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語,給你一點温暖。願你在這城市的温存大氣裏能夠找到心靈的休憩之地。】
曾經的我們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一個人難過希望全世界都難過,任性的發泄自己的情緒在愛我們的人身上,受不了一點誤會與批評。
漸漸地,我們也在大人的牙還沒長齊,你還小不懂事的諸多為我們幼稚的行為與壞脾氣開脱的話語中長大成人。
前些天和朋友談心的時候朋友還説我是個好脾氣的人,對於這種誇獎我當然是欣欣然接受了。有這樣一句話:“你是經歷了多少委屈,才有了那一身好脾氣。”
以前我也不是一個遇到煩心事都波瀾不驚的人,只能説生活給我的委屈讓我變得從容,讓我習慣了這周遭的不公與內心的鬱結。
一個人的好脾氣不僅僅是有教養,還有委屈的打磨讓他漸漸失去了稜角。
俗話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小時候開始,你能切實感受到父母在你身上寄託的希望,他們會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和你比較,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來質問你為什麼不爭氣,沒有別人優秀。
如果你不是家裏的獨子,或許你有意無意的會感到家人的偏心,只能在夜晚睡覺的時候獨自消化內心的不滿。
父母怎麼也不能理解,在初中成績很好的你自從上了高中後成績一落千丈,開始各種懷疑你是不是學壞了,是不是談戀愛了,你也很苦惱,因為你拼了命的學習卻因為學習方法不對陷入死衚衕,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上學遲到,老師剛好遇上煩心事一肚子火,當着全班的人的面狠狠地批評了你一頓,你只能在人羣的關注中小心翼翼的抽抽鼻子假裝什麼也沒發生。
你是否試過,兩個人鬧矛盾你去勸,最後他們和好了,你一個人被嫌棄了。
你也曾是一個助人為樂的活雷鋒,也是一個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掛在嘴邊的少年,可是你發現有時候太積極會被人説成做作、搶風頭,於是漸漸變得不那麼熱心腸。
學生時代的你有個無話不談的朋友,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逛街。可是有一天你發現她跟身邊所有的人好了,唯獨疏遠了你。你想知道其中緣由,但也隨着難以啓齒的尷尬漸漸埋藏於時光裏。
太懂事註定沒人疼,會哭鬧的孩子才會有糖吃。你的對象送你一句:“你這麼懂事,一定沒人疼吧。”
莫名其妙被甩,你抑鬱,傷心,歇斯底里,就連分手理由都是一年以後從朋友那裏知道的。
和對象在一起時,有一種委屈叫他並不覺得你委屈,並且丟給你一句“你非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剛實習的時候,同事不幫,上級狠罵,也想過要不要辭職不幹。
同事把你做的事當成他做的向領導邀功,領導在大會上表揚他,你只能默默接受。
當你受委屈的時候,也有人會勸你:這點委屈算什麼。是啊,我們會傷心,會有那麼一陣子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你信賴的人不相信你,你喜歡的人對你絕情,你在乎的人不理解你。
那是因為你是個情感細膩的人,感情是你生而為人的羈絆,你能細微的感知這些委屈對你的影響,既然你洞察到這一切,那也請接納它們,誰叫你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呢?
靜下心來想一想,當父母給你殷切的期望的同時或許你也是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或許更愛你的弟弟妹妹,但當你長大成人之後你也會成為其中一員愛惜自己的弟弟妹妹;
好朋友沒有任何解釋的疏遠你,那他還不配擁有你的友情;
對象莫名其妙的分手,你也恰好能遠離一個人渣;
這麼懂事的你,總有一天你會遇到和你一樣懂事的他或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職場上善於耍手段的人總會露出馬腳,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總會有和你一樣對他的為人心知肚明的人;
你不再是那個一腔熱血的少年,但你也能感受到寧靜致美的奧秘。
我看到一段話:“我吃東西越來越清淡,對待人情世故越來越寬容,不亂髮脾氣也學會了忍讓,慢慢地有了一顆成長的心。也開始害怕聽到任何與病痛有關的事,最大的心願變成了全家人身體健康。相比一兩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遠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温柔燈光下和爸爸吃完的一餐飯。”
生活慢慢歸於寧靜,心態漸漸趨向平和,我們不再像刺蝟帶着刺,我們更像家貓隨遇而安。
曾經受過的委屈在不斷的充實着我們的人生經歷,潛移默化的改變着我們的成長軌跡,或許傷我們至深,最終我們也會收拾好鱗次櫛比的傷痕,回報以笑眼生花,明媚之姿。
我想起我的朋友在我心情跌落谷底的時候説過這樣的話:“要獨立,要堅強,要勇敢,要活得漂亮,要讓自己永遠善良。”
確實,不管我們是受到委屈,還是遇到困難,我們的初心是簡單的,乾淨的,積極的,我們擁有着向上的姿態,我們學會了温柔的理解與體諒,我們終將成為自己滿意的那種人。
其實,當我們回過頭來看以前發生的事,會瀟灑的説一句:“那都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