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加大對中醫藥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

4月21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國法院2021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總體情況,發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的若干規定》以及2021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最高法:加大對中醫藥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

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周翔答記者問時提到,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共受理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和壟斷案件10454件,審結8355件。切實加強對知識產權和反壟斷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受理專利授權確權和反壟斷等行政案件2531件,審結1824件。

談到該法庭在保護科技創新方面的主要做法時,周翔介紹説,首先,保護關鍵核心技術,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妥善審理各類高新技術案件,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

“三年中,共受理涉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案件超2000件。加強對新興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明晰保護規則,明確權利邊界。”周翔舉例,如受理涉芯片技術案件60餘件,在“鋰電池保護芯片”技術侵權案中,進一步明確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範圍和侵權對比方法,對芯片領域司法實踐中的難點問題作出了具體指引。

其次,聚焦重點領域,加大對中醫藥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開展中藥品種、中藥技術秘密、中醫古方保護等課題調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推進中醫藥知識產權綜合保護體系建設,推動建立“中醫藥專利授權特別規則和特殊保護機制”並被納入《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在涉“中藥發藥機”發明專利無效行政案中,改判維持專利權效力,彰顯有利於權利保護的司法理念,有效服務疫情防控大局。

再次,着力破解知識產權保護難題。針對維權“舉證難”,合理運用舉證妨礙排除制度,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針對維權“週期長”,探索“先行判決+臨時禁令”和“發回重審+臨時禁令”等裁判方式,及時有效制止侵權行為。針對維權“賠償低、成本高”,切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在“香蘭素”技術秘密侵權案中判賠1.59億元。

最後,依法保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妥善審理因科技成果權屬認定、權利轉讓、價值確定和利益分配產生的糾紛800餘件,給各類創新主體以明確法律預期。在涉“高温微波膨化爐”“指紋識別”“彝族醫藥”等專利權屬案中準確認定職務和非職務發明,有效保護和激勵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

周翔表示,經過三年運行,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效果集中顯現。我國已成為審理專利案件最多的國家,也是審理週期最短的國家之一,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到中國法院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當事人均為外國主體的專利案件不斷增多,我國日益成為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之一。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實習生 姚若水 北京報道

編輯 陳怡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0 字。

轉載請註明: 最高法:加大對中醫藥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