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矇矇亮,龍光慶收拾好今天要出診的醫藥設備:醫療箱、助療包,準備去給村民量血壓。年過半百的龍光慶是貴州丹寨縣排調鎮雙堯村的一名村醫,因為常年藉助渡船為大山裏沿河兩岸的村民看病,被當地羣眾親切稱為“擺渡”村醫。
雙堯村的四個苗寨分佈在周邊山頭上,中間被排調河隔開,二十年前,要去河對岸的村子全靠小渡船,龍光慶划船一來一去要花2個小時。那個時候,他的醫藥箱裏只有感冒藥和消炎藥、一個聽診器。“軟件硬件都跟不上,只能解決頭疼腦熱這種小毛病,要照顧全村1000多位村民,有點力不從心。”
2003年,一個女孩兒幹農活時手指被機器齊齊斬斷,村裏沒法治,龍光慶用酒精草草消毒後,抬着傷者步行6個小時到了排調鎮衞生院。最後女孩兒撿回條命,但手指卻沒能保住。
打擊接二連三地砸向龍光慶,一年後,家裏又出了變故。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放棄從事了4年的村醫工作,開始四處打工賺錢。外出打工的那幾年,龍光慶心裏一直牽掛着村民們的健康。但打工收入要供孩子讀書、貼補家用,想要回鄉繼續當村醫的想法只敢在心裏打轉,不敢向家裏人提起。
2011年,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改善鄉村醫生執業場所,完善鄉村醫生補償、養老政策,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
提升醫療條件建設、提高收入兩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龍光慶毅然決然的回到了雙堯村,重新背上了醫藥箱。這次回來,他發現改變是天翻地覆的。把家當診所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政府給雙堯村修建了專門的衞生室。100多平米的衞生室裏除了消毒機、輸液儀器、血壓計以外,還有一個大鐵皮櫃專門用來存放藥物。龍光慶説,藥櫃裏至少有80多種藥,隨時為村民健康保駕護航。
“現在去河對岸瞧病除了選擇渡船,還能選擇走吊橋。”2019年,政府為排調河修了吊橋,將雙堯村的4個寨子連在了一起。上門問診更方便了,龍光慶每週都去,除了給村民送藥以外,他還定期為鄉親們測量血壓、檢查身體,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去年5月,為節約問診路上的時間,龍光慶花費6800元購置了一輛摩托車。村民楊勝良回憶,有一次家裏老人半夜突然發燒,只好打電話求助龍光慶,“不到半小時就送來了藥物,龍醫生就像我們的家庭醫生,有他在心裏很踏實。”
今年新冠疫情發生時,村裏有一名從湖北迴鄉的大學生,每天早晚上門去測量體温、監測是否有感染症狀成了龍光慶每天雷打不動的任務。從村衞生室到學生家裏要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直到過了14天的危險期,龍光慶才放下心來。
能一直守護雙堯村1370位村民的健康,是龍光慶心中的願望,他説,只要能乾的動,他會一直幹下去。
在貴州,像龍光慶這樣堅守在農村醫療衞生保障一線的村醫還有很多,身處大山深處的他們默默守護着鄉村百姓。目前,貴州省每1.8餘個行政村均有1個達標的村衞生室,數萬餘名鄉村醫生,在基層成為“健康守門人”。(高華、塗敏、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