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 | 緊急施救未果,拿什麼抵擋“槓精”的圍剿?

熱評 | 緊急施救未果,拿什麼抵擋“槓精”的圍剿?

繼“醫學生跪地救人”之後,又一起緊急施救上了熱搜:

陝西旬陽一名老人在電梯間內突發心梗暈倒。一女子見狀將懷中嬰兒放在地上,轉身對老人緊急施救。然而老人最終沒能搶救過來。據媒體報道,施救女子曾經是內科護士。

同樣是緊急施救,結果同樣不圓滿。這讓人不禁想到,兩位醫學生跪地救人的新聞曾在網絡上引發“惡評”。有網友評論稱,“次日男子家屬把兩名學生告上法庭,原因是兩個女生沒有行醫資格證,這劇情怎麼樣”。這條疑似反諷的評論收穫數萬點贊,引發其他網友的眾怒。

不論其目的是否為反諷,此類評論多少傳遞出極少數人對於“善行未能結出善果”的惡意。此次事件再度登上熱搜,不少網友依舊耿耿於懷,對這些雜音的出現表達擔憂。

其實網絡輿論中的雜音不可避免。對於緊急施救未果這個客觀事實,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遺憾,只有極少數“槓精”才會“追究”未果的原因。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此類不合邏輯、不通人情的言論收穫數萬點贊,這反映出網絡社羣中“槓精”的絕對人數也許並不少。再加上逝者家屬對於施救者、甚至對於醫護人員“反咬一口”的負面新聞偶有產生,令這股歪風有可乘之機。

雜音也許難以根除,但歪風絕不可助長。面對施救未果的事件,各方必須共同發聲,堵住“槓精”的嘴,捍衞好人的聲譽。首先,逝者家屬澄清謠言是最有力的回應。對於家屬而言,失去親人的痛苦不言而喻,但是在親人生命的最後時刻,有素不相識的路人出手相救,盡全力挽回生命,這本身值得感謝。同時,這也意味着逝者並非在孤獨中離去,雖無親友在身邊,但是他依然帶着一份關懷離開人間,這一點令人欣慰。

比如在醫學生跪地施救的事件中,我們看到逝者家屬第一時間表態“不明真相隨便亂評論是不道德的”。家屬的通情達理,就是對施救者最大的肯定,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歪曲、抹黑的。

其次,作為旁觀者,媒體和網友應對好人好事予以毫無保留的讚美。緊急施救看似理所應當,卻需要勇氣。勇氣來自醫學常識。在兩起緊急施救事件中,施救者都具備醫學素養,接受過相關訓練。所以她們挺身而出,彰顯了醫者的底氣和擔當,而這份底氣和擔當並非常人所有。

勇氣還源自心中的大愛。在兩起事件中,施救者雖然具備醫學素養,但是醫學生並非成熟的醫者,電梯間救人的母親也只是“曾經做過護士”。面對緊急的情況和未知的病人,她們也許能很快做好心理準備,但是對於施救的結果顯然沒有把握。當然,即便是專業的醫生也未必能妙手回春。所以她們挺身而出,更多還是出於一腔熱血,而不糾結後果地將熱血付諸行動實屬難能可貴。

此外,在網絡熱傳的電梯間救人視頻中,除了施救者和被救者,還有一個角色引人矚目。當母親把嬰兒放在一邊轉身去救人時,躺在硬地上的嬰兒明顯不適應,在一旁哭鬧,但是這位母親並沒有因此暫停對老人的施救。這個場面令人動容,因為當她把孩子放下時,她選擇了暫時卸下母親的身份,轉而扮演醫者的角色。這個“舍小家為大家”的角色轉變對於多數人而言不易抉擇,但是對於這位母親來説她只花了幾秒鐘的思考。

也許有“槓精”會説:反正人沒救活,誰上都一樣。但現實是,並不是誰都敢上,也並不是誰都能上。在救治結果無法改變的事實面前,救治行為本身彌足珍貴。因此,社會大眾應毫不猶豫地點贊善行,駁斥小人之言,讓“做好事,得好報”形成社會風氣,從而激勵更多好人挺身而出。正如這位施救的母親所言,“娃在地上哭幾下沒什麼,畢竟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6 字。

轉載請註明: 熱評 | 緊急施救未果,拿什麼抵擋“槓精”的圍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