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本來就是生命的。人作為一種碳基生命,又處於地球食物鏈的頂端,是通過攝取其他生物提供的能量為生。
生命,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廉價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就是這樣。
其實,將糧食標榜為生命,是想提高糧食的價格,可能性不大。
糧食實際上屬於大宗貨物。比如説小麥、玉米、大豆、稻穀等等,國際之前的買賣動輒是幾千上萬噸。
糧食的生產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只有生產效率高低以及糧種的優勢。人們通過科技或者基因技術能夠提升糧食的產量,人們通過機械化生產也能夠提高糧食的生產效率。
可能,老年人不認同,他們的思想還是深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力維艱”。可是,這種傳統思想並沒有考慮到經濟規律。
我們的糧食生產效率是越來越高了,有些時候真的是過剩了。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運行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加594萬噸。其中,稻穀產量20961萬噸,減產1.2%;小麥產量13359萬噸,增產1.6%;玉米產量26077萬噸,增產1.4%。
人們覺得糧食產量都是大家吃掉了,可實際上有些糧食只是被大家間接吃掉而已,而且還出現了過剩。2019年我國稻穀產量2.096億噸,同比減少252萬噸,食用消費1.58億噸,同比減少50萬噸,儘管稻穀飼用和工業用糧有所增加,預計年度結餘1430萬噸,已連續多年結餘,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
當我們生產出來的糧食消費不掉的時候,就成了負擔。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看到了生產過剩帶來的負面效果,比如説大頭菜一斤幾分錢沒人去摘,直接打碎了埋到地裏。馬鈴薯如果收割時破損,無法賣出去,挑選後直接倒掉溝裏。現在很多人已經理解為什麼牛奶要倒掉也不送給窮人,因為要搭上高昂的運輸配送成本。
中國目前的糧食儲備率是35%~40%,中國各地的糧食儲備數量是按照“產區保證三個月銷量,銷區保證六個月銷量。”中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是農民幾乎不買糧食,因此對於有些地區糧食儲備數量足夠用一年。隨着機械化的生產,我們糧食產量的穩定性越來越高,應對各種災害的能力越來越強。這樣糧食儲備問題就需要考慮了,儲備數量越多,成本就越高。而且還要定期置換,否則發生黴變那就是浪費了。
其實,國家為了維護農民的糧食種植利益,採取的是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2020年小麥三等最低收購保護價是1.12元每斤,可是國際市場上的小麥價格呢?只有美國墨西哥這些地區的小麥只有1500~1800元一噸,換算成人民幣是0.75元到0.9元一斤。即使運到國內,相應的價格也不會超過一元一斤。為了防止國外小麥價格的衝擊,我國對很多農產品設置了進口限額。
所以,未來糧食生產註定要走工業化大生產的道路了,糧食價格要想往上提升真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