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香港部隊某旅裝步一連參加演訓活動。易定/攝
駐香港部隊某旅裝步一連官兵開展步戰協同訓練。易定/攝
軍營開放日,駐香港部隊某旅裝步一連官兵組織分列式課目展示。易定/攝
夏日的香港,海風輕拂,碧波盪漾。香港中環高樓鱗次櫛比,倒映着碧海藍天,這是駐香港部隊某旅裝步一連官兵25年來最熟悉的風景。
25年前,1997年7月1日,歷經156年風雨的香港終於迴歸祖國。那一天,裝步一連官兵在滂沱大雨中踏上這片神聖國土,從此開始履行防務職責。
25年來,一茬茬連隊官兵駐守在香江之畔,鍛造出一支威武文明之師。連隊先後18次被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全面建設先進單位”“‘四鐵’先進單位”,11次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連隊團支部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
如今,在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之際,這羣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香江衞士”堅守在戰位,用青春和熱血守護着香港的繁榮穩定。
“中國紅是我們最厚重的底色”
2021年2月8日,是上等兵趙淑麗終生難忘的日子,那一天,結束新兵訓練的她終於來到香港,第一次踏入裝步一連的營區。
在入伍以前,趙淑麗是個不折不扣的“追星族”。得知要來駐香港部隊後,她還專門帶了一些明星海報,期待着可以經常出門“去見大明星”。
然而一切與她想象的不同。來到裝步一連,新兵的第一站是連隊榮譽室。在那裏,趙淑麗和戰友們看到了一面面功勳戰旗、一塊塊榮譽獎牌。她們瞭解到,這支光榮的連隊誕生於秋收起義,歷經90多年戰火與硝煙的洗禮,戰功赫赫,還被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授予“黃土嶺功臣炮連”稱號。
“我連從戰火紛飛的歲月中一路走來、不斷壯大、屢建新功,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靠的就是一代代功臣炮連人傳承基因、賡續傳統、堅守初心。”聆聽着連隊指導員劉君鏗鏘有力的講解,看着牆上一位位英模先輩、優秀典型的照片,趙淑麗的內心被深深觸動了。她忽然明白過來,“這才是我該追的‘星’!”
“‘黃土嶺功臣炮連’第94代傳人!”“到!”站在榮譽室裏,趙淑麗和戰友們一齊大聲回答。那天之後,她收起了櫃子裏的明星海報,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本黨史軍史書籍、榮譽歷史學習筆記。不僅如此,她還主動查閲資料,完善連史冊,當起連史解説員。
在連隊指導員劉君看來,青年官兵初來連隊時,價值觀尚不成熟,“走好第一步”很重要。“在‘一國兩制’環境下駐軍,官兵面對多元價值觀念衝擊和各種複雜情況考驗,必須把理想信念作為人生的‘壓艙石’。”他説。
為此,連隊將榮譽傳承視作“重中之重”。在裝步一連,黨支部班子調整要先交“傳統班”,以老帶新逐面錦旗交接榮譽;每逢新兵下連,解説榮譽室、講好傳統課、熟知連史冊、領唱連歌、呼喊連訓、觀看《功臣神炮震敵膽》錄像片是6堂“必修課”;每一季度,連隊會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和新發展黨員重温連史、感悟連魂,將忠誠基因融入官兵靈魂血脈。
從過去的“追星族”成長為紅色基因的“播火者”,趙淑麗轉變的不僅僅是思想。她在訓練中特別能吃苦,獲評儀仗訓練標兵,軍事體育達到“特三級”。如今這位姑娘感嘆,“連隊的光榮傳統就是一座精神富礦。不同的時空、同樣的青春,我們要像先輩那樣聽黨指揮、接續奮鬥,當好裝甲儀仗雙專業尖兵!”
