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年古寺被工地包圍震撼現場【組圖】 多圖揭秘神秘千年古寺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綜合

  【千年古寺被工地包圍】新聞閣2015年7月24日訊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句古詩描述了南朝寺廟之盛。與之相比,北京也並不遜色。老話曾有“北京有多少條衚衕,就有多少座寺廟”的説法,其中不乏名剎。近日,在第十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記者接連走訪北京數個古寺、道觀,探尋這些古建築的現狀。在調查中發現,隨着對文化遺產重視程度的提高,一些古剎得到了較好保護,但還有一些存在問題。如福祥寺便已淪為大雜院,擠滿私建房。

  北京福祥寺天王殿內景

  走訪:宏恩觀曾是菜市場 “雙寺”之廣濟寺現為酒店

  記者走訪的第一站是雙寺,位於西城區舊鼓樓北大街附近。雙寺始建於明代,分為東西二區,東為嘉慈寺(今不存),西為廣濟寺。記者通過實地探查發現,現在的西寺廣濟寺已非一處宗教活動場所,而是一家名為“北京陽光老宅院”的酒店。原來的山門變成過道,前殿、中殿、後殿等建築仍存,被因勢改為酒店客房等各類設施。正殿前餘一香爐底座及碑碣等物,不復往日香火之盛。

資料圖

  離開雙寺,沿着舊鼓樓大街一路行來,穿過豆腐池衚衕,便能看到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宏恩觀。據稱,宏恩觀本是元代千佛寺舊址,後由清宮二總管劉素雲出資重修。由於清末赫赫有名的太監小德張曾在此養病,所以也有此觀為小德張所建的訛傳。

  由於正門緊鎖,記者繞至後院,發現後牆仍殘存一段,遠遠望去,後殿彩畫依稀可辨。一位老街坊悄悄告訴記者,解放初期,這裏從觀門至帝君殿曾被闢為菜市場,可隨意出入,東院臨街處為咖啡廳。但現在後殿為私人居住,“殿裏沒什麼了,整體保存的還不錯。裏頭住着一家外籍華人。據説人家花很多錢拿到宏恩觀使用權,現在還在承租期內。這人愛畫畫,很煩有人來”。

  與上述幾座寺院、道觀不同,位於宣武門外教子衚衕的法源寺可算目前保護較好的一座寺院,亦是佛教活動場所,不過殿內陳設的文物也並非“原裝”。該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當時稱“憫忠寺”,是北京市區內最古老的名剎。據寺僧透露,由於一些原因,法源寺大殿原來擺放的佛像等物都被毀掉了,房屋也一度較為破敗,後國家撥款進行修繕,信徒則募集資金修整部分大殿,“現在殿堂裏擺放的文物都是從故宮博物館調過來的”。


  唏噓: 昔日福祥寺變大雜院 擠滿私建房

  在記者走訪的幾座寺院道觀中,最令人唏噓的恐怕當屬福祥寺。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寺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26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當時宮中一武姓太監為了給明英宗祝壽修建此寺,御賜額“福祥寺”。雍正年間,因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駐錫於此,遂改為藏傳佛教寺院。

  現在的福祥寺不見往日榮光,僅剩一個狹小入口通向寺內,如非刻意留心,很容易一掠而過。原來山門的位置被紅磚、水泥填滿,木柱夾雜其中,牆上仍舊留有幾十年前的口號與標語,數條電線紮成一束從門洞橫穿而過,道路坑坑窪窪狹窄難行,兩邊擠滿低矮的平房,昔日福祥寺已然變成大雜院。

  穿過山門,記者碰到一位準備外出的老人。得知記者來意,居住於此已經五十年的老人搖搖頭,“現在的福祥寺僅餘一座天王殿。起先天王殿後頭還有一間中和殿,再往後還有一座大殿,唐山大地震後這兩座殿就拆了”,“以前還比較寬敞,到山門那兒能開進汽車”。

  循着老人的指引,記者看到了目前僅存的天王殿:大約三分之一的建築已經被民房遮擋,飛檐斗拱之下,殿前的過道擁擠而雜亂。原本應該是大殿門口的地方不知何時安上兩扇半人高的鐵門,門已上鎖,鏽跡斑駁。

  仰首而觀,木質結構的大殿頂部有些下沉,裸露在外的大柱出現多處裂縫,窗户上的玻璃亦殘缺不全,有的僅餘破落窗框,斜上方則掛着一排電錶和電箱。隔着縫隙向殿內張望,裏面堆放着紙箱、櫃子等雜物。唯有大殿頂部的彩畫,雖積滿塵土,但仍可依稀辨認出昔日豔麗色澤。

  根據現有資料可知,改革開放後,北京儀表五廠把天王殿租下作為廠房,工廠搬走之時大殿還算完整,但就此荒廢下來。指路的老人證實了以上説法,他比劃着説,福祥寺曾佔地極廣,縱深從山門一直延續到後邊的另一條衚衕,“現在寺院前頭擠滿了私建房,連消防栓都沒有。我們吃水沒人管,管道也沒人修”。

  當記者好奇的追問舊時福祥寺的盛景之時,老人沉默了很久很久,才有些答非所問的説了一句:“這以前是個多好的地兒啊。”


  縱議:利用合理古寺建酒店或可行 目前保護力度仍不夠

  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利用的議題,一直頗受各界關注,承載着獨特文化內藴的古寺廟也在此列。然而,在越來越多的古寺受到重視的同時,近年來一直有“600年古寺淪為大雜院”、“古寺變高級會所”等新聞見諸媒體報道,每次都能引發巨大的輿論關注。

  但古寺等古建築變為酒店就一定不好嗎?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這些問題需要綜合客觀的進行分析:利用合理則可行,“酒店會對文物進行正常維護。如果全部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那麼寺中要安放佛像等文物、調配駐寺人員及管理都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用於後期維護的資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多年致力於古建築保護的學者姚遠對這個觀點表示贊同。他説,古代寺廟不一定要恢復為宗教場所,在嚴格按照文物保護的法規進行修繕、界定其合理利用的範圍的前提下,改為酒店的方法是可行的。

  在維護與傳承之外,古寺的安全恐怕更值得關注。2003年,武當山古建築羣的玉真宮主殿大火中被毀、獨宗克古城失火……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案例殷鑑不遠,導致災難的原因不一而足。而造成古寺維護困難的問題,除了維護資金、安保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姚遠表示,其中也有“產權”這一複雜問題。但他説,無論什麼情況,一幢古建築總該有產權單位,當由其履行保護義務,“修繕資金很難全部由政府文物專項資金提供,還是要根據文物保護法規規定:誰使用誰修繕。這是一個持續、長期的過程”。

  “古代寺廟既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個當地居民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維護好利用好可以煥發新姿。比如可以合理騰退、成為新的宗教場所;可以作為社區公共設施,被公益組織利用起來等等。”不過姚遠最後也承認,“現在是保護的力度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