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助“燥”為虐 秋日三症巧應對
人與自然是個整體,入秋後,隨着氣候變化,人體會產生諸多不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秋燥、秋乏、秋愁三大主症。對此,應採取必要措施,積極應對。
秋燥:細辨温涼,分而治之
燥為秋天主氣,其中初秋有夏日之餘熱,天氣晴暖而乾燥,燥與温熱結合,稱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氣,久晴無雨,氣候乾燥,天氣轉涼,燥與寒結合,稱為涼燥。燥邪為患有兩大特點:燥邪乾澀,易傷津液;燥易傷肺。
入秋後,可根據氣候變化,按照“減辛增酸”原則,通過飲食對秋燥進行調治,主要是多進食含水分多的果蔬。防治温燥可選梨、葡萄、獼猴桃、甘蔗、荸薺、番茄、蘿蔔、百合等。防治涼燥可選柿子、石榴、蘋果、白果、核桃、胡蘿蔔等。
此時,應少吃辣椒、花椒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鍋之類大辛大熱之品,以防助“燥”為虐,化熱生火,加重秋燥。
秋乏:早睡早起,補償消耗
入秋後,人體開始進行自我調整,各種生理功能漸趨平衡,但炎夏造成的消耗一時未能完全補償。於是,不少人感到渾身疲軟無力、精神疲憊、睡意連綿,食慾增強,卻又不易消化。這種現象在民間被稱為“秋乏”。
緩解“秋乏”首先應從生活起居上進行調整。夏天晚睡早起,秋涼後應改為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切忌過勞。
其次,在飲食上可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補償夏日消耗。但注意不要大量食用難以消化的肉食,以免影響脾胃功能。
再次,秋高氣爽是鍛鍊好時機,可開展一些如太極拳、慢跑、廣播操等健身活動。既增強體質,又有助於消除“秋乏”。
此外,中醫認為,“秋乏”是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表現,對於體質虛弱、年老多病者,一時“秋乏”不能解除,可適當服用補中益氣丸等中藥,進行輔助治療。服用前,應先到正規醫院請醫生辨明體質。
秋愁:多曬太陽,放鬆心情
秋涼以後,日照變短,人的情緒容易消沉低落。加上自然界草木枯萎,花葉凋落,往往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獨居在家,常會引發垂暮之感,產生憂鬱、悲傷等情緒。一些常年待在室內,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以及平素對寒冷較敏感的人,更易感染“秋愁”。
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精神調養,設法提高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寧心安神,靜心養氣,保持良好心態,逐漸適應氣候變化;多接受有益光照,在外多曬太陽,在室內可用模擬太陽光譜的“全光譜”燈泡代替白熾燈等“不全光譜”燈泡;多接觸大自然,多進行户外活動,多參加文體活動,或登高遠足,或水中泛舟,或琴棋書畫,或養花垂釣,或聞曲起舞,使秋愁在愉悦之中悄然而去。 據《中國中醫藥報》
來源:浙江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