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圍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具體舉措,落實效果怎樣”“推行中還有哪些痛點難點,如何解決和提升”……7月底,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聽取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山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報告,並進行專題詢問。專題詢問中,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會應詢。現場“一問一答”,提問的重點突出,問題反映社會關切,回答的實事求是,誠懇負責,形成了共同推動工作的合力。
政策創新、制度創設,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一法一條例”規定,各級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採取有效措施,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環境。省政府圍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具體舉措,這些措施辦法落實後的效果怎麼樣?
圍繞這個問題,省政府有關負責人回答,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圍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在政策創新和制度創設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重點在完善政策體系、搭建轉化平台、創新項目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引進轉化省內外先進成果五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全省出台專門科技成果轉化文件22個,出台涉及相關內容的文件28個,其中有不少創新政策,如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獎勵比例由50%提高到70%,把“四技”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納入成果轉化等。
在“山西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台”上線運行的同時,先後建設6家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5箇中試基地,認定4家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目前,省級及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達56家,省級及以上眾創空間231家,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62家。成功立項實施3批共40個“揭榜掛帥”項目,其中省外牽頭單位有清華大學等14家。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專項,累計立項424個。省政府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共建研究院,促進相關科技成果優先在山西落地轉化。
一系列政策落實落地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技術市場交易規模穩步擴大、重大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成果轉化激勵效應不斷加強。據《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山西轄區內的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在2018年度位列全國第21名。2019年,上升至20名,70.6%的成果在省內轉化。
據介紹,我省“十四五”規劃已對科技成果轉化進行了系統化專門部署。《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規劃》首次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作了專章部署,全篇貫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內容,包括重大工程部署、提升創新治理能力和完善成果轉化體系等方面。為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打通產學研用通道奠定了堅實基礎。
各部門協同形成合力,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成果轉化涉及多個領域,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山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明確提出,加強科技、教育、財政、投資、税收、人才、產業、金融、知識產權、政府採購等政策協同。專題詢問中,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等部門負責人結合法定職責回答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詢問。
省教育廳結合“1331工程”實施,修訂出台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構建了平台、人才、項目三位一體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轉型能力。2020年,全省高校共承擔各級各類企事業委託項目近5000項,獲得委託項目經費7億多元;簽訂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近300項,合同金額近1500萬元;轉移轉化科技成果近400項,合同總金額近3000萬元,均比5年前有大幅度的增長。
省工信廳圍繞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通過強化培育管理、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產學研合作、培育優秀人才等舉措,不斷提升企業科技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已培育三級企業技術中心1000餘户,其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1户、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72户,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的企業載體支撐。
省財政廳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完善資金支持政策、拓寬資金支持渠道,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2020年,全省科技支出執行66.1億元,比上年增加8.76億元,增長15.3%;2021年全省科技支出預算安排89.38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23.28億元,增長35.8%。無論預算安排還是實際執行,我省科技支出增幅均高於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
省人社廳圍繞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兼職創業、職稱評定、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等工作出台了多項保障激勵措施,破除了體制機制障礙,激發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活力和幹事創業的熱情。截至2020年底,全省事業單位參與“雙創”的專業技術人員達804人,其中:到企業掛職76人,參與項目合作311人,兼職創新273人,離崗創業107人,在職創辦企業37人。
省國資委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優化創新環境,聚焦“六新”突破,努力貫通產學研用,引導省屬企業切實把經濟增長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通過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頂層設計、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法制保障,構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提供政策保障以及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等有效舉措,初步構建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體系。
公共交易服務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2017年12月,“山西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台”上線運行。這個被稱為“科技紅娘”的平台,究竟為科技成果轉化供需雙方提供了哪些服務,發揮的作用如何?
省科技廳負責人介紹,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建設,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的重要依託。平台通過專業化服務保障,構建起暢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和高效的供需溝通渠道,實現智能推送、精準對接,形成功能齊備、交易便捷、全鏈條貫通式的在線技術市場,真正為需方、供方、中介服務方等提供“專業化、低成本、無假日”網絡服務。截至今年6月,平台收錄供給信息22584項,包括了國家科技成果網、北大、清華、北航等優秀科技成果,需求信息14423項,訪問累計總量達125.38萬次。此外,平台還不定期開展在線展廳、科技成果對接、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
今後,圍繞建強用好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我省將不斷提升平台的市場化運行能力、科技成果供給能力、科技成果中介服務能力和政策支持能力。建立市場化利益聯結機制,吸引政產學研金等創新主體參與平台運營,共建共管共用,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通過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發揮我省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作用,為成果轉化雙方解讀政策,解疑釋惑,提供專業服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同時,將科技成果登記與平台成果展示路演、技術合同登記與平台成果交易結合起來,對依託平台實現成果轉移轉化或技術服務的交易雙方給予雙向經費支持,推進平台進一步發展壯大。
本報記者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