼上台,但均無力控制局勢,直到陸軍總司令蒙博託在1965年11月通過政變上台,並實施一系列殘酷鎮壓政策後,局勢才趨向穩定。1971年,蒙博託宣佈改國名為扎伊爾。
蒙博託是個大獨裁者,在位32年間通過操弄選舉、控制媒體、大肆迫害反對派等手段,牢牢地佔據着總統大位。與此同時,蒙博託還大肆侵吞國有財產,並對國民進行敲骨吸髓式的搜刮。蒙博託的暴虐和貪婪激起民眾的抵抗,以老卡比拉領導的游擊隊,經過30餘年的浴血奮戰後,終於在1997年推翻蒙博託政權,並恢復原有的國名。
老卡比拉
然而,老卡比拉剛一上台,便在國內推行獨裁統治,並大規模清洗原蒙博託政權的官員和將領,由此引起激烈的反彈。1998年8月,在烏干達和盧旺達軍隊的支持下,原屬蒙博託政權的部分軍人發動叛亂,從而引發剛果長達5年的大規模內戰。2001年1月,老卡比拉被心懷不滿的侍衞槍殺,長子小卡比拉繼任總統。
小卡比拉一上台,便將結束內戰作為頭等要事。最終,在國際社會的調停下,剛果政府在2003年4月與敵對派別簽署協議,正式結束多年的內戰。然而,小卡比拉也是殘暴貪婪的獨裁者,執政時積聚起驚人的財富,卻讓經濟日漸凋敝、百姓無以為生,由此激起民眾的強烈抗議。迫於強大的壓力,小卡比拉最終在2019年1月下台,由反對黨領袖齊塞克迪出任總統。
躲避戰亂的剛果民眾
持續70餘年的殖民掠奪、曠日持久的內戰和獨裁統治,使得剛果儘管擁有發展經濟的良好條件,但從獨立至今始終未能擺脱赤貧狀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剛果人均GDP僅有562美元,人均日收入不足11元,真可謂窮得掉渣。剛果如何擺脱貧窮和混亂,走上穩定富裕之路,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