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民正在使用的醫保卡屬二代卡,與一代卡相比,還可當作銀行的借記卡使用。醫保卡的功能可以從原來單一的醫保賬户管理提升到具有資金的存儲、借記功能,隨着數字化轉型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全方位滲透,愚以為醫保卡的功能自然便有了再提升的可能。
產生這一想法緣於本人的一次就醫體驗。因舊病復發,我前往市區一家三甲醫院就診,接診醫生因我的自管就醫記錄冊剛換新而無法查閲我前期的就醫記錄,而我攜帶的曾在外院拍攝的影像資料有點模糊,醫生請我重新再拍攝檢查一下。由此我想,如果我們的醫保卡能將患者的就醫記錄和影像資料等都分門別類地收納、存儲在那張小小的芯片裏,實行“通存通兑”,讓患者的就醫記錄能在院際間得到互認,無論患者在哪家醫院就醫,醫生只要輕點鼠標便可讀取就醫記錄和影像資料,清晰、快捷又方便。且患者也不必再為“妥善保管”就醫記錄和各種影像資料犯愁,無紙化不僅解了“病案資料保管難”之憂,也為環保作出了貢獻,可謂一舉多得。
《上海市“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要着力營造智慧便利的數字生活,特別是在醫療、教育、養老和文化旅遊等領域,要深化數字技術與民生服務領域的融合創新。”用數字技術去改變就醫患者“一手拿着就醫記錄冊”“一手提着各種影像資料”的傳統就醫方式,不僅可以更好地完善患者的就醫體驗,提高接診醫生的工作效率,節約資源,讓人感到智慧便利,同時也會讓數字化城市更有“温度”。(周鈺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