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最近,因為“神户造假漩渦 中國工廠牽涉其中" href="/zh-sg/complex/JMBvHUzNnQ.html">鋼鐵”(簡稱“神鋼”)造假事件,“日本製造”的口碑一落千丈。俗話説得好“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多米諾骨牌已經一張張倒下去了。
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承認長期篡改部分鋁、銅製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流向市場。問題產品銷往日本國內汽車、航空、電車等6000多家企業,還流入日本國防領域以及諸如戴姆勒、雪鐵龍、波音、空客、通用電氣等國際知名企業。
不久後,“潘多拉魔盒”首先在英國打開。16日,由日本日立集團為英國生產的新型城際高鐵在首發時車內空調漏水,成了“水簾洞”,該款車輛恰巧也使用了神鋼造假醜聞所涉及的零部件。
對此日本網友紛紛表示,“日本製造”這次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對數據造假問題,歐美國家紛紛坐不住了。美國司法部16日已要求神鋼美國分公司提交有關文件資料以便調查。日本媒體稱,若被認定存在惡意欺詐情況,美國司法部門將對神鋼展開搜查。
美國司法部要求神鋼提交相關資料的第二天,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了聲明,建議採購神鋼材料的公司徹底檢查自身供應鏈。歐洲航空安全局強調,如果有其他可代替的供應商,建議暫停使用神鋼的產品,直到受影響零部件的可靠性得到確認。
事實上,據《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調查發現,神鋼從數十年前開始就一直存在造假,而且是該公司內部“有組織的造假”。而據日本經濟雜誌《鑽石》旗下網站“鑽石在線”18日報道,神鋼造假一事很有可能早被日本政府主管部門經濟產業省獲悉,但後者一直在替神鋼保守秘密。
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神鋼也頗有“淵源”。他去年在一段演講中意外曝光了神鋼內部鬆懈的監管體制,似乎佐證該公司的不良傳統已存在多時。
去年3月,安倍在自民黨製作的一檔給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打氣的網絡節目中,提及自己1979年留學回國後的首份工作經歷,他當時進入的企業正是神鋼。安倍稱,當時他輸錯了鋼管尺寸數,造出一大批長度過短的鋼管,“本以為會被辭退,最後卻沒什麼大事兒”。在神鋼積累了3年工作經驗後,安倍進入政界。“老東家”造假醜聞曝光至今,正在備戰眾議院選舉、謀求繼續執政的安倍尚未作出任何評論。
對於這起醜聞,日本網友也是義憤填膺,紛紛表示震驚,認為這是日本製造業的恥辱。
從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被曝篡改燃效數據,到因安全氣囊存在隱患而廣受關注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測試數據;從東芝財務醜聞到神鋼造假醜聞。無論是作為日本支柱行業的汽車業,還是曾經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的家電業,亦或是建築、鋼鐵等助推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行業,日本製造業部門近年來頻現各類違規、造假醜聞或缺陷問題,遭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質疑。
不少日本網友悲哀地表示,“日本製造”的金字招牌不再像過去那樣閃閃發光,到了該是腳踏實地、放棄幻想的時候。
一系列醜聞中,涉事日本企業紛紛給出了“內部管理、高管品行、業績壓力”等原因,但如此多日本製造業代表企業集中曝出篡改、造假、隱瞞、謊報等重大丑聞,無疑顯現出了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危機。
從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對比上看,日企正在整體“沉淪”。1996年,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日本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不相上下;2006年,上榜日企已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對比20年前,日企上榜數量鋭減了近一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認為,日本製造業的“墮落”僅體現了全球化大潮下日本經濟環境鉅變的冰山一角。在他看來,日本製造業企業過去追求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逐漸讓位於資本收益率,成本競爭、收益競爭成了日本企業新目標。“今後,日本企業如何轉型、日本經濟如何升級,已成為關乎日本是 復興 還是 沉沒 的攸關問題。”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