2017年,裝步一連開始裝甲儀仗融合改革探索,連隊儀仗專業官兵要訓練裝甲專業課目,裝甲專業官兵要訓練儀仗專業,這意味着每個人的訓練量都陡然翻倍。
當時,香港重要時間節點的儀仗任務和戰備試點任務接踵而至,官兵們白天苦練裝甲戰車操作技能,晚上加班加點練習儀仗專業,體能和心理都接近極限。關鍵時刻,連隊一批黨員骨幹主動站出來,組成“第一班”,帶頭衝鋒在裝甲和儀仗專業訓練第一線。
老兵餘晨曦是第一批參與跨專業訓練的戰士之一。那段時間,他每天訓練到雙腳腫脹,睡前需要戰友幫忙才能把腳從靴子中“拔”出來。為了練習槍操,餘晨曦的胯部被磨出一片淤青,但他始終咬牙堅持,沒有喊過一聲疼。
在餘晨曦等眾多黨員骨幹的帶頭激勵下,全連官兵鬥志昂揚投入高強度訓練中,最終都成長為裝甲和儀仗雙專業的行家裏手,不僅圓滿完成了儀仗任務和裝備試點任務,還高標準實現裝甲儀仗融合轉型。
今年1月30日,虎年新春來臨之際,駐香港部隊在中環海濱舉行升國旗儀式,裝步一連的禮儀官兵擔負起此次升旗任務。
那一天的中區軍用碼頭上,駐香港部隊陸海空三軍官兵代表整齊列隊,莊嚴肅立。伴隨着“升國旗,唱國歌”的嘹亮口令,掌旗員甩動臂膀,迅速將五星紅旗在空中展開,護旗方隊齊刷刷地舉槍向國旗敬禮。
劉君就站在那天的隊伍中。他擔任連隊指導員兩年了,每次看到國旗升起都會激動不已。回憶起當天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場景,劉君無比自豪地説,“那抹鮮豔的中國紅,就是我們心中最厚重的底色。”
“關鍵時刻還得看解放軍”
駐防香港,特殊複雜的環境時刻考驗着裝步一連官兵的防務能力,想要成為守衞香江的尖兵並不容易。
裝甲車駕駛是裝甲兵必過的一道關。餘晨曦還記得初學時,為了練就嫺熟自如的駕駛技能,他和戰友們鉚在模擬駕駛器上練習打方向,最多時一天練上千次。為了增加力量,他們來回翻滾沉重的輪胎,一天下來常常累得抬不起胳膊、捏不穩筷子。
射擊課目則務求練到百發百中。為此,在日常訓練中,一連將不同形態、不同距離的真假目標和隱顯靶進行混合設置,靶標面積比大綱要求還縮小一半,苦練快速搜索、精確鎖定、動中射擊、坡路開火等技能。
經過刻苦鑽研和艱苦訓練,裝步一連的官兵個個練就過硬的裝甲專業技能,連隊也成為一支敢打必勝的精兵勁旅。2020年7月,連隊參加駐軍裝甲射擊綜合演練考核,面對坡度近30度的演練場和複雜的射擊條件,裝步一連的裝甲車隊果斷突進,打出首發命中、發發命中的好成績。
去年年底,連隊換裝某新型裝甲車,面對裝備的轉型升級,一連官兵們再次迎來新挑戰。
為了讓新裝備儘快形成作戰能力,確保連隊始終保持一流的防務水平,接裝後,連隊立即召開連務會,專題研究新裝備訓練問題。會上,連長範景森直接指出,“新裝備在我們手上等不起、慢不得,等就意味着不作為,慢就意味着要落後!”
緊鑼密鼓的研究與訓練很快展開。訓練骨幹短缺、配套教材缺乏,他們就向友鄰單位學、找廠家問。排長蔡依山參加過兩屆“國際軍事比賽”蘇沃洛夫突擊項目,裝甲專業技能過硬。他自告奮勇,帶領多名骨幹遠赴內地向廠家“取經”,回來後將所學悉數傳授給連隊官兵。
兩個月時間裏,一連官兵幾乎“泡”在戰車裏。他們蒐集整理出訓練數據120多項,梳理彙編操作手冊3套,研究出“固定槍架”等輔助射擊器材,有效提高了機槍射擊穩定性。
下士劉軍旭對那段時間印象深刻。“連隊要求必須卡着香港道路練,設置有大回旋路、坡道、急彎,最窄的路段只比車寬6釐米。訓練時通過狹長路段,緊張得心都能提到嗓子眼裏。”説起駕駛訓練,他感慨萬千。為提高駕駛訓練精度,劉軍旭和戰友們還通過碾軋磚塊的方式,提高對行進間車輪位置的準確把握。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4月初,駐軍組織作戰分隊應急出動能力考核,一連官兵的訓練成果終於迎來首次檢驗。
考核中,一連官兵迅速領取武器、集結登車、編隊出發,組網通聯、情報偵察、情況處置等課目演練乾淨利落,綜合成績總評全優。考評組評價説:“在不到半年時間內能夠達到這樣的訓練水平,着實不簡單。”
事實上,開展這樣的實戰化對抗訓練在一連已是常態,連隊每週組織1次全員全裝緊急集合、1次營區內摩托化機動、1次指揮通信演練、1次突發情況處置演練,雷打不動。為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他們還按照1:100比例模擬構設逼真戰場環境,區分連、排、班三級組織圖上推演和實兵演練。
過硬的勝戰本領,帶來的是民眾的安心與放心。一次彙報演示,連隊戰術小分隊根據擔負的行動任務,到達點位後迅即展開、果斷應對,所有行動一氣呵成。前來觀摩的香港市民讚歎不已,紛紛為一連官兵鼓掌叫好,稱讚駐軍官兵:“好樣的!關鍵時刻還得看解放軍!”
