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種出紅色水稻 平均畝產達到300斤以上

  海水種出紅色水稻,平均畝產達到300斤以上。近日,記者從武漢海水稻生物技術研究院瞭解到:一種可以在沿海灘塗和鹽鹼地上生長的水稻新品種——“海稻86”,試驗推廣成功,平均畝產達到300斤以上。

  海水稻試種成功,畝產300斤

  據介紹,海水稻是在沿海灘塗的海水中生長的水稻,經過三十多年試種,“海稻86”具有良好的抗鹽鹼、耐淹等諸多特點,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鹽量千分之六以下的海水中都會生長良好。

  2016年,海水稻在廣東湛江、山東、吉林等地試驗種植近6000畝,平均畝產超過了300斤。2017年,試驗推廣面積將超過1萬畝。目前,以袁隆平院士為首的科研團隊正在進行高產攻關,利用雜交的優勢提高產量。

  “我們定了個指標,通過3年的努力達到海水稻抗鹽鹼0.8%,相當於灘塗的鹽份,產量(每畝)300公斤。”袁隆平院士説。

  不施肥、抗病蟲,富硒高氨基酸

  這種在海邊灘塗和鹽鹼地生長的水稻,其植株在海邊可以長到1.8-2.3米,在鹽鹼地中也可以高達1.4-1.5米。成熟後,稻穗長22-23釐米。脱粒後的稻米呈胭脂紅色。

  “海稻米煮成的飯,我們也吃過。它不鹹,能接受的,它的pH值就是8.8左右。”中國保健協會食品安全評估專家委員李新蘭介紹説,“紅色主要是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

  李新蘭説,經過權威部門檢測,“海稻86”稻米與普通精白米相比,氨基酸含量高出4.71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海水稻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鹼的獨特生長特性,對資源節約的綠色農業生產大有裨益。

  我國每年可多收600億斤糧食

  據瞭解,我國鹽鹼地總面積約15億畝,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如果都能種上海水稻,按照目前的產量300斤計算,每年能多收入600億斤糧食。這對於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而聯合國今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庫存在近30年不斷下降,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飢餓人口。如果全世界143億畝鹽鹼地都能種上海水稻,其“世界意義”將不言而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8 字。

轉載請註明: 海水種出紅色水稻 平均畝產達到300斤以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