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孩子工作後不願意回家,而且混得越好越不想見父母?

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管教的過於嚴厲,卻又不善於表達情感。孩子在家庭當中感覺不到親情,自然等到生活能夠獨立以後,就不願意再去見父母。

曾經有一個母親把孩子辛苦養大,送孩子出國留學,結果很多年孩子就不再聯繫他,甚至在外國外定居了,人們都覺得這個孩子太冷酷,但是這個孩子自己説從小到大,他從來沒有感受過母親的一點關愛,成績稍稍有點不好就會遭來一頓打。

為什麼很多孩子工作後不願意回家,而且混得越好越不想見父母?

從小他就下定決心,只要有一天他獨立了,絕對不會再見母親。

還有一些父母永遠都是把孩子當成一個小孩子,生活上的事情事無鉅細都要插手,甚至見過那種孩子結婚了,連窗簾的顏色自己都不能夠做主的。這樣的孩子想要逃脱父母的束縛也很正常。

更多的是現在年輕人普遍都有的一種,就是一小父母太過於溺愛了。父母總喜歡説我們的就是你們的付出的多了,孩子接受的習慣了,也就不再當回事兒了。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家庭有幾個孩子的,往往那個從小最受溺愛的孩子,卻是最不孝順的孩子。

昨天還看到一個網友的文章説自己是個女兒,自己還有個弟弟,父母把所有的財產積蓄全給了兒子,然而到最後病了需要鉅額醫療費的時候,兒子卻不管不問,甚至換了手機號碼,沒辦法只能找這個女兒到處借債給老人治病。

為什麼很多孩子工作後不願意回家,而且混得越好越不想見父母?

這個女兒自然心裏就很不滿意,雖然給父母借錢治病了,但是心裏還有很多牢騷。

我竟然看到有網友在下面説,父母即便有過錯,已經到這時候了,就沒必要再抱怨。給父母治病,是做兒女應當的。估計能説出這種話的人也是那種重男輕女的人吧。

我是70後,一小家裏很窮。我的父母也不懂得那些教育方式,有的時候不聽話了也會被打。好在家裏兄弟姐妹雖然多,但是父母卻能夠一碗水端平,從來不會重男輕女偏向哪一個。

更重要的是從我記事起,在我家都是非常尊重老人的,有什麼好吃的,好東西都肯定是先給老人,而不是先給孩子。父母的以身作則讓我們從小就把孝順當成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

如今我母親年紀已經大了,我們家幾個孩子,每家都給母親留了一個屋子,隨時想去誰家住就去誰家住。想自己住的時候,我們每隔兩天都會輪流去,陪着待一會兒送點吃的。為了相互照顧的方便,我們買房都買到了一起,走路也就10分鐘。

如果孩子獨立了以後就遠離父母,可以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教育的失敗。我周圍的親戚,家教都很好。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孝敬父母的,孝敬是會遺傳的,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我們的孩子都看在眼裏,孩子將來也會如何對待我們的。

我的女兒7歲,三歲的時候第1次捱打,就是因為發脾氣得動手打她奶奶。一直到現在女兒都知道,如果對奶奶不禮貌,亂髮脾氣,就是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現在每次給孩子拿點什麼好吃的時候,只要奶奶在身邊,他都會跑去分給奶奶一些,教育要從小開始的。

為什麼很多孩子工作成家以後就不願意再去看望父母,可以説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失敗,父母本身要負一大半責任的。

不過話又説回來,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教育專家,都懂得那麼多教育方式。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過很多錯誤,有過很多不足,但是歸根結底做父母的愛自己的孩子這一點是不變的。

所以作為子女來講,無論父母有過什麼樣的過錯,如今年紀大了,自己獨立了,應該多想想父母的養育之恩情,而不應當總是記恨那些不好的地方。

在我們老家不孝敬父母的人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就我自己來説,也從來不會和那種人做朋友打交道的。

為什麼很多孩子工作後不願意回家,而且混得越好越不想見父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4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很多孩子工作後不願意回家,而且混得越好越不想見父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