擦亮威武文明的青春名片
進駐香港25年來,裝步一連已不止一次收穫香港市民“點贊”。那一年,駐香港部隊首次在某綜合訓練場組織對外公開軍事課目演示,香港各界500多名嘉賓和近30家媒體的記者現場觀摩。演示中,裝步一連3輛裝甲車突擊開火,彈無虛發,精準摧毀“敵地堡羣”,贏得全場熱烈掌聲,第二天香港各媒體大篇幅報道,對解放軍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
連長範景森知道,這些點贊叫好的背後,體現的是香港同胞對祖國的認同與歸屬感。而連隊每一次防務能力的自信宣示,都是對駐香港部隊這支威武文明之師的形象展示。
近年來,隨着調整改革,裝步一連整編成為一支裝甲儀仗合成、男兵女兵混編的新型力量。一連官兵進一步發揮優勢特點,既注重練硬裝甲鐵拳的防務能力,又注重樹好儀仗精兵的良好形象,打造“出場就震撼、亮相即精彩”的軍字招牌,傳遞愛國愛港正能量。
一次軍營開放活動,上萬名香港市民慕名而來,一睹解放軍風采。正當一連官兵進行槍操表演時,突然大雨傾盆,雨滴拍打着帽檐,濺起的水花迷離了雙眼,雨水順着褲腿往下淌,灌進了馬靴。
正當市民以為活動將暫停,準備起身離開時,只見場上的參演官兵全然沒有在意惡劣天氣影響。伴隨着激揚的樂點,變化的槍操隊形宛若一朵雨中綻放的紫荊花。表演結束,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我們靠威武形象震撼人心、文明形象感召人心、真情付出打動人心。”範景森介紹説,近年來連隊官兵積極投身慰老愛幼、無償獻血、義務植樹等活動,也是在用實際行動擦亮威武文明的青春名片。
2017年8月,屯門方向發生山火,正在附近參加集訓的連隊戰士詹建嘉主動請戰參加滅火任務,途中被蛇咬傷。確認不是毒蛇後,他堅持到山火全部撲滅後才進行包紮。2018年秋,颱風“山竹”過境,造成橫貫新界到屯門的山路大量樹木倒伏、通行受阻,給市民日常出行帶來不便。一連官兵奉命緊急出動,幫助清除路障,疏通道路。
進駐香港以來,裝步一連的營門不斷向香港市民開放。自2005年第一屆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舉辦開始,連隊連年參與舉辦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和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被統稱為“兩營活動”。
“這是拉近我們和香港市民距離的窗口。”指導員劉君介紹,如今“兩營活動”已經成為香港高校學子和青少年瞭解國家及軍隊、體驗軍旅文化、學習軍事知識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每年踴躍申請參加的香港學子數不勝數。“隨着一批批滿懷純真和期待的香港青少年踏進軍營體驗‘淬火’,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在他們心中紮根發芽、茁壯成長。”劉君説。
去年7月1日,連隊首次為香港香島中學舉行升旗儀式。為了能夠在當天準時將國旗升至頂端,排長楊一帆帶領儀仗隊員提前反覆演練。
活動當天,儀仗隊員們在國歌結束的同一時刻,將國旗精準升至頂端,圓滿完成升旗任務,贏得現場香港市民和師生的高度讚譽。隨後,市民們湧上前來,爭相與軍姿挺拔的旗手們合影留念。
楊一帆記得那天天氣炎熱,為了保持軍姿,她們紋絲不動,很快便汗如雨下。人羣中,一名小女孩看到女兵們滿臉汗水,便拿着紙巾走上前來,仰起頭説:“姐姐辛苦了!我給你們擦擦汗。”
“那一刻,我們感到整個世界都亮了,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楊一帆激動地説。近年來,連隊儀仗隊每次執行軍營開放、升旗儀仗等任務,經常會有香港市民主動為儀仗兵遮陽、擋雨或擦汗。連隊官兵們的不懈努力,贏得了香港市民對駐香港部隊越來越多的認可與信任。
有時看着香港市民熱情親切的臉龐,女子儀仗排分隊長王金玉會覺得,訓練場上那些被踢壞的皮鞋和手上磨出的老繭都變得不值一提。“站在這裏,我們就代表解放軍。”王金玉堅定地説,“我們要當好‘香江衞士’。”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通訊員 姜博西 唐雙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